王之梁
- 作品数:29 被引量:206H指数:10
- 供职机构:广州市儿童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卫生部科学研究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我国部分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磷蛋白基因序列分析
- 2000年
- 目的 了解我国呼吸道合胞病毒 (RSV)地方株的P(Phosphoprotein ,P)蛋白基因状况和变异特征。方法 选取不同地区具有不同流行特征的 6株RSV地方株 ,以提取的病毒mRNA为模板进行逆转录 聚合酶链扩增 (RT 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分析。结果 地方株和同亚型原型株之间P蛋白核苷酸序列及推导出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均超过 95 % ;不同亚型间存在较大差异 ,核苷酸全序列同源性低于 85 % ,尤其在 3′端非编码区及中间变异区。由氨基酸序列推导出的疏水性分析图显示 ,A、B亚型中间变异区存在疏水性的不同 ,这为解释A、B亚型间P蛋白电泳迁移率的不同提供了一种可能。结论 我国RSV地方株与原型株之间的P蛋白无论在核苷酸水平还是在氨基酸水平均存在一定的变异。
- 赵林清王之梁耿学辉钱渊邓洁朱汝南万里涛刘长清常汝虚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核苷酸序列
- 5株呼吸道合胞病毒地方株F蛋白基因序列分析被引量:4
- 1998年
- 目的呼吸道合胞病毒(RSV)F蛋白是RSV感染免疫中最重要的病毒蛋白,为了解我国RSV地方株F蛋白的基因状况和变异特征,随机选取北京、广州、长春和河北四个地区具有不同流行特征的RSV地方株(A亚型)5株,进行RSVF蛋白全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分析。方法以提取的病毒mRNA为模板进行RT-PCR扩增、目的基因的克隆及序列测定,对地方株及原型株的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地方株F蛋白基因与原型株A2株有很高的同源性,核苷酸全序列的同源性为95.1%~96.1%,氨基酸同源性为96.7%~97.4%。核苷酸有义突变率为22.6%~25.9%。3非编码区的核苷酸序列比蛋白编码区变异显著。河北地方株(E73株)在3非编码区有6个核苷酸的插入。F2亚单位的氨基酸变异高于F1亚单位。在北京地方株(ZHS13株)F1亚单位内,由具有中和能力单克隆抗体所识别的抗原表位区中存在一个氨基酸的变异。结论我国RSV地方株与原型株之间的F蛋白基因尽管存在一定的变异,但仍有很高的同源性。地方株间F蛋白的核苷酸、氨基酸变异的位置及形式很相似,提示我国RSV的不同流行特征可能并非由于F蛋白的基因变异所致。
- 孙晓鸥耿学辉王之梁钱渊朱汝南邓洁刘成贵常汝虚刘长清朱宗涵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病毒F蛋白核苷酸序列
- 小儿呼吸道感染病毒病原研究的进展被引量:1
- 1992年
- 小儿呼吸道感染是危及生命和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自50年代末,我国病毒学工作者及儿科界对小儿呼吸道感染的致病原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研究,至今世界上已发现的常见呼吸道病毒在我国已分离到。近年来有关我国3。
- 王之梁
- 关键词:呼吸系统疾病病毒病原
- 呼吸道合胞病毒毛细支气管炎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变化被引量:23
- 1996年
- 为探讨血清维生素A水平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所致下呼吸道感染之间的关系,采用对照研究方法,对46例确诊为RSV感染的毛细支气管炎患儿的急性期(0,7天)和恢复期(≥15天)血清维生素A值进行动态观察,并比较急性期轻症与重症患儿血清维生素A水平的差异。结果:急性期维生素A值为0.94±0.15μmol/L(x±s)与对照组比较(1.47±0.30μmol/L)差异有极显著意义(t=9.92,P<0.01);恢复期维生素A值为1.38±0.30μmol/L,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t=1.31,P>0.05);急性期重症患儿20例中有12例(60.0%)血清维生素A低于正常对照组血清维生素A均值减2个标准差,而轻症患儿26例中仅5例(19.2%)低于此值,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χ2=8.06,P<0.01)。提示:RSV毛细支气管炎急性期血清维生素A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疾病恢复期血清维生素A呈回升趋势;急性期血清维生素A下降程度与疾病严重程度呈平行关系。
- 黄荣妍陈慧中耿学辉钱渊王之梁张梓荆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体病毒感染维生素A细支气管炎
- 合胞病毒感染后血清中抗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
- 1996年
