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曦

作品数:35 被引量:111H指数:5
供职机构: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黑龙江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3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1篇疗效
  • 5篇疗效观察
  • 4篇疗效分析
  • 3篇氧氟沙星
  • 3篇药物
  • 3篇药物治疗
  • 3篇沙星
  • 3篇重型
  • 3篇重型颅脑
  • 3篇重型颅脑损伤
  • 3篇重症
  • 3篇注射液
  • 3篇微球
  • 3篇下呼吸道
  • 3篇下呼吸道感染
  • 3篇临床疗效
  • 3篇颅脑
  • 3篇颅脑损伤
  • 3篇脑损伤
  • 3篇呼吸道感染

机构

  • 32篇佳木斯大学附...
  • 2篇沈阳药科大学
  • 2篇佳木斯大学
  • 1篇佳木斯市药品...
  • 1篇佳木斯市传染...
  • 1篇佳木斯传染病...

作者

  • 33篇王曦
  • 8篇孟巍
  • 7篇李晶红
  • 6篇荆洪英
  • 5篇季方茹
  • 4篇杨军
  • 4篇谷继伟
  • 4篇潘洪秀
  • 4篇王晶
  • 3篇国玉芝
  • 3篇李冬
  • 3篇侯大平
  • 3篇郑强
  • 3篇李洪影
  • 2篇程岩
  • 2篇于书仪
  • 2篇张天英
  • 2篇李影
  • 2篇于莲
  • 2篇时慧

