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后金

作品数:30 被引量:126H指数:7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9篇期刊文章
  • 10篇科技成果
  • 1篇专利

领域

  • 26篇天文地球
  • 3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24篇盆地
  • 15篇海盆
  • 15篇海盆地
  • 15篇北黄海盆地
  • 6篇海域
  • 5篇新生代
  • 4篇地球物理
  • 4篇油气
  • 3篇源岩
  • 3篇烃源
  • 3篇烃源岩
  • 3篇综合地球物理
  • 3篇南沙中部海域
  • 3篇北黄海
  • 3篇沉积盆地
  • 2篇地质
  • 2篇叠合
  • 2篇油气资源
  • 2篇曾母盆地
  • 2篇热演化

机构

  • 27篇广州海洋地质...
  • 4篇国土资源部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北京博达瑞恒...
  • 1篇南方海洋科学...

作者

  • 30篇王后金
  • 10篇王嘹亮
  • 7篇林珍
  • 7篇白志琳
  • 7篇李文勇
  • 7篇高红芳
  • 6篇杜民
  • 6篇郭依群
  • 5篇王立飞
  • 4篇简晓玲
  • 4篇陈玲
  • 4篇胡小强
  • 4篇王改云
  • 4篇钟广见
  • 4篇吴大明
  • 4篇黄家坚
  • 3篇万晓明
  • 3篇冯常茂
  • 3篇刘金萍
  • 3篇易海

