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云云

作品数:3 被引量:38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医药卫生
  • 3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循证
  • 3篇循证医学
  • 2篇课程
  • 2篇教学
  • 2篇教学模式
  • 1篇新型教学
  • 1篇新型教学模式
  • 1篇医学教育
  • 1篇医学生
  • 1篇育人
  • 1篇三全育人
  • 1篇思政
  • 1篇教育
  • 1篇课程体系
  • 1篇互联
  • 1篇互联网
  • 1篇教学方式
  • 1篇教学改革
  • 1篇教学评价

机构

  • 3篇武汉大学
  • 3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王云云
  • 3篇曾宪涛
  • 3篇王宇
  • 2篇郭毅
  • 1篇李胜

传媒

  • 3篇医学新知

年份

  • 3篇2022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医学生对循证医学课程思政认知与态度的横断面研究被引量:12
2022年
目的调查医学生对课程思政的态度和思政元素的需求,贯彻三全育人理念,为医学类课程思政设计和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武汉大学第二临床学院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选修循证医学的研究生,设计“课程思政认知与态度”问卷,就学生对思政内容的要求和评价进行调查,利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录入与分析。结果共纳入138名学生,其中83.33%的学生对课程思政融入循证医学专业课感兴趣,学生对专业课中思政内容的兴趣越大,越认可授课教师在理想信念(r=0.33,P<0.001)、仁爱之心(r=0.28,P<0.001)、道德情操(r=0.24,P=0.005)和扎实学识(r=0.21,P=0.020)方面对自己的影响。学生主要关注的课程思政元素是专业知识与思政相结合的内容(51.45%),并希望思政内容能有机融入、不要太“刻意”(84.06%)。结论大部分医学生对课程思政融于专业课持肯定态度。自然、适度、适时地融入思政元素并采用创新的教学方法,可获得更好的效果。
王宇王宇曾宪涛阎思宇黄笛王云云靳英辉
关键词:循证医学三全育人医学生
循证医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实践--以武汉大学为例被引量:16
2022年
循证医学教育是国际及我国医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内容,其目的在于培养具备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创新能力等的医学人才。武汉大学自2004年首次开设循证医学课程至今,进行了全方位、系统性的探索与实践,完成了教研室的创建、师资力量的构建、课程体系的打造,实现了医学专业学生全覆盖,有效地将循证医学教育特色融入新时代医学生培养进程中。本文对武汉大学循证医学课程体系定位及建设思路进行介绍,特别是对创新“1+4”的课程教学模式、建立全过程“教”与“学”的评价、创新师资力量的培养与传承三大具体措施进行了总结,以期为我国循证医学教育及其教学改革提供参考,服务于培养符合时代需求的医学人才。
王云云王云云黄笛王宇黄桥郭毅靳英辉郭毅
关键词:循证医学医学教育课程体系教学模式
“互联网+”新型教学模式形成性评价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于循证医学课程的思考被引量:15
2022年
“互联网+”给医学教育带来巨大挑战,融入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活动应用日益广泛,它们具有较强的开放性、自主性和灵活性,如何强化对课程教学过程的监督、管理和评估,已成为推动教学改革的难点。作为课程教学评价的重要方式之一,形成性评价在“教学-反馈-改进”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分析了医学教育领域“互联网+”教学模式及其形成性评价体系特点,提出了评价体系的建设方向及改革着力点,结合武汉大学循证医学混合式教学的授课经验,以该课程为例提出了形成性评价体系建设思路。期望能与同行相互探讨,共同推动信息技术与循证医学类课程的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其在医学生循证医学能力培养中的作用。
王云云王云云黄笛王宇黄桥李胜郭毅李胜靳英辉
关键词:教学方式教学评价循证医学教学改革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