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聪华

作品数:14 被引量:75H指数:4
供职机构: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风湿
  • 11篇类风湿
  • 11篇关节炎
  • 9篇风湿关节炎
  • 8篇类风湿关节炎
  • 6篇细胞
  • 5篇滑膜
  • 5篇分子
  • 5篇CD147分...
  • 3篇血管
  • 3篇血管新生
  • 3篇亲环素
  • 3篇亲环素A
  • 3篇中性粒细胞
  • 3篇粒细胞
  • 3篇免疫
  • 3篇环素
  • 2篇血管内皮
  • 2篇血管内皮生长...
  • 2篇软骨

机构

  • 13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甘肃省人民医...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广州医学院第...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北京大学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兰州大学第一...
  • 1篇江苏省人民医...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北京积水潭医...
  • 1篇北京医院
  • 1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14篇王聪华
  • 13篇朱平
  • 6篇樊春梅
  • 5篇贾俊峰
  • 5篇王彦宏
  • 3篇陈丽娜
  • 2篇戎梦瑶
  • 2篇贾筠
  • 2篇朵瑞雪
  • 2篇赵金康
  • 2篇张北
  • 1篇刘涛
  • 1篇吴庆军
  • 1篇戚务芳
  • 1篇林泽英
  • 1篇梅轶芳
  • 1篇沈友轩
  • 1篇潘静
  • 1篇陈雁飞
  • 1篇高丽霞

