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玲
- 作品数:22 被引量:118H指数:5
- 供职机构:青岛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山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建设专项资金系建设专项资金山东省农业重大应用技术创新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更多>>
- 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率的技术措施被引量:9
- 2014年
- 过瘤胃蛋白指饲料中未被瘤胃微生物降解而直接进入小肠的蛋白质,是反刍动物吸收氨基酸的重要来源。通过降低饲料蛋白质在瘤胃内的降解率,提高蛋白质的过瘤胃率,增加氮在体内的沉积,可提高优质蛋白质饲料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反刍动物的生产性能。国内外对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包括各种热处理方法、化学方法和物理包被等,文章综述了提高饲料过瘤胃蛋白的技术措施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
- 王玲杨璐玲吕永艳孙国强
- 关键词:饲料过瘤胃蛋白反刍动物
- 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galU基因对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的影响
- 2024年
- 鼠伤寒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兽共患病病原菌,近年来给我国养殖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galU基因编码UDP-葡萄糖焦磷酸化酶,在细菌生物膜合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galU基因与鼠伤寒沙门氏菌致病性的相关性,从而为其致病机制研究奠定基础,利用Red/ET同源重组技术,将鼠伤寒沙门氏菌S584株galU基因敲除,并对基因缺失菌株进行了生物学特性及致病性等相关研究。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galU基因敲除菌株S584AgalU,其与亲本菌株在适应期、对数期及稳定期的生长状态基本一致;缺失菌株丧失了生物被膜形成能力,且对DF-1细胞的粘附能力降低76.51%,对BALB/小鼠的致病性极显著降低(P<0.01)。结果表明,galU基因是鼠伤寒沙门氏菌重要的毒力因子。本研究为进一步阐明鼠伤寒沙门氏菌的致病机制和指导该病临床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马帅刘瑞雪王玲江强世宫晓徐保娟李彦段笑笑陈佳文厉博雅吕金东宫鸿轩杨胜男雪芝蕊郭莉莉赵永达
- 关键词:鼠伤寒沙门氏菌生物学特性
- 调控因子在体外制备调控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培养基中的用途
- 本发明属于细胞学技术领域,公开了调控因子在体外制备调控猪卵母细胞成熟的培养基中的用途。所述调控因子包括纤连蛋白Fibronectin。在猪卵母细胞成熟基础培养基中添加10%的卵泡液或血清,结果显示:卵泡液和血清均能显著提...
- 郇延军毕方龙王祥雨相洪晓王玲孙铭菊
- 半胱胺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被引量:20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半胱胺(cysteamine,CS)对奶牛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性能和氮排泄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135±15)d]相近的荷斯坦奶牛40头,分为4组,对照组和试验1组、2组、3组分别补饲0、15、20和25 g/(d·头)CS。预试期14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试验组的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1组、2组和3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27.27%、66.56%、55.42%。2)试验组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8.97%、19.58%、11.25%。3)CS能显著或极显著提高乳脂率和乳蛋白率(P<0.05或P<0.01),显著降低乳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4)在氮总排泄量上,试验组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试验1组、2组和3组分别降低16.24%、22.66%、9.92%。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瘤胃微生物蛋白产量、产奶量、乳成分含量及氮排泄指标,CS添加量以20 g/(d·头)最有利。
- 王玲孙友德刘锡武孙国强
- 关键词:半胱胺瘤胃微生物蛋白产奶性能氮排泄
- 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被引量:38
- 2015年
-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复合酵母培养物对奶牛产奶性能、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选取年龄、体重、产奶量及泌乳期相近(135±15)d的荷斯坦奶牛24头,随机分为4组,每个处理6个重复,对照组和3个试验组的复合酵母培养物添加量分别为精料浓度的0,0.8%,1.0%,1.2%,随精料饲喂,测定产奶量、乳成分、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表明,1)试验2组日均产奶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分别比对照组提高8.48%,10.05%,8.97%。2)复合酵母培养物能显著提高乳脂和乳蛋白率(P<0.05),显著降低牛奶体细胞数(P<0.05),以试验2组最低。3)在氮排放量上,试验2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各试验组比对照组分别降低8.47%,12.01%,9.36%。4)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复合酵母培养物能提高血清中总蛋白、球蛋白、血糖、胰岛素水平(P<0.05),降低尿素氮水平(P<0.05)。由此可见,本试验条件下,综合考虑产奶量、乳成分、氮排放及血液生化指标,复合酵母培养物的最佳添加量为精料浓度的1.0%。