传媒

  • 15篇黑龙江医药科...
  • 2篇吉林医学
  • 2篇中国初级卫生...
  • 2篇中国误诊学杂...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上海医药
  • 1篇中国现代应用...
  • 1篇新中医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药房
  • 1篇中国药师
  • 1篇中国医刊
  • 1篇热带医学杂志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国实用医药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6
  • 3篇2015
  • 1篇2014
  • 4篇2013
  • 3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6
  • 5篇2005
  • 4篇2004
  • 1篇1999
3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120例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12 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乳酸左氧氟沙星为治疗组 ,每天 0 .4 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 ,每天 0 .4 g,疗程 7~ 10 d。结果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 81.7% ,总有效率93.3% ,细菌清除率 91.7% ,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差别有显著性 (P <0 .0 5 ) ;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 ,且大多轻微 ,患者可耐受。结论 :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 ,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感染的有效和安全的药物 ,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王曦孟巍侯大平
关键词:乳酸左氧氟沙星下呼吸道感染洛美沙星疗效评价
注射用头孢匹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评价注射用头孢匹胺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 8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给予注射用头孢匹胺2.0 g;对照组给予注射用拉氧头孢2.0 g,二组均分别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2次/d,疗程7~14 d。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8%,细菌清除率为92.6%,对照组分别为82.4%和80.4%。结论注射用头孢匹胺对治疗下呼吸道感染临床疗效好,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抗菌药。
张天英王曦曲桂霞李洪影
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被引量:20
2015年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的生长抑素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胃肠动力及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4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15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三组:高剂量组51例,低剂量组51例,对照组50例。比较三组患者的预后、胃肠动力和炎症因子水平。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和入院7天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APACHEⅡ)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的肛门排气率、胃肠减压引流量、腹内压和肠鸣音恢复时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三组患者不同时刻的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8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大剂量生长抑素的应用可以明显改善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预后,改善患者的胃肠动力并降低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
郑强王曦鲍秀琦颜玉姜艳
关键词:生长抑素重症急性胰腺炎胃肠动力炎症因子
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组,每天0.4g;洛美沙星为对照组,每天0.4g.疗程7~10d。结果:乳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痊愈率81.7%.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91.7%,其临床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别有显著性(P〈0.05);乳酸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发生率轻微,患者可耐受:结论:两组病例均未出现肝肾功能及造血系统功能损伤.表明乳酸左氧氟沙星是治疗呼吸道有效和安全的药物.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李晶红王曦孟巍侯大平
关键词:乳酸左氧氟沙星下呼吸道感染洛美沙星疗效评价
在治疗急性重型颅脑损伤过程中盐酸纳洛酮的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盐酸纳洛酮在急性重型颅脑损伤中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现察。方法:采用分组对照实验观察治疗早期患者生命指征、颅内压、头CT变化、远期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结果:盐酸纳洛嗣治疗组生命指征恢复平稳较快,心律异常(32.5%)、呼吸异常(27.5%)、血压异常(22.5%)、觉醒时间及重度脑水肿者(22.5%),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伤后3月恢复良好率(42.5%)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死亡率明显减少(P<0.05)。结论:盐酸纳洛酮能明显降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死亡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改善预后。
李晶红王曦季方茹荆洪英任义
关键词:重症颅脑损伤盐酸纳洛酮药物治疗
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肿瘤靶向性及抗肿瘤活性评价被引量:3
2010年
目的评价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Suc-Chi/NPs)肿瘤靶向性,考察5-氟尿嘧啶-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5-FU-Suc-Chi/NPs)抗肿瘤活性。方法建立异硫氰基荧光素(FITC)-Suc-Chi/NPs的体内荧光分析方法,检测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组织分布数量。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FICT-Suc-Chi/NPs在组织切片中蓄积量,评价FICT-Suc-Chi/NPs肿瘤靶向性;以Suc-Chi/NPs、5-FU注射液为对照,考察5-FU-Suc-Chi/NPs在Sarcoma 180-荷瘤小鼠体内的瘤体积抑制率及对荷瘤小鼠体重的影响,评价制剂的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 FICT-Suc-Chi/NPs能够长时间的滞留在血液中,在各组织及血浆中分布的数量次序依次为肾>肿瘤>血液>肝>脾>肺。5-FU-Suc-Chi/NPs与5-FU注射液相比较,能够更有效地抑制Sarcoma 180肿瘤的生长,而且组织毒性较温和。结论研究表明N-琥珀酰壳聚糖纳米粒具有长循环特性,能够实现实体肿瘤靶向传递;以N-琥珀酰壳聚糖为载体包载抗肿瘤模型药纳米粒具有较高抗肿瘤活性及较低的毒性。
颜承云谷继伟王曦于莲苏瑾孙维彤陈大为
关键词:纳米粒肿瘤靶向抗肿瘤活性
阿尔茨海默病大鼠模型建立及葛根素对大鼠空间学习记忆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探讨葛根素对β-淀粉样蛋白(Aβ1-42)诱导的阿尔茨海默病(AD)大鼠空间学习记忆障碍的影响。方法采用双侧海马注射Aβ1-42诱导AD大鼠模型。造模后3d起,葛根素按不同剂量灌胃给药28d,给药结束后采用Morris水迷宫测试系统,检测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结果模型组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学习记忆能力障碍,而葛根素高、中、低剂量组干预则显著地改善了AD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结论葛根素能部分的提高AD模型大鼠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
李冬田寅宫宇王曦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病葛根素空间学习记忆
脉络宁注射液致过敏反应1例被引量:2
2005年
李贵和王曦董丽华李鹏
关键词:脉络宁过敏反应
香连止泻片内服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3例临床观察被引量:4
2015年
目的:观察香连止泻片内服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大肠湿热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UC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美沙拉嗪肠溶片,吞服勿咀嚼,每次1 g,每天4次。观察组给予香连止泻片,每次4片,每天3次,口服;和结肠宁保留灌肠,每次5 g,每天1次。疗程为8周。进行治疗前后大肠湿热证评分和结肠镜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治疗后观察组结肠镜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香连止泻片内服联合结肠宁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的综合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肠溶片。
王曦杨军李影郑强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湿热证灌肠疗法结肠宁
奥沙普秦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的制备被引量:5
2008年
目的:目的:选择奥沙普秦作为模型药制备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方法:采用滴制法制备奥沙普秦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通过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处方和工艺,考察其理化特征及体外释药行为。结果:优化处方制得的微球包封率及载药量分别为98.36%和16.26%,平均粒径为(346.6±164.1)μm;1 h药物释放达到36%,随后药物的释药行为是一个缓释过程。结论:制得了载药量较大,包封率较高的奥沙普秦壳聚糖-海藻酸钠缓释微球。
谷继伟王曦张大伟国玉芝程岩
关键词:奥沙普秦缓释微球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