传媒

  • 3篇海洋地质与第...
  • 3篇南海地质研究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物探与化探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力学学报
  • 1篇海相油气地质
  • 1篇地球科学(中...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石油物探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地质学刊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2篇2020
  • 1篇2017
  • 2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08
  • 2篇2007
  • 3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 4篇2003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黄海中、新生代盆地的原型性质被引量:2
2006年
根据最新调查资料并结合区域构造背景。通过盆地结构与控盆断裂、沉降曲线类型、沉积相特征、含油气系统、地壳结构类型、大地构造环境以及围区盆地类型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探讨了北黄海中、新生代盆地的原型性质。研究表明,北黄海盆地的原型在晚侏罗世—早白垩世以及古近纪均属于区域隆起背景之上发育的陆内断陷盆地,可分别称之为中生代陆内断陷盆地和古近纪陆内断陷盆地;新近纪则属于坳陷型盆地,可称之为新近纪坳陷型盆地。综合考虑控制中生代与古近纪沉积的断层的继承性和差异性、沉积相带和沉积中心的迁移性、沉积范围的比较接近特点、自成体系的含油气系统以及新近纪坳陷型沉积与前两者的垂向叠置关系等,将北黄海中、新生代盆地确定为叠合型盆地。
李文勇王嘹亮王后金黄家坚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叠合盆地
南海南、北大陆边缘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差异及成因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对横跨南海南、北共轭大陆边缘的两条骨干剖面所经过的沉积盆地烃源岩热演化进行模拟,分析了南、北陆缘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差异。结果表明,南海南部陆缘盆地生烃门限整体比北部陆缘盆地的生烃门限浅,南部陆缘盆地生烃门限整体在2 200~2 300 m之间,中新统烃源岩基本已进入生烃门限;北部陆缘盆地生烃门限整体位于2 500~2 600m之间,渐新统及其以下烃源岩进入生烃门限。南海南、北陆缘盆地生烃门限的规律性与南海现今热流分布南高北低、西高东低的整体趋势相对应,高热流有利于烃源岩的成熟与生烃,因此热流值高的区域对应生烃门限较浅。造成南、北陆缘主力烃源岩的热演化程度差异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由南海扩张及古南海俯冲引起的地温场变化所引起。
冯常茂王后金解习农张成
关键词:热演化地热场陆缘盆地南海南部
北黄海盆地东部坳陷中生界沉积特征及演化被引量:12
2015年
北黄海盆地是我国近海勘探及研究程度均较低的中新生代叠合断陷盆地,而东部坳陷是其内最具油气勘探前景的二级构造单元。通过岩芯观察与测井相分析,结合三维地震资料,认为东部坳陷中生界主要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三角洲与湖泊沉积。受构造演化阶段的制约,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沉积演化特征。其中中侏罗世处于湖盆的初期断陷期,半深湖—深湖亚相发育,仅在坳陷边缘见少量小规模的扇三角洲沉积。晚侏罗世处于断陷扩展期,整体为一个完整的湖进—湖退旋回,早期北部缓坡发育三角洲沉积,南部及东部陡坡见扇三角洲沉积,中后期则由于湖平面上升,发育暗色泥岩为主的湖泊沉积,晚期北部缓坡见小规模三角洲前缘沉积。早白垩世处于断陷萎缩期,垂向发育2个正旋回沉积序列,其中旋回下部以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相为主,向上渐变为滨浅湖沉积。
王改云刘金萍王后金简晓玲杜民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中生界沉积相
南海西部中建南盆地烃源岩热演化史被引量:1
2020年
中建南盆地勘探程度较低,对盆地内油气资源前景尚无明确认识。利用PetroMod盆地模拟软件,对盆地内烃源岩热演化史进行了模拟。结果表明:中建南盆地内最主要的一套烃源岩为始新世早—中期烃源岩,生烃门限为2050~2125 m,但盆地内2个主要生烃坳陷——中部坳陷和北部坳陷内的始新世早—中期烃源岩热演化程度差别较大,分别在32、24 Ma开始进入生烃门限。现今中建南盆地中部坳陷的热演化程度高于北部坳陷,因此中部坳陷的生烃潜力应大于北部坳陷。中建南盆地主力烃源岩尽管在晚渐新世末陆续成熟,并进入生、排烃高峰期,但因缺少良好的区域性盖层,直至上新世末圈闭定型,油气才开始聚集成藏。因此,中建南盆地油气成藏的关键时期为上新世末。
刘金萍简晓玲王后金王嘹亮王改云成谷
关键词:烃源岩热演化史生烃潜力盆地模拟中建南盆地南海西部
北黄海盆地油气普查与评价成果报告
白志琳刘振湖王嘹亮陈玲李文勇钟广见高红芳文鹏飞罗文造王后金王立飞林珍王衍堂曾祥辉胡小强
该项目依据北黄海盆地区域重、磁场特征,解释推断该盆地的断裂及岩浆岩分布;经地震资料研究,识别出T2、T3、T4,T5及Tg五个地震反射界面并确定了各界面的地质属性,建立了盆地的地层格架;依据盆地的地层分布及其沉积特征,主...
关键词:
关键词:圈闭类型油气成藏条件
南沙海域主要盆地重点局部构造对比评价研究
白志琳高红芳王明君郭依群王后金王宏语
研究以构造地质条件、油气成藏组合条件、勘探风险为主线,围绕勘探目标油气成藏过程,结合油气聚集成藏的地质规律及控制油气成藏的主要地质因素,进行了地质风险分析和对比评价,优选出了上钻构造。采用单井和二维模拟方法,研究了各局部...
关键词:
关键词:盆地成藏
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研究新进展
2005年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隆起背景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新一轮资源调查研究表明,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由古生界沉积岩层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等组成,盆地不同程度地发育下构造层(J_3—K_1)、中构造层(E_2—E_3)和上构造层(N);从油气资源和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出发,将北黄海海域划分为辽东-海洋岛隆起区、北黄海盆地和胶北-刘公岛隆起区等3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北黄海盆地包括6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4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可划分为区域挤压型、局部伴生型和披盖型等三类,断裂构造主要可见近EW—NE向、NW向和NNE向三组,其中近EW—NE向和NNE向断裂比较发育,控制着盆地隆、坳分布格局和沉积特征。
李文勇王后金白志琳王嘹亮陈玲黄家坚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
南沙中部海域综合地球物理概查报告
姚永坚崔如绕郭依群曾祥辉钟振华王衍棠王后金
本报告利用95-1、2两次科考调查获取的地震、重磁、水深资料,首次对南沙中部海域进行了地质-地球综合解释。深入分析了调查区重、磁异常特征及引起局部异常的原因,划分出5个重、磁异常区;定量反演计算了磁性基底埋深,并推测不同...
关键词:
关键词:地球物理南沙中部海域
北黄海盆地褶皱分布与成因类型被引量:7
2006年
北黄海盆地为叠置在华北地台上的中新生代断陷盆地,在地史上经受了多期区域构造运动的改造,地层变形强烈,褶皱构造相当发育,分为伸展型、压缩型、重力型和热力型4大成因类型。其中,与张性正断层相关的伸展型褶皱分布范围最广,可进一步划分为牵引褶皱、逆牵引褶皱、滚动褶皱、翘倾褶皱、补偿性挤压背斜和断层-位移褶皱;形成于区域挤压应力场的压缩型褶皱包括非反转挤压褶皱和反转褶皱,在东部和中部坳陷表现明显;重力型褶皱以发育于古潜山之上的披覆背斜比较常见;由岩浆活动引起的热力型褶皱不甚发育,目前仅见于东部坳陷。
王后金梁世荣陈强
关键词:断陷盆地褶皱北黄海
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研究新进展被引量:17
2006年
北黄海盆地是发育于胶辽隆起背景之上的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研究表明,北黄海中、新生代沉积盆地的基底由古生界沉积岩层和前寒武纪变质岩系等组成,盆地不同程度地发育于中新生代下构造层(J3—K1)、中构造层(E2—E3)和上构造层(N)。从油气资源和中、新生代地层发育情况出发,将北黄海海域划分为辽东-海洋岛隆起区、北黄海盆地和胶北-刘公岛隆起区3个一级构造单元。其中北黄海盆地包括6个二级构造单元和24个三级构造单元;盆地内褶皱、断裂构造十分发育,褶皱构造可划分为区域挤压型、局部伴生型和披覆型3类,断裂构造主要可见近EW—NE向、NW向和NNE向3组,其中近EW—NE向和NNE向断裂比较发育,控制着盆地隆、坳分布格局和沉积特征。
李文勇李东旭王后金
关键词:北黄海盆地构造几何学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