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欣宇 作品数:19 被引量:18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轻工技术与工程 天文地球 更多>>
中国食药用地衣资源综述 被引量:7 2018年 中国食药用地衣历史悠久,本文从《诗经·小雅》到现代文献中考证了所记载的地衣物种名称及用途,结合民间调查,列出了民间药用地衣130种,隶属于16个科和43个属,以及食用地衣31种,隶属于7个科和14个属。提出曲金丝等分布范围狭窄、生态环境特殊和具有重要科学意义的物种的保护建议。 杨美霞 王欣宇 王欣宇 刘栋 李丽娟 银安城 王立松关键词:地衣 药用 食用 资源调查 中国横断山地区蓝藻型肺衣属地衣的三个新种(英文) 2018年 在形态和化学研究的基础上,结合分子生物学研究方法(ITS片段),对中国横断山地区的830号与蓝细菌共生的肺衣属标本进行了分类学研究,共发现3个新种;其中,横断山肺衣L.hengduanensis的主要特征是具粉芽化裂芽,无脊肺衣L.irrugulosa的网脊不明显,以及宽叶肺衣L.latilobulata的裂片顶端宽且钝圆;3个种在ITS系统发育树上分别形成独立小枝。文中提供了中国肺衣属中与蓝细菌共生的物种检索表。 苗丛丛 王欣宇 克里斯托夫·斯盖革 王立松 赵遵田关键词:地衣型真菌 分类学 系统发育 中国蜡伞科云片衣属和地衣小荷叶属担子地衣(英文) 2018年 本文报道了中国蜡伞科担子地衣2个属4个种,其中包含1个新种和1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种为云南云片衣Dictyonema yunnanum,新记录种即为亚洲新记录种,灰盖地衣小荷叶Lichenomphalia velutina。云南云片衣的主要鉴别特征为:地衣体呈蓝绿色纤维状,纤维尖端白色至银白色,直立。本文对所研究的物种进行了详细形态描述并给出了每种的外形特征图,提供了中国蜡伞科担子地衣已知物种检索表。 刘栋 Bernard Goffinet 王欣宇 王欣宇 石海霞 张雁云 杨美霞 杨美霞 银安城 王立松关键词:地衣型真菌 多样性 青藏高原地衣型真菌多样性研究 青藏高原是地球上最高、最厚、最年轻的高原,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厚度可达80千米,被称为地球的"第三极"。这里孕育了独特而又丰富的地衣物种,但除了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地区以外,历史上该地区的地衣野外考察和研究均十分匮乏... 王欣宇 张雁云 杨美霞 李丽娟 苗丛丛 王立松关键词:地衣 系统发育 地衣,为青藏高原披上霓裳羽衣的拓荒者 2020年 青藏高原冰川耸立、峡谷纵横,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在冰川强大的切割和侵蚀作用下,大大小小的岩石随冰川一泻千里,在冰川末端堆积成貌似荒凉和贫瘠的流石滩。这些岩石表面通常十分光滑,还要长期经受高原强烈的紫外线照射,以及漫长的冬季和极大的昼夜温差,因此,绝大多数生物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 王欣宇 王立松关键词:紫外线照射 地衣 昼夜温差 青藏高原 拓荒者 中国柄座衣属地衣3个新记录种 2024年 为探讨中国柄座衣属地衣的物种多样性,进一步明确其物种组成和分布,该文通过野外地衣资源调查及标本采集,结合形态学、解剖学、化学等研究方法,对采自云南省的柄座衣属地衣标本进行分类,共鉴定出柄座衣属(Malmidea)3个中国新记录种,分别是巨孢柄座衣[M.indica(D. D. Awasthi&M. R. Agarwal) Hafellner&T. Sprib]、赭黄柄座衣(M.reunionis Kalb)、棕褐柄座衣(M.hechicerae Kalb)。该文提供了各新记录种的详细描述、形态及解剖图片,并与相近种进行了比较和讨论,同时提供了中国柄座衣属地衣分种检索表。该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柄座衣属地衣资料,对中国地衣多样性的保护及研究具有一定意义。 王磊 王欣宇 薛俊霞 张璐璐关键词:地衣型真菌 形态学 分类学 壳状地衣 西双版纳、白茫雪山、波罗的海南岸地衣纯培养放线菌多样性 被引量:1 2019年 【背景】在地衣共生系统中除了共生真菌、藻类以外,还蕴藏着丰富的放线菌资源。【目的】采集来自云南西双版纳、白茫雪山、德国波罗的海南岸3个地区的地衣,对获得的地衣纯培养放线菌进行多样性分析。【方法】采用3种放线菌选择分离培养基,通过平板稀释涂布法分离放线菌。通过比较16S rRNA基因序列相似性以及构建系统发育树,确定纯培养放线菌的分类地位。【结果】共分离菌株1 123株,鉴定417株。其中从西双版纳17份地衣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07株放线菌,分布在7个目14个科33个属,潜在新种18株,其中链霉菌为优势菌属;从白茫雪山7份地衣样品中分离纯化到103株放线菌,分布在4个目5个科9个属,潜在新种16株。其中链霉菌为优势菌属,占比39%;从波罗的海南岸5份地衣样品中分离纯化到65株放线菌,分布在4个目8个科18个属,潜在新种5株,潜在新种菌和链霉菌为优势菌属。【结论】在本研究条件下,西双版纳可培养地衣放线菌多样性较白茫雪山和波罗的海南岸丰富。白茫雪山地衣链霉菌居多,潜在新种占比15.5%。3个地区地衣放线菌的区系组成各不相同,这与3个地区地衣所处地理环境、完全不同的气候密切相关。 姜龙芊 张坤 李桂鼎 王欣宇 姜怡 王立松 姜成林关键词:地衣 放线菌多样性 全球最大的“地衣蘑菇”被发现 2013年 地衣是由共生菌与共生藻互惠共生形成的一类特异化真菌,也叫地衣型真菌。全球已知约1.3万种。其中,绝大多数是子囊地衣,仅约1%是由担子菌与共生藻结合形成担子地衣。担子地衣的有性繁殖是通过担子果产生担孢子,担孢子在适合的环境中与共生藻结合,形成担子地衣体。 刘栋 王欣宇 李建文 王立松 王世春关键词:地衣 蘑菇 担子菌 共生藻 互惠共生 担孢子 气候变化对云南附生地衣的影响(英语) Epiphytic lichens are especially vulnerable to climate change because of their especial sensitivity to atmosph... Fiona Worthy 王立松 王欣宇中国地茶属地衣的分类及地理分布研究 被引量:8 2015年 通过形态解剖、化学显色反应(CT)及薄层层析法(TLC)对中国地茶属地衣:地茶(Thamnolia vermicularis(Sw.)Ach.ex Schaer.)和雪地茶(Thamnolia subuliformis(Ehrh.)W.L.Culb.)及其种下变型进行了形态分类和特征化合物研究。结果显示,2个变形在形态上均与原变形之间无明显界限,存在过渡形态,并且化学成分也均与原变形一致,因此合并了2个种下变型。通过分析地茶属地衣的分类特征,对地茶属2个种的分类界限进行了重新界定,讨论了我国地茶属的地理分布。 杨美霞 王立松 王欣宇关键词:地衣型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