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文君

作品数:2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农业部植物病理学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毒素
  • 1篇向日葵
  • 1篇镰刀
  • 1篇镰刀菌
  • 1篇镰刀菌酸
  • 1篇尖孢镰刀菌
  • 1篇黑斑
  • 1篇黑斑病
  • 1篇甘蓝
  • 1篇斑病
  • 1篇HPLC
  • 1篇粗毒素

机构

  • 2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中国热带农业...
  • 1篇北京市植物保...

作者

  • 2篇王文君
  • 2篇吴学宏
  • 1篇兰巍巍
  • 1篇黄俊生
  • 1篇刘梅
  • 1篇陈倩

传媒

  • 1篇植物保护
  • 1篇中国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甘蓝种传尖孢镰刀菌粗毒素的研究被引量:8
2010年
为研究甘蓝感病(北农早生)和抗病(珍奇)品种种传尖孢镰刀菌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发芽的影响,采用乙酸乙酯和乙醚萃取法提取粗毒素中的镰刀菌酸并利用HPLC法进行定量分析,利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测定其对幼苗的致枯萎作用。结果表明: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培养滤液和粗毒素对种子的发芽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粗毒素浸渍甘蓝幼苗根部能够引起幼苗枯萎;其粗毒素中镰刀菌酸质量浓度分别为552和105μg/mL,并且粗毒素对甘蓝的致害作用随着镰刀菌酸含量的升高和处理时间的延长而加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2.6~15.9之间,而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100μg/mL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96 h后,幼苗病情指数在78.0~97.8之间。浸渍24 h时粗毒素对感病品种的致萎作用强于抗病品种,当用镰刀菌酸质量浓度为25μg/mL的Fusarium-CG和Fusarium-HM的粗毒素处理甘蓝幼苗24h后,抗病(珍奇)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2.6和4.2,而感病(北农早生)品种的病情指数分别为15.2和15.9。
刘梅卢志军王文君郑建秋黄俊生吴学宏
关键词:甘蓝尖孢镰刀菌粗毒素镰刀菌酸HPLC
向日葵黑斑病研究进展及其综合防治被引量:6
2009年
向日葵黑斑病是一种重要的真菌病害,我国于20世纪60年代首次报道,目前对向日葵生产仍存在巨大威胁。本文综述了向日葵黑斑病的病原和寄主范围、向日葵黑斑病的症状和危害、国外种传黑斑病菌的检测、种传Alternaria helianthi对种子萌发和种苗活力的影响以及国内外有关黑斑病菌A.helianthi和A.alternata毒素的相关研究和向日葵黑斑病的综合防治。
兰巍巍陈倩王文君吴学宏
关键词:向日葵黑斑病毒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