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纯雨
- 作品数:3 被引量:10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教育厅科技计划项目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反复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时相大鼠心电图的动态改变被引量:7
- 2010年
- 目的:观察大鼠反复力竭性游泳运动前、后不同时相心电图(ECG)的动态改变,以评价运动性心肌损伤的变化规律。方法:采用经典的Thomas的方法通过力竭性游泳运动建立运动性心肌损伤实验动物模型。ECG检测采用DSI植入式心电信号遥测系统。健康无训练的Wistar雄性大鼠24只,尾部负体重2%的负荷,每天游泳运动至力竭状态(一次游泳时间不小于3h),连续1周(7天)。分别于运动前和末次力竭性游泳运动结束后即刻、1h、3h、6h、12h、24h、48h和96h不同时相记录ECG。结果:经1周反复力竭性游泳运动后,大鼠心电图主要发生了两种心肌缺血损伤性ST-T改变(发生率为100%)。①运动后即刻大鼠心电图ST段明显抬高和T波高耸;6h—12h基本恢复;24h—48hST段又有明显抬高,T波幅度升高、高耸;96hST段有所下移、T波幅度恢复但变窄(发生率为79.17%)。②运动后即刻心电图T波明显低平;运动后3h—6hST段有所下移,T波逐渐恢复;12h—24hST段恢复,T波双峰、变宽、高耸;48hST段显著下移,T波再次低平,随后动物发生死亡(发生率为20.83%)。心律不齐发生率为45.83%。结论:反复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恢复期,大鼠心电图呈现两次周期性损伤性ST-T改变,说明大鼠心肌存在有早期和延迟性的损伤性改变,运动心电图对运动性心肌损伤具有重要的诊断意义,为临床诊断和康复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 王福文赵敬国王纯雨胡志力李杰
- 关键词:力竭性运动心肌损伤心电图
- 大鼠力竭性运动后不同时相心肌结构及心电图动态变化的研究
- 目的:人体在激烈运动或超负荷体力劳动时,机体代谢速率加快,血液和氧气的需求量增加,而供给量却相对减少,在这种状态下,易发生心肌相对缺血,有时引起心肌功能障碍,严重时导致心肌结构损伤。及时恢复缺血心肌组织的血供,不仅能纠正...
- 王纯雨
- 关键词:力竭性运动心肌结构心电图病理学改变
- 运动致心肌损伤标志物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09年
- 1899年瑞典医师Henshen通过叩诊法发现滑雪运动员心脏肥大,并把因运动引起的心脏肥大称为运动员心脏(athlete’s heart)。运动员心脏在形态上多为左心室增大、室壁增厚为特征;机能上表现为能持续高效率的进行运动。但在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这种由于参加运动引起心脏得到良性扩大的观点并没有被广泛接受,
- 王纯雨
- 关键词:心肌损伤标志物心脏左心室肥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