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珍
- 作品数:9 被引量:73H指数:6
- 供职机构:岭南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新加坡公益组织在网络素养教育中的作用被引量:11
- 2013年
- "网络素养教育",是指提升网络使用者"网络素养"的教育。"网络素养"则是指对网络信息的辨识能力、避免网络沉迷的自我控制能力,以及防范网络有害信息的自我保护能力等。新加坡公益组织在网络素养教育中起到独特的作用,体现在如下三大方面:首先,公益组织扮演了网络素养教育先行者的角色;其次,公益组织是新加坡政府大力推进网络素养教育的重要合作伙伴;再次,新加坡公益组织还承担起网络素养教育领域"无冕导师"的职责,培训了大批从事网络素养教育的师资和相关人员。
- 王国珍
- 关键词:网络素养教育公益组织
- 新闻记者与“压力事件”
- 2010年
- 本文通过具体的"压力事件"案例,分析记者面临外界强大压力下的表现,并加以恰当评述,再在此基础上,探讨新闻记者的压力应对之道。
- 王国珍
- 关键词:新闻记者
- 新闻报道中的“有意偏向”和“无意偏向”被引量:2
- 2011年
- 新闻报道中的"偏向",是指一种出现在新闻报道中的对事实真相和客观评价的偏离现象;这种"偏向",是相对于新闻记者在报道中能否做到"真实"、"客观"、"公正"而言的。
- 王国珍
- 关键词:新闻报道事实真相新闻记者
- 新加坡媒体素养教育的运行机制——兼论对我国媒体素养教育的借鉴意义被引量:6
- 2011年
- 本文着重探讨新加坡媒体素养教育的运行机制,认为其具有"政府协调,公益资助,商业运作"三大特色。该运行机制具有如下优势:制度成本低,效益高,避免了资源浪费或款项滥用等不良现象;针对性强,着眼于网瘾、网络欺诈等问题的实际解决;社会各方力量互相配合,展现出良好的可持续性发展态势。新加坡媒体素养教育独特的运行机制,对尚处起步阶段的我国媒体素养教育,具有一定的参照价值和借鉴意义。
- 王国珍
- 关键词:媒体素养教育
- 关于“媒体曝光率”的理性思考被引量:1
- 2011年
- "媒体曝光率",是指个人、企业和机构等在各类媒体上出现的频率,其一大明显特点是:"有用"但又"有限"。一方面,"媒体曝光率"十分"有用",因为通过在媒体上频频亮相,个人、团体或企业等能获得较高的社会知名度。另一方面,"媒体曝光率"又非常"有限",是一种珍贵的稀缺资源,因为媒体所能涵盖的报道范围受报纸版面容量和电视播出时间等因素的制约,只有少部分的人或事才有机会成为被媒体报道的对象。本文就"媒体曝光率"受追捧原因、过度追逐"媒体曝光率"的误区,以及如何理性看待"媒体曝光率"等方面展开探讨。
- 王国珍
- 关键词:媒体报道社会知名度稀缺资源播出时间版面容量
- 青少年的网瘾问题与网络素养教育被引量:12
- 2015年
- 信息时代的青少年步入了网络化生存状态,面临着网络成瘾、网络欺凌和网络色情等诸多问题的考验。其中最令人堪忧的是青少年网瘾问题:据调查,近年来青少年网瘾人数节节攀升,引发无数个人和家庭悲剧。而青少年网瘾问题的应对,却似游离于强制性网络监管"法网"之外的盲区,迟迟得不到足够关注和重视。一些发达国家的媒体监管部门,已纷纷转向软性的网络素养教育,致力于培育青少年自身对网络诱惑的免疫力,并将之作为应对网瘾问题的创新之举加以实施和推广。我国媒体管理部门也应改变传统的监管理念,积极推进网络素养教育,从而使日趋严峻的青少年网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 王国珍
- 关键词:青少年网络化生存网络成瘾网络素养教育
- 新加坡中小学网络素养教育探析被引量:13
- 2014年
- 出于保护未成年人的目的,新加坡在中小学普遍开设了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其核心内容是培养学生网络使用中的自我保护能力和责任感。该课程的师资、教材、经费等问题,不在公办教育体制内独自解决,而是采取一种社会各方参与的多元化合作方式。借助公益组织和私立教育机构之力,网络素养教育课程在新加坡中小学里迅速普及起来。
- 王国珍罗海鸥
- 关键词:网络素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