- 为深入了解婴幼儿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感染后特异性保护抗体的反应,探明RSV感染后血清保护性抗体的类型及其相互关系;以表达呼吸道合胞病毒(RSV)F和G蛋白的重组痘苗病毒为抗原,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33例RSV感染后婴幼儿双份血清中抗RSV的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结果表明,1岁以内婴幼儿RSV感染后,血清中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但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明显低于F蛋白;1岁以后,机体对RSV感染的抗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较1岁以前明显增强。说明婴幼儿RSV感染后,机体抗RSV的F和G蛋白特异性IgG抗体反应受年龄因素的影响,尤其以G蛋白更为显著。
- 耿学辉王之梁钱渊阮力丁燕李元朱汝南邓洁刘成贵
- 关键词:IGGG蛋白抗体反应
- 长春和北京地区引起婴幼儿肺炎的3型与7型腺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 1990年
- 对长春和北京地区连续12年(1976年冬至1988年春)引起小儿肺炎的3、7型腺病毒102株标本,进行了限制性内切酶核酸电泳图谱分析。56株7型腺病毒经BamHⅠ、BclⅠ、BglⅠ、XbaⅠ、SmaⅠ、HindⅢ分析后,表现为两个基因组型——Ad7 b和Ad7 d。46株3型腺病毒被Bg1 Ⅱ、BamHⅠ酶解后,表现为 3个基因组型——Ad 3Ⅰ、Ad 3Ⅱ、Ad 3Ⅲ。各基因组型的分布情况是:56株7型腺病毒中,43株为Ad 7 b(76.8%),流行于1976年冬至1986年春;13株是Ad 7 d(23.2%),出现于1982年,与Ad 7 b共同流行;1986年~1988年分析的5株病毒都是Ad 7d。43株3型腺病毒中,Ad3Ⅰ42株(91.0%),分布于12年中;Ad 3Ⅱ、Ad 3Ⅲ各2株,散在分布。此结果表明,国内这12年中引起小儿肺炎的3型腺病毒至少有3个基因组型,7型腺病毒至少有两个基因组型。Ad3Ⅰ和Ad7 b是流行优势基因组型。但自80年代初开始出现Ad7 d以来,有逐年增多的趋势,最近两年的标本又都是Ad7 d,很可能它将取代Ad7 b而成为流行的优势基因组型.
- 傅文永梁东郑永晨刘为民许忠王之梁郭惠君冷丽武玉梅
- 关键词:腺病毒婴幼儿肺炎流行病学
- 我国部分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分离株的亚型鉴定被引量:21
- 1997年
- 为了解我国部分地区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亚型分布情况,采用单克隆抗体和免疫荧光技术,对近年来从北京、广州、南京、长春、和RSV感染爆发流行的津冀地区分离出的共100株RSV进行了亚型鉴定。结果:其中97株为A亚型,3株为B亚型。提示:近年来这些地区无论是南方还是北方流行的RSV主要为A亚型;津冀地区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爆发流行也与A亚型有关。
- 耿学辉朱汝南孙晓鸥刘成贵杜金林邓洁陈慧中常汝虚刘长清李桦张梓荆钱渊王之梁朱宗涵
- 关键词:呼吸道合胞体病毒RSV分离株
- 北京等我国四个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VP4和VP7型别的研究被引量:37
- 1994年
- 收集了北京、邢台、长春、汕头四个地区1991年秋冬季节婴幼儿腹泻患儿粪便标本共550份。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PAGE)检测到A组轮状病毒334例,阳性率为60.7%。用32P标记的各型特异性VP4和VP7基因cDNA探针,通过改进的Northern印迹杂交方法,确定了其中250例阳性标本的VP4、VP7型别。结果表明我国上述地区1991年秋冬季流行的轮状病毒的主要型别为VP41A、VP71型(66.4%)和VP41B、VP72型(29.2%),VP41A、VP73型标本仅在北京地区发现。各种型别毒株之间的混合感染占2.8%。本研究首次报告了北京及我国部分地区婴幼儿腹泻轮状病毒VP4、VP7型别及其组合,为我国轮状病毒感染提供了分子流行病学资料。
- 袁丽娟钱渊刘军张又熊朝晖关德华刘长清邓琳菲郭玉茹谢若男张振华赵慧欣王之梁
- 关键词:轮状病毒婴幼儿腹泻
-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实验诊断被引量:2
- 1997年
- 小儿病毒性肺炎的实验诊断王之梁作者单位:100020首都儿科研究所病毒研究室一、实验诊断的必要性1.有助于临床医生选择有针对性的药物。2.能不断发现新病毒,并为研制疫苗提供毒株。3.分析病毒分离株的分子结构及其功能,为病毒的应用基础研究提供资料。4....
- 王之梁
- 关键词:病毒性肺炎肺炎儿童
- 流行性喘憋性肺炎的研究
- 张梓荆林良明刘玉琳王之梁刘成贵刘喜全刘家健王国栋米杰卢竞
- 该成果从流行病学、病原学、儿童保健和临床医学等方面出发,从理论和实践上证实在我国山西和北京两次发生大范围流行的特殊疾病——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这是儿童肺炎的一种特殊类型,为我国科技工作者首次提出并命名,世界各国尚无类似大范...
- 关键词:
- 关键词:流行性喘憋性肺炎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哮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