- 王玲吕永艳程志伟杜高唐李金林付石军孙国强
- 关键词:产奶性能血液生化指标
- 饲粮磷含量对11~15月龄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被引量:9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探讨饲粮磷含量对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液指标和磷排泄的影响。选取体重和月龄相近[(11.1±0.3)月龄]健康青年荷斯坦奶牛30头,随机分为5组,每组6头,各组饲粮磷含量分别为0.36%(对照)、0.33%、0.30%、0.28%和0.25%。预试期15 d,正试期90 d。结果表明:1)饲粮磷含量对结束体重、平均日增重、干物质采食量及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2)降低饲粮磷含量,磷的表观消化率显著或极显著提高(P〈0.05或P〈0.01),对干物质、粗蛋白质、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均无显著影响(P〉0.05);3)饲粮磷含量对血清中甲状旁腺素、维生素D3、钙、磷含量和碱性磷酸酶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磷含量降低至0.30%、0.28%和0.25%时,食入磷、粪磷、尿磷、磷总排泄量极显著降低(P〈0.01),饲粮磷含量为0.33%、0.30%、0.28%和0.25%时,磷总排泄量分别降低7.02%、21.42%、35.17%、45.49%。本试验结果表明,饲粮磷含量低至0.25%(即不添加含磷矿物质饲料)对11~15月龄青年奶牛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主要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但可以提高磷的表观消化率,降低磷的排泄量。
- 孙国强王书芝吕永艳王玲吴丹丹
- 关键词:青年奶牛血液指标磷排泄
- 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对奶牛产奶性能及氮排泄影响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14年
- 本文综述了奶牛日粮蛋白质调控技术的调控方法,通过蛋白质营养调控技术可提高奶牛对日粮中氮的利用率,从而提高奶牛产奶性能,降低氮排泄,减轻环境污染。
- 王玲杨璐玲吕永艳孙国强
- 关键词:产奶性能氮排泄
- 甲氧苄啶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的构建及初步筛选
- 2024年
- 【目的】构建甲氧苄啶(trimethoprim,TMP)纳米抗体(nanobody,Nb)噬菌体展示文库,制备TMP高亲和力纳米抗体,为TMP免疫分析方法的建立提供新型抗体材料。【方法】通过活性酯酶法将TMP半抗原Hapten B与牛血清白蛋白(BSA)、钥孔血蓝蛋白(KLH)偶联制备2种免疫原,Hapten A和Hapten B与卵清白蛋白(OVA)偶联制备2种包被原。采用磺胺增效剂类药物单克隆抗体5C4,通过间接ELISA方法验证免疫原和包被原偶联效果。将免疫原与弗氏佐剂混合,先后对羊驼进行基础免疫和加强免疫,监测每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及对TMP的亲和力,选取效价及TMP亲和力最高的外周血作为纳米抗体基因来源,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分离羊驼外周血总淋巴细胞,扩增重链抗体可变区纳米抗体基因(VHH),插入噬菌粒,电击转化大肠杆菌XL1-Blue感受态细胞构建初始噬菌体纳米抗体展示文库。经辅助噬菌体救援,采用同源包被原浓度梯度递减包被、酸洗脱、TMP浓度梯度递减洗脱筛选策略筛选TMP高亲和力噬菌体并测序,原核表达纳米抗体,通过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纳米抗体融合蛋白。【结果】间接ELISA检测结果显示,2种免疫原与2种包被原在稀释18000倍时D 450 nm值仍高于1.25。免疫原Hapten B-BSA 5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为1∶88000,对TMP的半数抑制浓度(IC 50)为12.21μg/L,但Hapten B-KLH 4次免疫后羊驼抗血清效价为1∶11000,对TMP的IC 50为30.56μg/L。以Hapten B-BSA五免后羊驼外周血为纳米抗体基因来源构建噬菌体展示文库,初始库容量为6.08×10^(7) CFU/mL,目的片段插入率为96%,噬菌体展示文库多样性良好。经4轮筛选后,获得3株TMP高亲和力噬菌体,测序分析后获得1株TMP高亲和力纳米抗体及序列。SDS-PAGE和Western blotting鉴定融合蛋白大小约为17 ku,蛋白含量80%以上。【结论】本研究成功构建TMP纳米抗体噬菌体展示文库,获得1株TMP高亲和力纳米抗
- 刘翔宇尹永康张红宋茜王玲张启迪梁晓
- 关键词:甲氧苄啶
- 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4年
- 高效液相色谱具有高效、高分辨率、高灵敏度的特点,在提高饲料的检测速度和分析准确度方面有着不可或缺的优势,因此被广泛应用于饲料检测分析。本文主要综述了高效液相色谱技术的分析原理、特点及其在饲料分析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 王玲杨璐玲孙国强
-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法营养物质饲料分析
- 减轻奶牛磷排放对环境污染的技术措施
- 2015年
- 本文综述了反刍动物磷的需要量及其消化、吸收与代谢过程,阐述了奶牛养殖过程中磷排泄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提出了减少奶牛磷排放的技术措施,旨在为减少奶牛磷排放对环境造成的污染,保障奶牛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定参考。
- 吴丹丹王玲孙国强
- 关键词:奶牛养殖磷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