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进中
- 作品数:6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新乡市中心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脑深部核团电刺激与毁损术治疗帕金森病疗效比较
- 2007年
- 目的分别应用脑深部核团电刺激(deep brain stimulation,DBS)和核团射频毁损术治疗原发性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PD),对照研究DBS和射频毁损术对PD患者的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的疗效。方法应用CT影像学与微电极电生理定位结合的方法进行靶点定位。25例帕金森病患者进行丘脑底核电极植入,其中18例为一侧,7例为双侧同期植入;25例患者进行射频毁损术,其中21例行一侧毁损,4例行分期双侧射频毁损。两组患者术前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所有患者经过6个月~5年的随访并行UPDRS评分。结果丘脑底核(STN)慢性电刺激及丘脑腹中间核(Vim)或/和苍白球腹后内侧部(Gpi)射频毁损术患者术后的肢体僵直、震颤、运动迟缓等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在术后1个月、6个月、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UPDR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术后2年、3年、5年比较两组的UPDR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目前DBS手术和射频毁损术是治疗PD有效的方法,二者在近期疗效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远期疗效方面DBS较射频毁损术有明显的优势。
- 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王进中刘辉王阳
- 关键词:帕金森病
- 颞叶前部切除术治疗癫痫的临床体会
- 1991年
- 我院收治10例颞叶癫痫,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一、一般资料:男8例,女2例,年龄6~47岁,平均25.4岁。病因:头部外伤3例,颅内炎症2例,高热2例,不明原因3例。病程1.5~24年。二、发作类型及频率:部分性发作3例,部分性发展至全身性发作4例,其中2例伴有攻击行为。全身性发作3例,其中2例有攻击行为,发作频率:每日1~6次者5例,2~3天发作一次者3例,一周内发作一次者2例。三、辅助检查:头颅CT检查10例,局限脑萎缩伴脑室扩大6例,脑电图检查10例,至少有3次脑电图显示有局灶性异常,痫样放电,多为棘波,棘慢波或尖波。四、手术中脑皮质电图描记,均发现痫样放电,其中在颞叶前部5例,颞前颞后2例,
- 王玉民王进中刘玲赵燕孙菊英
- 关键词:全身性发作痫样放电颞叶癫痫棘慢波脑室扩大棘波
-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适应证及手术操作要点。方法回顾性总结12例因短暂性脑缺血伴有颈动脉硬化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表现消失,部分患者慢性脑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改善。术后1例出现一过性神志模糊,1例出现高血压,2例出现伤口轻度肿胀,治疗后均康复出院。术后未出现偏瘫或脑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短暂性脑缺血病人(TIA),经Doppler超声或数字减影动脉造影术(DSA)检查发现颈总动脉或颈内动脉狭窄>60%者,可以考虑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对于双侧颈动脉狭窄者,分期手术治疗较为安全。
- 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王进中陈凤国
- 关键词:短暂性脑缺血颈动脉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 颈动脉内膜剥脱的回顾性分析(附9例报告)
- 2006年
-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方法 2004年10月~2006年10月经颈部彩超初选,全脑DSA明确,9例患者颈动脉狭窄50~80%(均为单侧),全麻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 8例患者的短暂性脑缺血表现消失。部分患者慢性脑缺血症状也得到明显的改善。1例患者术后1d死于严重心功能不全。结论 严重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预防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对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具有满意的疗效。作好围手术期处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发生。
- 刘辉王进中程振国
- 关键词:脑缺血性疾病颈动脉狭窄外科手术
- 家族性脑脊膜瘤细胞遗传学研究
- 1992年
- 本文对一家系同胞兄妹5人中3人先后不同年龄、不同时间罹患脑脊膜瘤进行了详细的家系调查,对术后仍生存的两例患者进行了细胞遗传学分析,发现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染色体畸变率和脆性部位检出率较正常人有明显增高。总结并讨论了肿瘤与染色体畸变发生的关系。对于家族性脑脊膜瘤的遗传发生机理还需要在分子水平上作进一步研究。
- 靳全恒赵玉洲史全贵王进中
- 关键词:细胞遗传学
- 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治疗颞叶癫癎
- 2009年
-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治疗颞叶癫痫的原理、方法和疗效。方法患者头部安装MD~2000立体定向框架。使其平行于颞角长轴。针对12例颞叶顽固性癫痫患者,应用头部MRI扫描定位,局麻下深部电极行杏仁核及海马脑电监测和射频毁损术。结果射频毁损前12例患者深部电极均记录到杏仁核和海马区棘波、尖波或多棘波,术后显示痴样放电消失。术后随访9~18个月.癫痫发作完全控制者58.3%(7/12),显著改善33.3%(4/12)。结论立体定向杏仁核海马毁损术治疗颞叶顽固性癫痫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 程振国孙来广高俊红王进中陈凤国
- 关键词:杏仁核海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