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绪然
- 作品数:29 被引量:49H指数:4
- 供职机构:陕西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金属学及工艺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 粉料除铁机原理及振动参数设计
- 2007年
- 针对玻璃、冶金、铸造、陶瓷等行业中普遍使用的粉料中含铁杂质问题,设计了一种除铁机。该机利用双电机驱动自同步惯性振动过筛,电磁除铁,生产效率高、操作简便。基本参数为振幅λ=1.3×10-3m,抛掷指数D=2.75,选用20目筛处理颗粒尺寸为d=0.07~0.05mm的粒料时,生产率Q=600kg/h。为电磁系统及振动系统、结构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忠王绪然冯小明陈立贵
- 关键词:磁选石英砂
- 消失模铸造铸铁件浇注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 2001年
- 探讨了干砂消失模铸造中浇注系统截面比对铸件质量的影响 。
- 冯小明王绪然
- 关键词:铸铁件消失模铸造
- ZD15振动机除铁原理被引量:1
- 1996年
- 去除粉状耐火材料、玻璃原料、电瓷物料中的铁磁物质,目前工业上普遍采用酸洗法。但该法生产周期长,效率低,成本高。而振动电磁除铁不但可快速、高效、低耗地除去这类物料中的铁磁杂质,且操作简便。本文给出了所设计的除铁器的振幅、生产率及振体空间在励磁回路中所需的磁感应强度等基本设计参数。
- 王绪然王忠
- 关键词:除铁器电磁力
- 含REMg铸态高锰钢的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00年
- 实验分析了含 REMg铸态高锰钢的力学性能。结果表明 ,在给定的 C、Mn、Si成分中 ,加入 REMg合金都能使其铸态力学性能有所改善。同时在工业设备上试验证实 ,含 REMg某种成分的高锰钢 ,其铸态耐磨性、力学性能都已达到 ZGMn13- 1和 ZGMn13- 2 (GB5 6 80 - 85 )水平且超过了铸态使用的 75 Mn13。
- 朱杰武王绪然王忠郭从盛王永善姚进斌
- 关键词:耐磨性稀土镁合金
- 粉料除铁机电磁系统及结构设计
- 2007年
- 应用电磁理论和振动机械理论,针对玻璃、冶金、铸造、陶瓷等行业普遍使用的除铁机,设计了电磁系统及结构。主要部件的结构尺寸为:激磁线圈,采用双玻璃丝包扁铝线,截面积为19mm2共600匝,轭铁尺寸为δ′=110mm,每根弹簧刚度为41.25kg/cm,两台JW08B-4-M2型0.18kW激振电机。
- 王忠王绪然冯小明陈立贵
- 关键词:电磁力振动电机隔振参数
- 消失模铸造铝合金铸件浇注系统的试验研究被引量:6
- 2005年
- 试验研究了消失模铸造中浇注系统截面比对铝合金铸件品质的影响,确定了适宜的浇注系统截面比。试验结果表明,消失模铸造铝合金铸件宜采用开放式浇注系统,对二单元浇注系统,其截面比是:∑F直∶∑F内=1.00∶(1.30~1.50)。
- 冯小明郭从盛王绪然丁号学
- 关键词:消失模铸造铝合金浇注系统铸件
- 石墨表面镀铜对铁基粉末复合材料摩擦性能影响的研究被引量:7
- 2007年
- 石墨与铜的界面结合及石墨在基体中的分布方式,是影响铁基粉末复合材料摩擦性能的重要因素。用镀铜石墨制备铁基粉末复合材料,并测定了材料的摩擦系数、磨损性能。结果表明石墨经镀铜处理后,使复合材料的摩擦系数有所降低,磨损性能提高20%~30%。
- 徐峰王绪然冯小明王永善
- 关键词:复合材料镀铜石墨
- Fe-SiC_p复合电铸层的制备工艺
- 2006年
- 研究在Q235钢表面上复合电铸铁基SiC_p摩擦材料的制备工艺,探讨了镀液中SiC_p的浓度、电流密度、pH值和镀液温度对电铸层中SiC_p含量和电铸层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镀液中SiC_P的浓度为35g/L、电流密度为3.5 A/dm^2、pH值在1~1.5、镀液温度为35℃时,复合电铸摩擦层的干摩擦因数在0.55~0.60,磨损率小于0.42×10^(-7)cm^3/J,达到了常规法生产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所要求的性能指标。
- 王绪然冯小明王忠
- 关键词:摩擦材料
- 轧制无压烧结铁基干式摩擦材料的研制
- 2007年
- 研究了铁基粉末冶金摩擦材料的粉末轧制烧结工艺,在轧制前将非金属粉末颗粒用化学镀的方法预先包覆上一层金属铜,再把按比例混制好的多元粉末按一定的轧制工艺要求轧制成带状生胚,然后在真空烧结炉中进行无压力烧结。该种材料经测试其密度为4.9-5.5g/cm^3,μs〉4.5,μd〉0.33~0.40,磨损率≤4.09×10-7cm^3/J,完全可以达到常规法生产的粉末冶金摩擦材料所要求的性能指标,且该工艺方法所需设备和工艺过程相对常规有压法要简化。
- 王绪然冯小明王忠
- 关键词:无压烧结摩擦材料
- 金属材料颗粒化的研究
- 2006年
- 通过理论推导,说明在一定条件下,金属液流在其表面张力、重力和与此重力相应的液流柱内聚力相平衡时,可形成体积与金属液流自由下落出流孔径有关的液滴。同时配以相应的冷却条件,即能得到一种金属材料颗粒化的方法。并用试验证实了理论的可行性。
- 王绪然王忠
- 关键词:颗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