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区位
  • 2篇区位熵
  • 1篇因果
  • 1篇因果检验
  • 1篇制造业
  • 1篇上海制造业
  • 1篇实证分析
  • 1篇实证分析研究
  • 1篇投资环境
  • 1篇区域产业集聚
  • 1篇中原城市
  • 1篇中原城市群
  • 1篇主成分
  • 1篇主成分分析
  • 1篇金融
  • 1篇金融发展
  • 1篇金融相关比率
  • 1篇经济增长

机构

  • 4篇上海理工大学

作者

  • 4篇王培振
  • 2篇吴开
  • 1篇朱洪兴
  • 1篇顾晓安
  • 1篇闫婧婧
  • 1篇陈皓

传媒

  • 2篇科技与管理
  • 1篇资源开发与市...
  • 1篇商业经济

年份

  • 1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SPSS中原城市群投资环境主成分分析被引量:3
2011年
以2010年河南省统计年鉴为数据来源,选取主要反映区域投资环境的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处理数据,对中原城市群的投资环境进行实证分析,其结果表明,中原城市群中,郑州市具有明显的投资吸引力,其他城市整体相差不大,但具体影响因素各有不同。河南省政府应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优化投资环境;积极同沿海以及外资企业沟通,鼓励企业到中原投资;努力提高办事效率,树立服务型政府形象并对外积极推广宣传,要完善法制建设,创造良好地经济运行环境。
吴开王培振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主成分分析投资环境SPSS
上海制造业产业转移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2年
区域产业转移是区域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的必然进程。随着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增加和要素成本不断提升,上海面临产业发展的战略调整期,其中制造业转移是重要部分。通过构建区位熵指标,分析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同时比较安徽、江西和湖北三省区位熵数据,论证各区域在承接产业转移上的比较优势,从而明确上海制造业转移的去向,最终促进上海和三省的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加快区域经济发展。
陈皓朱洪兴王培振
关键词:产业转移区位熵制造业比较优势
区域产业集聚及空间相关性实证分析研究——以河南工业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以2003—2010年全国与河南省工业发展数据为基础,首先利用区位熵方法测度河南省工业分行业集聚水平及增长情况,分析该区域工业分行业发展情况及主导产业;然后设计建立区域工业发展综合衡量指标,利用ArcGIS软件基于G系数方法研究各区域的空间相关性及工业集聚热点分布。通过研究发现河南省工业发展中部分产业已形成显著集聚优势,部分产业处于集聚形成进程中;在空间上形成郑开、郑许两大工业集聚带。
吴开王培振
关键词:区域产业集聚区位熵
上海市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以1978—2010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单位根检验、协整检验及格兰杰因果检验对上海市金融业的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长期内上海市的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系统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金融相关比率、金融系统效率与经济增长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而在短期内,上海市经济增长是引起金融相关比率变化的格兰杰原因,也是引起金融系统效率变化的原因,但金融相关比率和金融系统效率却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顾晓安闫婧婧王培振
关键词:金融相关比率经济增长金融发展格兰杰因果检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