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动脉瘤
  • 4篇颅内
  • 4篇颅内动脉
  • 4篇颅内动脉瘤
  • 3篇血管
  • 3篇MRA
  • 3篇磁共振
  • 3篇磁共振血管
  • 2篇血管成像
  • 2篇血管造影
  • 2篇造影
  • 2篇平片
  • 2篇DSA
  • 2篇MRA诊断
  • 2篇成像
  • 2篇成像诊断
  • 2篇磁共振血管成...
  • 2篇磁共振血管成...
  • 1篇电图
  • 1篇性疾病

机构

  • 7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王效恩
  • 3篇王永生
  • 3篇杨桦
  • 2篇王藏海
  • 2篇刘怀军
  • 2篇肖志军
  • 1篇杨海庆
  • 1篇高国栋
  • 1篇刘增品

传媒

  • 2篇脑与神经疾病...
  • 1篇中国煤炭工业...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国外医学(临...
  • 1篇中国临床医学...
  • 1篇中国罕少见病...

年份

  • 1篇2001
  • 5篇2000
  • 1篇1995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颅内动脉瘤——MRA与DSA的比较研究被引量:6
2000年
目的 探讨 3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材料与方法 经手术治疗 3 6例颅内动脉瘤患者 ,均用 1.5T超导MR系统 3DTOF法作MRA检查 ,其中 3 1例经DSA检查。MR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形态、动脉瘤颈以及瘤体与载瘤血管的关系并与DSA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3 6例共 3 6个动脉瘤 ,MRA检查发现 3 3个 ,敏感性 91.7%。大小 2~ 2 7mm。MRA显示动脉瘤的部位、大小和形态同DSA基本一致。综合观察靶MIP、MPR和原始像能清楚显示 3 3个瘤颈和瘤体与载瘤血管的关系 ;而单用MIP能显示 2 6个 ( 2 6/3 3 ,78.8% )瘤颈和 2 9个 ( 2 9/3 3 ,87.9% )载瘤血管。DSA能显示 2 8个 ( 2 8/3 1,90 .3 % )载瘤血管。 5例仅经MRA检查确诊后直接手术治疗。结论  3DTOFMRA诊断颅内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有时综合MIP、MPR和原始像评价瘤颈和载瘤血管优于DSA。典型的动脉瘤经 3DTOFMRA诊断后可直接手术治疗。
王效恩刘怀军王藏海杨桦王永生
关键词:颅内动脉瘤磁共振血管成像脑血管造影
上颌窦软骨粘液纤维瘤1例报告
1995年
男,13岁,因左上腭发现肿物一个月入院。一个月前无意中发现左上腭有一肿块,局部无疼痛,查体:面部对称,左上腭有3.0×0.5×0.8cm大小肿块,质韧,无压痛,表面粘膜正常。
刘增品王效恩肖志军
关键词:CT病理诊断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进展被引量:7
2001年
颅内动脉瘤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脑血管病之一,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评价颅内动脉瘤的方法日益受到重视。本文综述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进展。
王效恩
关键词:脑动脉瘤磁共振血管造影术颅内动脉瘤
近中颞叶硬化的MRI诊断研究
2000年
近中颞叶硬化(Mesial Temporal Sclerosis MTS)是临床最常见的引起难治性复杂部分癫痫的原因[1]。难治性癫痫病人术前检查方法包括:临床检查,脑电图(EEG),正电子发射体层成像(PET),磁共振成像(MRI),MRI是目前应用最广泛、技术最成熟和准确的诊断近中颞叶硬化的影像方法。我们经过对25例近中颞叶硬化的MRI表现分析研究,提高对该病的MRI表现的认识。
王效恩杨桦刘怀军王永生
关键词:脑电图MRI
急性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的磁共振血管成像诊断MRA与DSA比较
2000年
王效恩王藏海杨桦王永生
关键词: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磁共振血管成像
发鼻指综合征合并黄韧带钙化1例
2000年
杨海庆肖志军王效恩高国栋任国兴
关键词:遗传性疾病钙质沉着症X线平片
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价值及进展被引量:1
2000年
磁共振血管成像(MR angiography;MRA作为一种新的无创性血管成像技术,自1985年由Edetman等首先报道用于临床以来,其用于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价值日益受到重视。现就MRA诊断颅内动脉瘤的有关问题分述如下。
王效恩
关键词:MRA颅内动脉瘤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