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绍良

作品数:4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合肥工业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3篇真空
  • 3篇中性束
  • 3篇中性束注入
  • 3篇模拟计算
  • 3篇NBI
  • 2篇影响因素
  • 1篇低温泵
  • 1篇低温冷凝泵
  • 1篇液氦
  • 1篇真空压力
  • 1篇中性束注入器
  • 1篇注入器
  • 1篇CARLO方...
  • 1篇MONTE
  • 1篇抽气
  • 1篇抽气性能

机构

  • 4篇合肥工业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等...

作者

  • 4篇王绍良
  • 2篇谢远来
  • 2篇刘智民
  • 2篇胡纯栋
  • 2篇陈长琦
  • 1篇朱仁胜
  • 1篇汪明明

传媒

  • 2篇真空

年份

  • 1篇2009
  • 3篇2008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基于M-C方法模拟分析NBI真空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
中性束注入器(Neutral beam injector,NBI)是产生高能带电离子束并对其进行中性化形成高能中性粒子束用以加热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装置。NBI 加热是在托卡马克上除了欧姆加热外的主要辅助加热中加热效率最高...
王绍良陈长琦胡纯栋谢远来张建国刘智民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模拟计算
文献传递
中性束注入器低温冷凝泵抽气性能测试平台的研制被引量:3
2008年
中性束注入器用液氦低温冷凝泵抽气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低温冷凝抽气面温度,单位时间进气量和被冷凝的气体总量。本文采用流量计法抽速测试装置;同时依据液氦温度与其饱和蒸汽压之间的变化规律,系统中采用了氦气出气压力控制单元,通过调节液氦杜瓦内压力改变液氦的温度从而实现控制液氦低温冷凝面温度;且采用压电晶体阀对单位时间进气量以及被冷凝气体总量进行精确控制;使用ZJ-12型B-A规测量测试装置内真空度。设计了仿真中性束注入器用的低温冷凝泵的测试泵,对其进行ANSYS热力学分析,从而计算出该泵的低温冷凝面积。加工组装了测试平台,并在中性束注入器的工作条件下进行实验,得到测试泵的对氢抽速为940 L/s,表明该系统能够满足测试要求,为中性束注入器低温冷凝泵设计提供实验和理论依据。
陈长琦王绍良谢远来刘智民胡纯栋
关键词:液氦真空中性束注入器低温泵
基于M-C方法的NBI实验装置真空压力分布研究及实验
中性束注入器/(Neutral Beam Injector,简称NBI/)是能产生高能带电离子束并对其进行中性化形成高能中性粒子束用以加热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装置。NBI加热是在托卡马克上除了欧姆加热外的主要辅助加热中加热...
王绍良
关键词:中性束注入模拟计算
文献传递
基于M-C方法模拟分析NBI真空压力分布的影响因素
2009年
中性束注入装置(Neutral Beam Injector,NBI)是产生高能中性粒子束用以加热托卡马克等离子体的装置。NBI真空压力分布是影响中性束传输效率特别是再电离损失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研究分析了HT-7托卡马克NBI实验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利用Monte-Carlo方法建立NBI实验装置主真空室及飘移管道内分子运动及碰撞的相关模型,并进行编程实现对NBI实验装置真空压力分布模拟计算。模拟计算和实验结果表明:主真空室低温冷凝泵抽速为4×105L/s时,主真空室压力在脉冲充气过程中维持在10-3Pa量级;飘移管道低温冷凝泵抽速为4×104L/s时,飘移管道压力维持在10-4Pa量级。文章的结论为中性束传输过程中再电离损失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陈长琦王绍良朱仁胜胡纯栋谢远来刘智民汪明明
关键词:模拟计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