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云果
- 作品数:54 被引量:252H指数:8
-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文化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日本弓背蚁颊下囊微生物的组成及多样性被引量:3
- 2018年
- 【目的】本研究旨在调查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颊下囊中微生物(放线菌、细菌、真菌)组成、分布规律及细菌的多样性水平,以揭示其可能在蚂蚁食物利用、群体免疫等方面发挥的潜在功能。【方法】综合采用传统的微生物分离培养和Hi Seq高通量测序方法,对在陕西杨凌采集获得的日本弓背蚁工蚁的颊下囊内含物、消化道、体表的微生物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采用传统分离培养方法从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内含物分离到10株放线菌,其中5株为链霉菌属Streptomyces,其平均分离频率达到73.3%~96.7%;分离到7株细菌,其中4株为芽孢杆菌Bacillus,菌株N-B1和N-B4分离频率均达70%以上;分离到3株真菌,其中菌株P-F1(拟威克酵母菌属Wickerhamiella)为优势类群,分离频率达96.7%。从嗉囊、中肠及体表中分离到的菌株均可在颊下囊中发现,从颊下囊中分离到的菌株种类和菌落数量明显高于体表、嗉囊和中肠。Hi Seq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颊下囊中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a),嗉囊和中肠的优势菌门为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颊下囊和嗉囊样品中丰度较高的细菌类群明显高于中肠,中肠细菌组成相对较为简单;颊下囊中的优势属包括嗜果糖乳酸细菌属Fructobacillus、杆菌属Bacterium、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和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tomonas;颊下囊中微生物物种丰度和多样性均高于嗉囊和中肠。【结论】日本弓背蚁工蚁颊下囊中普遍存在放线菌、芽孢杆菌和酵母菌及其他优势菌群,且微生物的丰度和多样性水平明显高于嗉囊和中肠,这些微生物在蚂蚁食物利用、营养物质消化以及群体免疫中的潜在功能有待于深入研究。
- 张凯旋魏琮南小宁王云果贺虹
- 关键词:日本弓背蚁消化道
- 苹果早期落叶病的综合防治被引量:1
- 2006年
- 赵姝荣王云果胡强
- 关键词:早期落叶病多种病害果品产量花芽形成圆斑病
- 电脑冰冻切片技术在真菌形态观察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8年
- 对利用电脑冰冻切片在真菌形态观察中的应用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在对实验材料进行了予处理和设置适当冷台、冷刀温度下,进行冰冻切片来观察真菌的一般形态,具有快速、简捷、方便、易操作、省材料、容易掌握的特点,可在实验教学和科学研究中使用。
- 高智辉王云果宋晓斌
- 关键词:冰冻切片
- 陇县核桃小吉丁虫危害及绿色防控技术被引量:7
- 2016年
- 2014-2015年对陇县核桃小吉丁虫为害症状、发生发展规律和防治技术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为核桃小吉丁虫在陇县每年发生1代,以幼虫在被害木部越冬,越冬幼虫翌年4月中、下旬开始化蛹,6月中旬至7月下旬幼虫孵化后,直接蛀入皮层为害,7月中、下旬至8月下旬危害最严重,幼虫为害至9月上旬,10月初在被害枝条内筑虫室,开始越冬。幼虫多在大树的2~3a生枝条上为害,形成黑褐色洼陷、螺旋形虫道、半月牙形通气孔等症状,致使核桃树生长势减弱、长成小老树、产量降低,甚至树体死亡;可采取合理规划、适地适树,剪除虫枝,加强土肥水管理、提高树木抗虫能力、使用化学药剂等方法防治。
- 张晓瑞高智辉王云果王新平郭红艳
- 关键词:危害症状绿色防控技术
- 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生长发育及取食量和排粪量的影响被引量:6
- 2016年
- 为了明确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生长发育的影响,采用室内人工恒温饲养方法,设置18、22、26、28℃和30℃5个温度处理,研究温度对杜仲梦尼夜蛾各虫态发育历期、头宽、体长、体重及取食量和排粪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8-30℃范围内,杜仲梦尼夜蛾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其世代发育历期在30℃时最短,为17d;该虫完成1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0.72℃和670.37日·度;随温度的变化,同龄幼虫的头宽、体长及体重的差异性不大,但随龄期的变化,这些参数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温度和龄期对幼虫的取排量均存在显著影响,随龄期的增加,幼虫的取排量显著增多,末龄幼虫取排量达到最大,占整个取排量的70%左右。
