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志松

作品数:52 被引量:131H指数:7
供职机构:北京师范大学外国语言文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语言文字历史地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8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9篇文学
  • 13篇语言文字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艺术

主题

  • 28篇文学
  • 10篇日本文学
  • 8篇文艺
  • 8篇小说
  • 7篇学史
  • 7篇文学史
  • 7篇文艺理论
  • 6篇代文
  • 6篇翻译
  • 4篇文学研究
  • 4篇现代文
  • 4篇现代文学
  • 4篇马克思主义文...
  • 3篇新感觉
  • 3篇新感觉派
  • 3篇主义
  • 3篇夏目漱石
  • 3篇刘呐鸥
  • 3篇马克思主义文...
  • 2篇大众文学

机构

  • 52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早稻田大学

作者

  • 52篇王志松
  • 1篇李国磊

传媒

  • 20篇日语学习与研...
  • 6篇东北亚外语研...
  • 3篇日本学刊
  • 3篇中国现代文学...
  • 3篇日语教育与日...
  • 2篇文艺研究
  • 2篇俄罗斯文艺
  • 1篇东疆学刊
  • 1篇国外文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中国比较文学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文艺理论与批...
  • 1篇山东社会科学
  • 1篇沈阳师范大学...
  • 1篇外国文学动态...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4篇2019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2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5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东亚中的日本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07年
2006年12月10曰,由北京师范大学外文学院日文系与日本东京学艺大学日语.日本文学学科共同主办的“东亚中的日本文学”国际研讨会,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来自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众多学者参加了此次大会.
王志松
关键词:日本文学文学学科大学日语
“无性格论”与写实策略——论夏目漱石的《矿工》
<正>《矿工》(1908年)是夏目漱石的小说创作向中晚期写实风格转变的一部重要作品。小说由第一人称叙述,讲述了这样的故事:主人公"我"恋爱受挫,离家出走企图自杀,但在体验了下矿挖煤等种种离奇经历后,又回心转意打消了自杀念...
王志松
文献传递
“告白”、“虚构”与“写实”——重新评价《棉被》的文学史意义被引量:7
2001年
围绕田山花袋<棉被>的评价一直众说纷纭.持肯定意见的论者认为<棉被>的大胆"告白"深刻地表现了人的本性和生活的真实性,并促进了写实主义文学在日本的发展①.
王志松
关键词:《棉被》写实主义
汉语翻译与汉语写作——“日本文学”的另一个面向被引量:1
2019年
日本拥有长久的汉诗文写作传统。进入近代以后,日本人又用现代汉语翻译和创作了大量作品,但这一文学现象尚未引起学界关注。本文在勾勒近代以来日本人用现代汉语翻译和创作的大致情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中田敬义翻译的《北京官话伊苏普喻言》、1940年代沦陷区《艺文杂志》上发表的汉语作品、萧萧1950年代的日本文学翻译活动以及21世纪之后新井一二三创作的随笔,通过对这类特殊的汉语作品的研究,为克服"民族国家"观念下的"日本文学"概念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王志松
关键词:日本人现代汉语翻译日本文学
梁启超与《和文汉读法》——“训读”与东亚近代翻译网络形成之一侧面被引量:2
2012年
本文考察了梁启超《和文汉读法》的"训读"内涵以及与其翻译、新文体写作之间的关系。"训读"作为日本一种独特的翻译方法在输入中国古代文化和近代西方文化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至19世纪末,日本已经形成一个以汉文为基础的与西方文化沟通的网络,而《和文汉读法》的意义在于将这个网络带入中文语境,加速和普及了中国对西方文化的接受。
王志松
关键词:训读翻译
论村上春树的个人主义与个体存在伦理——重读《挪威的森林》被引量:1
2017年
村上春树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个体存在方式的探求是解读其文学的重要维度。《挪威的森林》作为村上春树早期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长篇小说,其个人主义和个体存在伦理可从三个层次进行解读:一、与体制疏离、对峙是维护自我主体性的坦然选择;二、对体制外的独立个体投以怜悯的目光和深切的人文关怀;三、与体制疏离所衍生出的孤独是自我选择的产物,但对个体间的理解和孤独这一人生的基本命题则展现出了孜孜以求的面相。
李国磊王志松
关键词:《挪威的森林》个人主义
新感觉文学在中国二、三十年代的翻译与接受——文体与思想被引量:3
2002年
刘呐鸥及其周围的一群作家被文学史家称之为"新感觉派",一方面固然表明他们的文学创作和日本新感觉派文学的相似乃至某种血缘关系;但另一方面,因其名称的相同,也令许多研究者十分关注两者之间存在的差异.诚如一些研究者所指出的那样:中国的新感觉派文学就其接受外国文学的视野而言,不限于新感觉派一家,还要更为广泛,包括二、三十年代涌入中国的其他现代主义文艺思潮①.
王志松
关键词:文体日本新感觉派文学史家刘呐鸥
刘呐鸥与“新兴文学”——以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接受为中心被引量:2
2013年
刘呐鸥等人将他们自己的文学活动定位为"新兴文学",但文学史将其定名"新感觉派"。这样的命名在强调其现代派特征的同时遮蔽了他们的左翼倾向。本文从"新兴文学"一词入手,分析了刘呐鸥对弗理契《艺术社会学》的接受与他本人创作之间的关系。从中可以看出,刘呐鸥所展开的现代主义文学的探索,在一定程度上是以他所理解的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其中包含了"左翼联盟"以外的其他左翼倾向。
王志松
关键词:刘呐鸥艺术社会学左翼联盟
读者论:文化研究的日本谱系被引量:1
2023年
有关文学接受的研究,日本学界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读者论。读者论关注大众读者和传媒,并从这一角度不断叩问以纯文学为主流的日本现代文学史书写框架。本文梳理了日本读者论的形成和变迁,考察了鹤见俊辅、桑原武夫、竹内好、前田爱和藤井淑祯等人的理论谱系;尤其重点分析了前田爱的读者论,他在大众化阅读中发现了读者的差异性和反作用性,并将读者问题置于生产环节加以把握,这对于理解现代读者的主体性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王志松
关键词:文化研究传媒
跨越式批判——柄谷行人的文艺理论及其批评活动被引量:3
2007年
“跨越式批判”是柄谷行人批评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其“跨越”包含两层意思,即以超越学科的综合性眼光剖析现代社会和思想,以及批判立场的不断“移动”。其“批判”不是责难对方,而是审视,是一种由彼及己、也由己及彼的双向思维活动,以达到在实现自我突破的同时扬弃对方。柄谷本人三十年来的批评活动正是实践了他自己的“跨越式批判”理念。
王志松
关键词:解构殖民主义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