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玲

作品数:9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学位论文
  • 2篇期刊文章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蛋白
  • 2篇儿童
  • 1篇蛋白质
  • 1篇蛋白质组
  • 1篇蛋白质组学
  • 1篇凋亡
  • 1篇毒力
  • 1篇胸部物理治疗
  • 1篇血清
  • 1篇血清蛋白
  • 1篇血清蛋白质
  • 1篇血清蛋白质组
  • 1篇血清蛋白质组...
  • 1篇血液
  • 1篇血液透析
  • 1篇血液透析室
  • 1篇药理
  • 1篇药理实验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机构

  • 8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汕头大学

作者

  • 9篇王玲
  • 2篇李红
  • 2篇文飞球
  • 2篇徐金永
  • 2篇曹娟
  • 1篇沈清
  • 1篇黄学宽
  • 1篇崔东
  • 1篇陈小文

传媒

  • 1篇诊断病理学杂...
  • 1篇中国小儿血液...

年份

  • 1篇2020
  • 2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3
  • 1篇200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重庆市社区2型糖尿病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了解2008年重庆市社区2型糖尿病(T2DM)的患病情况及其主要危险因素。 方法:调查于2008年3月至6月进行。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重庆市局部地区3668例20岁以上自然人群进行了现况调查。调查内容包...
王玲
关键词:2型糖尿病糖调节受损患病率流行病学调查
文献传递
长链非编码RNA MEG3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凋亡中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研究人类长链非编码RNA(lncRNAs)母系印记基因3(MEG3)在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凋亡中的作用,并探讨其分子机制。方法分析18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的临床特征,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肿瘤组织凋亡相关基因产物的表达,TUNEL法检测凋亡指数,qRT-PCR法检测MEG3在18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及7例正常骨骼肌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18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临床表现因发病部位不同可有多种临床症状,免疫组织化学检测与肿瘤凋亡相关的P53、Caspase-9及Caspase-3均阳性表达,Ki-67核增殖指数达40%;TUNEL法检测平均凋亡指数为37%;qRT-PCR法检测18例胚胎性横纹肌肉瘤组织中MEG3表达较7例正常骨骼肌组织显著增高(P<0.05)。结论 MEG3与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凋亡呈正相关关系。
曹娟文飞球徐金永陈小文崔东李红王玲
关键词:长链非编码RNA胚胎性横纹肌肉瘤凋亡
复肾功方对慢性肾衰竭大鼠药效学及血清蛋白质组学的影响
黄学宽沈清杨玉王玲
1、主要研究内容: (1)复制慢性肾衰模型,研究复肾功方对慢性肾衰大鼠药效学(主要检测肾功、病理组织学变化,有关细胞信号通路、蛋白及mRNA的表达等指标)的影响,分析复肾功方改善肾功能、降低肾纤维化、减轻肾损害程度的作...
关键词:
关键词:药理实验中成药
复肾功方对CRF大鼠肾脏保护作用的研究
背景:慢性肾功能衰竭(Chronic Renal Failure,CRF)是由先天或后天原因导致的慢性进行性肾实质损害,致使肾脏功能严重受损的临床综合征,主要表现为氮质血症、代谢产物潴留、水电解质紊乱、酸碱平衡失调和全身...
王玲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纤维化程度
胸部物理治疗对毛细支气管炎疗效的系统评价
目的:  了解不同种类胸部物理治疗(chest physical therapy CPT)对儿童毛细支气管炎的疗效及安全性,为胸部物理治疗的临床应用及科研方向的选择提供依据。  方法:  检索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
王玲
关键词:儿童毛细支气管炎胸部物理治疗临床疗效META分析
文献传递
肺炎链球菌PepN对细菌毒力的影响及其致病机制研究
目的: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S. pneumonia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病原体,在全球具有很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尤其危及儿童和老年人。当前,肺炎链球菌的耐药率不断升高,而且在市面...
王玲
关键词:肺炎链球菌热休克蛋白T淋巴细胞细菌毒力致病机制
文献传递
重庆市区县血液透析室(中心)医院感染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目的:  本研究旨在通过对重庆市部分区县血液透析室(中心)的建筑布局、医院感染管理相关工作制度建立、手卫生管理、消毒隔离管理、医院感染监测及防范和医疗废物管理进行调查,了解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达标情况,找出重庆市区县血液透析...
王玲
关键词:血液透析医院感染管理卫生监管
无生育史的子宫肌瘤患者行超声消融术安全性及术后妊娠情况
子宫肌瘤(uterine fibroid)是女性最常见良性肿瘤,多发生于30~50岁,发生率为20%~50%。其主要症状有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等。文献报道5%~10%的子宫肌瘤患者合并不孕、不育。药物治疗仅可暂时控制症状,...
王玲
关键词:子宫肌瘤高强度聚焦超声消融治疗
文献传递
儿童皮肤神经鞘黏液瘤5例临床病理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皮肤神经鞘黏液瘤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方法对5例皮肤神经鞘黏液瘤进行病理形态和免疫组化特点观察,并进行文献复习和讨论。结果 5例皮肤神经鞘黏液瘤患儿,发病年龄2个月~13岁,平均年龄4.4岁。肉眼观察肿瘤无包膜,切面灰褐、灰黑色,质中等,部分呈黏液状。镜下瘤细胞呈明显分叶状排列,小叶间有纤维性间隔,小叶内有大量黏液,瘤细胞呈星状或梭形,罕见细胞异型及核分裂象。免疫组化:PGP9.5、NSE、CD34和vimentin均(+),calponin、HMB45和Melan-A部分(+),而S-100(-)。组织化学:阿尔辛蓝(pH1.0)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含有硫酸黏液,阿尔辛蓝(pH2.5)染色显示肿瘤间质内含有酸性黏多糖;Masson三色染色显示肿瘤内含Ⅳ型胶原基底膜样物质。术后随访提示预后较好,无复发和转移征象。结论以病理学形态特征结合免疫组化、特殊染色有助于明确皮肤神经鞘黏液瘤的诊断。
曹娟文飞球徐金永李红王玲
关键词:皮肤肿瘤临床病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