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伟 作品数:51 被引量:247 H指数:9 供职机构: 甘肃省人民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 甘肃省科技支撑计划 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文化科学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在机器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应用 2023年 回顾性分析甘肃省人民医院收治的12例行新手术入路下的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胰头癌5例,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2例,胆管下段癌4例,Vater壶腹腺癌1例。12例均R0切除,无中转开腹,1例出现术后并发症。分析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恢复指标等,结果提示机器人下结肠后入路钩突先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安全可行,不仅能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减少术中出血量。 张文涛 苗长丰 田宏伟 房伟 陈东东 马云涛关键词: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后入路 胰头癌 钩突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 VATER壶腹 RNAi抑制胃癌VEGF-C表达与淋巴管生成的实验研究 达明绪 郁俊文 郑伟 张雪萍 马建勋 马云涛 王晓鹏 田宏伟 苏河 郭天康 王捷 该研究通过回顾性分析VEGF-C及其上游分子COX-2在胃癌中的蛋白表达情况及其与淋巴侵犯、预后等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发现68例原发性胃癌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阳性率分别为67.7%和54.4%;COX-2和...关键词:关键词:VEGF-C 胃癌 RNAI 淋巴管生成 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增殖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的探讨 被引量:8 2011年 目的:研究大黄素(Emodin)对人胃癌细胞MKN45的作用及探讨其诱导MKN45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用MTT法观察大黄素对MKN45的生长抑制作用;荧光染色法及流式细胞仪分析诱导凋亡作用;蛋白质印迹法检测p53和p21蛋白水平的变化;细胞免疫化学法检测Fas的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大黄素能明显抑制MKN45细胞的生长且呈浓度、时间依赖性,其IC50(48h)为(47.5±0.3)μmol/L;大黄素处理胃癌细胞后,吖啶橙(AO)染色观察示,细胞核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荧光、新月型改变、核固缩或片段化及凋亡小体的形成。流式细胞仪分析显示,大黄素能浓度依赖性诱导MKN45细胞凋亡和G2/M期阻滞。蛋白质印迹法检测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不断增加,p53和p21WAF1蛋白水平表现出明显增强的趋势;细胞免疫化学方法显示,大黄素处理后的细胞Fas/APO-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多。结论:大黄素对人胃癌细胞MKN45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且该作用与p53依赖性诱导凋亡以及Fas表达水平的上调有关。 田宏伟 马云涛 王芳 王晓鹏 苏河 马建勋 郭天康关键词:大黄素 胃肿瘤 P53 胆总管结石复发因素的研究进展 2022年 胆总管结石是外科消化系统的一种常见的慢性复发性肝胆疾病,可引起多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胆道解剖,动力学和代谢异常是胆总管结石复发的基本危险因素,通过对相关复发因素的了解,可以为疾病复发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蒋智良 雷彩宁 田宏伟 田宏伟 柳利利 郭天康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复发 DLC-1与MMP-9在胃癌黏膜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肝癌缺失基因1(delete in liver cancer 1,DLC-1)及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在胃癌黏膜表达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学技术检测DLC-1与MMP-9在43例胃癌黏膜中和20例正常胃黏膜中DLC-1与MMP-9蛋白表达情况,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检测30例胃癌黏膜和15例胃正常黏膜中DLC-1与MMP-9基因表达情况。结果 DLC-1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黏膜中(44.2%),明显低于正常胃黏膜(100%),P<0.05;MMP-9蛋白阳性表达在胃癌黏膜中(72.1%),显著高于胃正常黏膜的阳性表达(20%),P<0.05;DLC-1蛋白表达减弱和MMP-9蛋白表达增强与肿瘤的侵袭程度、淋巴结转移、TNM分期显著相关(P<0.05);胃癌黏膜与正常胃黏膜中DLC-1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为(0.26±0.09)、(0.77±0.36)t=7.4283,P<0.05,MMP-9mRNA表达量分别为(9.87±5.69)、(4.23±2.01)t=3.7035,P<0.05;胃癌黏膜中DLC-1和MMP-9蛋白的表达及基因表达均呈负相关。结论低表达DLC-1和高表达MMP-9可能与胃癌的发生、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在胃癌发生发展中存在DLC-1负调控MMP-9的作用。 