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海
- 作品数:130 被引量:617H指数:15
- 供职机构: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建筑科学更多>>
- 优质抗病高产新品种早籼2430的选育与应用被引量:1
- 2007年
- 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作双季早籼稻种植的栽培技术要点。
- 罗彦长吴爽杜士云王守海王德正李成荃
- 关键词:早籼抗病选育
- 安徽省杂交水稻研究现状与强优势杂交种培育进展
- 省是中国最重要的水稻生产区之一。回顾了安徽杂交水稻发展的历程和研究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和技术策略,介绍了强优势水稻杂交种培育取得的进展。
- 夏加发李泽福王守海王德正阮新民倪大虎杨联松
- 文献传递
- 三系和两系杂交中籼组合间产量优势比较
- 1999年
- 对供试21 个杂交中籼三系组合和两系组合产量优势及构成因素进行了分析比较,表明两系组合产量相对有较高潜力,表现为库大粒多,相对差异极显著,且穗数、结实率并不因穗大而降低。认为三系和两系组合提高产量途径相同之处是要保证穗数,不同之处是三系组合的选育要着眼于增大穗型,提高结实率,两系组合则在大穗基础上增加实粒数,并提高籽重。
- 杜士云罗彦长李成荃王守海王德正吴爽
- 关键词:杂交中籼产量构成因素杂种优势
- 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 介绍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的选育过程、育性表现、抗病性和农艺性状。[方法] 以粳稻光敏核不育系7001S为母本,与双九杂交,经6年11代选择育成了粳稻光敏核不育系皖2312S。[结果] 2007年8月1日至31日,皖2312S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72%-100.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43%,稳定不育期为31 d;9月3日至14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74.80%-99.47%,套袋自交结实率为1.43%-9.54%。2008年7月31日至9月1日,皖2312S表现雄性不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99.91%-100.00%,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0.48%,稳定不育期为33 d;9月3日至21日表现雄性可育,镜检花粉败育率为69.99%-99.91%,套袋自交结实率为0.33%-42.75%。田间种植皖2312S对水稻条纹叶枯病的抗性较强。[结论] 该不育系的稳定不育期在30 d以上,较适宜选配中粳组合。
- 王守海吴爽杜士云王德正罗彦长李成荃
- 关键词:粳稻光敏核不育选育
- 优质高产抗病杂交中籼新组合两优1160
- 2022年
- 两优1160是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用籼型两系不育系皖2311S和恢复系ω20460配组育成的杂交中籼新组合,具有米质优、产量高和抗性强等优点,2020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 王辉王伍梅王守海杜士云
- 关键词:杂交水稻选育
- 野生稻资源研究与育种应用进展被引量:1
- 2010年
- 从野生稻发掘有利基因可以提高现代栽培品种的产量、抗性及品质,综述了野生稻有利基因的研究进展。
- 吴爽李晓兵王守海王德正孙传清
- 关键词:野生稻有利基因育种应用
- 两系杂交中籼2301S/H7058的高产栽培数学模型研究被引量:2
- 2001年
- 采用三元二次回归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 ,研究了秧龄 (x1 )、密度 (x2 )和施纯氮量 (x3)对两系杂交中籼 2 3 0 1S/H70 5 8产量的影响 ,建立起数学回归模型 ,并对模型进行分析和模拟 ,提出在合肥地区该组合夺取高产的农艺措施为秧龄 3 4~ 3 8d ,栽插密度 2 1~ 2 3 .4万穴 /hm2 ,施纯氮量 175 .5~ 2 0 7kg/hm2 。
- 吴爽王德正罗彦长王守海李成荃杜士云
- 关键词:水稻高产栽培农艺措施数学模型
- 水稻产量性状定位与基因克隆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12年
- 文中主要从性状定位和基因克隆方面对产量构成三因子,即分蘖、穗粒数和粒重的研究成果进行了综述,并同时详细阐述了影响产量的其他因素,包括株高和杂种优势等的研究进展,并在最后就影响单株产量的分子基础、激素与产量的关系、水稻产量性状的定位策略3个方面对这些研究成果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 吴爽刘莉王守海王德正孙传清
- 关键词:水稻产量性状克隆
- 一种分期播种确定温敏核不育系冷水处理时期的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期播种确定温敏核不育系冷水处理时期的方法,将待冷水处理的不育系的种子分为A与B两份,A份在4月20日至5月10日的某1天播种作为前期不育系,B份在A份播种后9-11天播种作为后期不育系;A份与B份的播种...
- 王德正王辉吴爽杜士云王守海
- 文献传递
- 强优势杂交水稻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2
- 2010年
- 主要介绍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研发的背景,提出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的概念和技术标准,总结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研发取得的主要进展,提出了强优势杂交水稻的发展目标。
- 邓华凤朱英国肖承和唐绍清华泽田郑家奎王丰王守海江玲何强张武汉袁隆平
- 关键词:技术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