- 王俊雅李孟楼王云果贺虹王宏涛
- 关键词:温度历期头宽体长取食量排粪量
- 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调查
- 2016年
- 对甘肃莲花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病害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保护区内73种森林病害为害34种寄主,杜鹃褐斑病等16种病害为莲花山新纪录。针对保护区内的森林病害提出了有效防控对策。
- 高智辉王云果张星利
- 关键词:防控对策
- 太白山锐齿栎树干基部两种蚂蚁的筑巢生态学及其蚁巢、体表真菌组成研究(英文)
- 2011年
- 本文研究了太白山锐齿栎景观林带树干基部筑巢的两种蚂蚁的筑巢生态学及其巢内真菌的组成。研究结果表明:亮腹黑褐蚁Formica gagatoides Ruzsky是锐齿栎林中的优势蚁种,可在地表及树干上活动,主要取食栎树枝条上蚜虫所分泌的蜜露及其他昆虫和植物材料;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仅在蚁巢周围活动,捕食其他小型昆虫;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含水量非常高,而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的蚁巢较为干燥。锐齿栎林中树干的平均蚁栖率为20.3%,但蚁栖率随海拔差异而不同(海拔18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仅为6%,海拔1600m的锐齿栎林带蚁栖率高达38.5%)。两种蚂蚁的长期营巢活动造成树干基部腐朽、孔洞不断扩大,严重影响锐齿栎树干的水分、营养传输及生长,且极易倒伏和风折。两种蚂蚁巢内及其体表真菌的种类组成明显不同,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蚁巢材料中可分离出7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巢中仅分离出2种;从亮腹黑褐蚁F.gagatoides体表可分离出4种真菌,而从盘腹蚁Aphaenogaster sp.体表分离到3种真菌;其中Trichoderma sp.为优势真菌种类。这些真菌与相关蚂蚁的协同进化及其对蚂蚁筑巢和锐齿栎木材分解中的影响作用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贺虹张雅林王云果高智辉魏琮
- 关键词:蚂蚁锐齿栎
- 日本弓背蚁雄蚁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研究被引量:1
- 2016年
- 【目的】雄蚁是蚂蚁巢群的重要成员,主要参与种群的繁殖。本文对日本弓背蚁Camponotus japonicus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及其化学组成进行了研究,拟为进一步开展雄蚁的生殖行为研究提供基础信息。【方法】利用光学和扫描电镜观察了雄蚁的生殖系统结构,并利用GC-MS方法分析了其化学组成。【结果】(1)雄蚁生殖系统包括1对附腺、1对输精管和射精管3部分,睾丸退化消失;附腺最为发达,肾形,乳白色;输精管简单细长,与附腺基部1/3处相连。扫描电镜下发现附腺表面平坦,包裹有发达的网状肌肉组织。(2)利用GC-MS方法检测到13种化学物质,主要以醛类、烃类和酸类为主,分别占29.31%、21.87%和20.56%,还有一些醇类(12.71%)和酯类(15.05%);含量最高的3种成分分别为十八烯醛(15.86%)、11-十六烯醛(13.45%)和9,12,15-十八碳三烯酸-2,3-二羟基丙酯(11.78%)。【结论】雄蚁生殖系统主要由附腺、输精管和射精管三部分组成,其中附腺最为发达,输精管细长,睾丸退化消失;生殖系统中含有多种化学成分,但其功能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
- 李长有王云果贺虹
- 关键词:日本弓背蚁生殖系统化学组成
- 核桃病害标准化综合防治方法被引量:24
- 2009年
- 对核桃主要病害的症状和发生规律进行了描述,按照核桃生育时期,制订了核桃病害标准化综合防治措施,以此对核桃病害进行有效防治。
- 高智辉翟梅枝王云果唐光辉宋晓斌
- 关键词:核桃病害
- 昆虫标本科学管理是提高实验教学质量的保证被引量:6
- 2007年
- 从标本管理实际出发,介绍了昆虫标本的日常管理、环境管理、微机管理及标本的防虫防霉方法,对标本室的光照要求和标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以提高管理水平和保证实验教学质量。
- 王云果高智辉高爱琴韩丽赵姝荣
- 关键词:昆虫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