传媒

  • 4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华风湿病学...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 1篇中华临床免疫...
  • 1篇第15次全国...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国细胞生物...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3
  • 3篇2011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8
  • 3篇2007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CD147分子通过VEGF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的血管新生被引量:18
2007年
目的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CD147表达强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水平间的相关性,并探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表面CD147的水平变化对VEGF表达的影响。方法收集15例RA患者滑膜,以4例骨关节炎(OA)患者滑膜作对照,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染色方法检测滑膜组织中CD147和VEGF的表达;体外原代培养FLS细胞,分别加入CD147抗体,PI3K通路阻断剂,MAPK通路的ERK1/2、P38及JNK阻断剂等作用FLS细胞,ELISA检测细胞培养上清中VEGF的表达水平。结果与4例OA滑膜组织CD147和VEGF表达相比,15例RA滑膜组织中均有CD147、VEGF均高表达。其中,表达CD147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单核-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表达VEGF的细胞主要为成纤维样滑膜细胞、微血管周围成纤维样细胞及血管平滑肌细胞。滑膜组织中CD147和VEGF的表达强度间具有统计学意义。ELISA结果显示,在使用LY294002或抗HAb18GmAb阻断CD147表达后,VEGF的表达量显著下降(P<0.05);而MAPK阻断剂(PD98059、SP600125和SB203580)等对VEGF表达水平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147经PI3K-Akt信号通路在RA滑膜组织中上调VEGF促进血管新生。提示CD147在RA血管新生和血管翳形成中有重要意义。
王聪华陈丽娜朱平樊春梅王彦宏贾俊峰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CD147
细胞亲环素A对单核来源泡沫细胞功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研究细胞亲环素A对单核来源泡沫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细胞亲环素A(CypA)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诱导,建立人单核细胞系(THP-1细胞)分化的泡沫细胞模型,采用油红O染色进行形态学鉴定。以不同浓度的重组人CyPA(50、100、200μg/L)刺激人单核来源的泡沫细胞,通过细胞黏附实验、基质侵袭实验和明胶酶谱实验检测在分化的过程中CypA作用前后,MMP的表达,细胞黏附和侵袭力的变化。进而用环孢素A(CsA)、HAb18 mAb、c7b8 f10以及HAb18 mAb联合c7b8 f10分别进行阻断实验,观察对泡沫细胞功能的抑制作用。结果:在单核向泡沫细胞分化的各阶段中,泡沫细胞MMP-2、9的表达,黏附基质和侵袭能力均较THP-1单核株和巨噬细胞显著增强(P〈0.05);CyPA对泡沫细胞上述功能有促进作用,浓度100~200μg/L的作用效果最明显(P〈0.05);以上拮抗剂均可不同程度阻断CypA作用于泡沫细胞前后的上调作用,其中以HAb18 mAb联合c7b8 f10的抑制作用最明显(P〈0.05)。结论:CypA上调了动脉粥样硬化泡沫细胞MMP-2、9的表达及其活性,增强了泡沫细胞黏附、侵袭能力,其促进作用可被CypA和CD147的拮抗剂所抑制。这一作用机制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性的发病机制相关联,并为其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戎梦瑶朵瑞雪朱平王聪华汪莉樊春梅王彦宏
关键词:亲环素A泡沫细胞动脉粥样硬化
类风湿关节炎中性粒细胞中CD147分子的表达及意义
王聪华贾俊峰朱平
CyPA对类风湿关节炎中性粒细胞的趋化作用及白细胞介素-8分泌的影响
张北王聪华朱平
CD147分子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组织中血管新生
王聪华朱平
免疫突触对类风湿关节炎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及亲环素A在其中的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作为抗原递呈细胞参与免疫突触的形成后对其自身凋亡的影响,并进一步研究亲环素A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将人单核细胞系(THP-1)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经葡萄球菌肠毒素(SEB)(100 ng/ml)包被后,与活化的Jurkat T细胞共培养,促免疫突触形成后置于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中诱导凋亡,16 h后以Annexin V-碘化丙啶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巨噬细胞的凋亡情况.以单独无血清RPMI-1640培养液培养的巨噬细胞作为对照.同时,观察加或不加亲环素A(200 ng/ml)对突触调控的巨噬细胞凋亡的影响.临床收集10名健康对照及10例确诊的活动期RA患者外周血,采用免疫磁珠法分离CD4+T细胞,将其与诱导分化的巨噬细胞进行共培养.数据采用两样本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 在细胞株、健康者及RA患者外周血参与免疫突触形成的巨噬细胞凋亡率分别为(32.9±2.8)%、(24.7±1.6)%、(14.5±1.2)%,较单独RPMI-1640培养液培养的巨噬细胞凋亡率(61.4±2.4)%、(45.5±2.6)%、(22.9±1.5)%显著降低(P〈0.05).经亲环素A作用后,上述来源巨噬细胞的凋亡率分别进一步降至(27.2±2.1)%、(20.1±1.1)%、(12.9±1.0)%,与相应参与免疫突触形成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A患者体内参与免疫突触形成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较单独培养的巨噬细胞的凋亡率显著降低,亲环素A能进一步促进该效应,以上结论 为RA患者体内巨噬细胞的生存时间延长从而分泌大量的细胞因子并导致炎症加剧和骨破坏提供了新的理论依据.
朵瑞雪朱平王聪华戎梦瑶陈丽娜汪丽樊春梅
关键词:巨噬细胞细胞凋亡亲环素A免疫突触
一株新的针对亲环素A的单域抗体抑制荷人RA滑膜-正常软骨免疫缺陷鼠嵌合体模型滑膜炎症和软骨侵蚀的研究
类风湿关节炎是一种常见慢性、自身免疫病,其病理特点为大量炎性细胞在滑膜的浸润和在滑液的渗出,由此导致滑膜增生、血管翳形成,最终造成关节软骨破坏.RA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仍不清楚,目前治疗RA的生物制剂主要是以炎性细胞因子和炎...
汪莉贾俊峰王聪华马小魁廖成功付之光王彬杨向民朱平李郁陈志南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亲环素A单域抗体
全国多中心使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调查被引量:30
2017年
目的了解中国服用糖皮质激素风湿病患者骨质疏松的发病情况和诊疗现状,以期引起对骨质疏松防治的重视。方法 2012年11月1日至2013年1月31日,在全国46家风湿病专科医院对3 136例曾经或正在服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用药情况及骨量调查,了解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的发生率。结果 (1)所有调查患者中,主要病种为类风湿关节炎(1 069例)和系统性红斑狼疮(983例)。3 136例患者中90%存在骨量减少或骨质疏松,其中骨质疏松的发生率为41.4%。44.7%的患者在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用量(等效于泼尼松)>7.5 mg/d,调查当时糖皮质激素剂量≤2.5 mg/d者仍有58.5%存在骨质疏松。(2)随着年龄增加,骨质疏松及骨折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小于30岁的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总发生率为74.4%。(3)女性风湿病患者骨密度异常比例高于男性,平均停经年龄低于正常人群(45.8岁)。(4)抗骨质疏松药物使用不规范,32.7%的患者从未预防性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在T<-2.5的患者中,35.6%未给予预防性抗骨质疏松治疗。主要用药为钙和维生素D,20.9%的患者仅给予钙剂单独治疗,仅有4%使用膦酸盐类药物。结论我国应用糖皮质激素的风湿病患者骨量减少和骨质疏松发生率明显增高,且预防性用药不规范。
张学武姚海红梅轶芳王辉高娟林志国张海宏王言赵彦萍王亮李洋李英楠聂英坤徐亮舒强刘花香李向培厉小梅徐晋刘璘琛王艳艳沈友轩冷晓梅吴庆军王立赵岩丁进李治琴牛敏冯媛陈倩蕴冷南王聪华刘湘源王芳王秀娟张舸刘宏潇周惠琼王丽英赵�
关键词:骨质疏松糖皮质激素类
CD147分子通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类风湿关节炎中的血管新生
为了观察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组织中 CD147表达强度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强度间的相关性,探讨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中 VEGF 的表达水平并研究 CD147的水平变化对 VEGF 表达的影响。收集...
王聪华朱平王彦宏樊春梅
文献传递
两种类风湿关节炎滑膜侵蚀软骨联合免疫缺陷模型的建立及比较
2008年
目的比较背部皮下与肾包囊内2种不同移植方式所建立的类风湿关节炎(RA)滑膜侵蚀软骨联合免疫缺陷(SCID)模型的病理学及血清学改变,为采用人滑膜和软骨进行RA炎症及软骨损伤机制和治疗的体内研究提供实验系统。方法15只SCID小鼠随机分为皮下移植组、肾包囊移植组及空白对照组,无菌获取RA患者滑膜及人正常软骨,通过相应的移植方式共同植入各组SCID小鼠体内。分别于术后4、8周取移植组织,进行组织病理学分析;留取血清,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人类风湿因子(RF)水平。结果皮下移植组成活率及建模成功率较肾包囊组明显增高,两组滑膜中炎细胞浸润、滑膜增殖、软骨侵蚀评分及血清RF-IgM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肾包囊移植相比,背部皮下移植建立的SCID-HuRAg在炎症及骨侵蚀及血清学改变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操作简便,成功率高,是进行人RA滑膜对软骨侵蚀机制和治疗体内研究的理想动物模型。
贾俊峰朱平史战国王聪华吕婷婷赵金康贾筠肖李冰
关键词:关节炎类风湿滑膜软骨联合免疫缺陷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