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璐

作品数:5 被引量:9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会议论文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篇建筑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主题

  • 3篇村镇
  • 3篇村镇空间
  • 2篇农工
  • 2篇农业
  • 2篇农业生产
  • 2篇县域
  • 2篇城镇化
  • 1篇英文
  • 1篇农民
  • 1篇农民生活
  • 1篇农业生产方式
  • 1篇县域规划
  • 1篇民生
  • 1篇城乡
  • 1篇村镇规划

机构

  • 4篇中国城市规划...

作者

  • 4篇王璐
  • 3篇罗赤
  • 1篇张娟
  • 1篇张峰

传媒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第一届(20...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非中心地区在地自主城镇化的需求与路径——兼谈城乡空间要素与规划的影响(英文)
中国近30年的城镇化进程以生产要素向沿海中心地区及大城市的转移为主要特征,同时也使得地区之间、中心城市不同群体之间的生活状况与收入水平差距的拉大。如果说'城市之梦'仍将在中国延续,那么在我们探讨农民工在中心地区与大城市如...
罗赤张娟张峰王璐
农工因素与生活需求影响下的县域村镇空间——以宜都为例
2015年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规划,受到传统农业转型、工业发展选择、城镇生活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口及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流动与再组织,使得县域内村镇和产业的布局与规模发生转变,县域一体化的程度随之提高。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当前正处于由农业生产为主向工业化的过渡阶段。产业类型结构及空间布局的变化,使得当地农民面临生活方式和居住空间的再次选择:伴随农业的变革,在丘陵山区等主要农业生产区域,村镇空间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散居状态,向大型集中居民点的方向转变,这是农民自发选择的结果,但是这个过程不会一蹴而就;伴随工业的发展,宜都沿江的城镇,将会由传统农业时期的分散布局,走向集中连绵的布局,形成功能互补、用地有机组合、交通联系密切的沿江连绵城镇带,土地使用更为细化。宜都的人口,在市域范围内,可借助便利的城乡交通体系,以一种"流动的、弹性的"就业-生活方式进行着他们的城镇化,力求逐步实现生活状况的改善。县域空间的规划布局需以此为导向进行组织和安排。
罗赤王璐
关键词:农业生产村镇空间城镇化县域规划
从农业生产方式的变化看宜都村镇空间的变迁
传统规划理念和技术聚焦于城市的发展,偏向于对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研究,但是缺乏对第一产业的研究。在进行村镇规划的时候,如果盲目套用传统规划技术和理念,忽略农业对于村镇空间的影响,则恰恰无法抓住村镇地区的真实发展规律。...
王璐
关键词: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村镇空间
文献传递
农工因素与生活需求影响下的县域村镇空间--以宜都为例
化与城镇化进程中的县域规划,受到传统农业转型、工业发展选择、城镇生活需求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人口及生产要素在县域内的流动与再组织,使得县域内村镇和产业的布局与规模发生转变,县域一体化的程度随之提高.湖北省宜都市(县级)当前...
罗赤王璐
关键词:村镇规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