车杨 郭天康 马云涛 田宏伟关键词:DLC-1 MMP-9 胃癌 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免疫组织化学 腹腔镜下修补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的治疗体会 被引量:16 2007年 目的总结腹腔镜下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分析72例胃十二脂肠溃疡穿孔修补术中应用腹腔镜的临床资料,72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中,十二指肠球部溃疡穿孔50例,胃幽门管穿孔8例,胃窦部前壁穿孔9例,胃体部小弯侧穿孔5例。病理检查18例中良性穿孔16例,癌性穿孔2例。结果72例中70例获成功,2例癌性溃疡中转开腹,无手术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良性溃疡患者术后平均8d出院,出院后均继续服用抗溃疡抗菌药物。结论腹腔镜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急性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具有独特的优势,效果肯定,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马云涛 苏河 王晓鹏 田宏伟 王斌关键词:腹腔镜 胃十二指肠溃疡 穿孔 修补术 基于5G网络的图迈^(®)手术机器人远程动物实验研究 2025年 目的:探索在不同距离5G网络环境下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在远程动物手术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稳定性。^(®)方法:将6头实验用标准猪随机分为6组,使用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在5G网络环境下从甘肃省6个地区分别对位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动物手术室的6头实验猪实施远程胆囊切除手术。对实验过程中的网络速率、网络延迟、调试时间、装机时间、手术时间、失血量、不良事件和术中并发症进行记录。结果:本次实验历时15 d完成,累计往返距离超过3000km,最远的手术直线距离约为780km,6台远程动物胆囊切除手术均在5G网络环境下顺利完成。平均网络延迟为(55.16±25.33)ms,平均调试时间为(65.17±13.75)min,平均装机时间为(5.12±1.60)min,平均机器人操控时间为(22.00±5.40)min,平均总手术时间为(44.00±4.23)min,平均失血量为(5.83±7.36)mL,术^(®)中发生弱网不良事件1次,无术中并发症发生。结论:5G网络环境下使用国产图迈手术机器人可以安全、稳定地进行远程动物手术,这为实现远程机器人临床手术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世勋 狐鸣 狐鸣 景武堂 马云涛 景武堂 田宏伟 杨婧 蔡辉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 动物实验 胆囊切除术 美国一流大学实验室及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管理的特色及启示 被引量:36 2018年 实验室和大型仪器在高校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介绍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实验室以及大型仪器设备平台的使用和管理模式,包括重视实验室安全和实验队伍建设的制度,全面开放共享的实验室管理理念,以及大型仪器平台的高效使用等方面的情况,以期为提高我校的实验室及大型仪器平台的建设提供借鉴与参考。 王芳 王芳 田宏伟 段天林关键词:实验室管理 大型科学仪器设备 设备管理 5G远程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根治术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附手术视频) 2025年 目的:评价国产手术机器人在5G远程条件下行结肠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本中心在5G网络下完成1例远程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根治术,结合本病例资料与相关文献进行讨论分析。结果:手术过程顺利,无网络中断或机器人相关不良事件发生。手术操作及手术画面无延迟,最高延时84.2 ms,平均丢包率0.01%,总手术时间250 min,主从连接时间7min,主从控制时间108min,术中出血量10mL。结论:5G远程机器人辅助结肠癌根治术安全可行。 张文涛 苗长丰 狐鸣 田宏伟 蔡辉 詹渭鹏 詹渭鹏关键词:机器人辅助手术 结肠癌 机器人辅助与传统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治疗胰腺恶性肿瘤疗效比较的Meta分析 被引量:4 2021年 背景与目的:目前手术切除依旧是胰腺恶性肿瘤的首选治疗方法,但采用机器人胰体尾切除术(RDP)还是腹腔镜胰体尾切除术(LDP)争议很大。本研究通过Meta分析方法评价RDP与LDP在治疗胰腺恶性肿瘤患者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以获得循证学证据为临床决策提供依据。方法:计算机检索多个国内外数据库,收集比较关于RDP与LDP治疗胰腺恶性肿瘤临床疗效的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21年3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后,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5篇文献,共2 940例患者,其中997例行RDP,1 943例行LDP。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LDP比较,RDP的保脾率提高(OR=2.31,95%CI=1.37~3.90,P=0.002),术中中转开腹率(OR=0.36,95%CI=0.24~0.52,P<0.000 01)、90 d再手术率(OR=0.46,95%CI=0.24~0.89,P=0.02)和30 d病死率(OR=0.18,95%CI=0.06~0.53,P=0.002)均降低,手术时间延长(MD=-40.09,95%CI=-77.64~-2.54,P=0.04),淋巴结清扫数量增多(MD=2.06,95%CI=0.65~3.47,P=0.004);而在术中出血量、总并发症率、伤口感染、胰瘘、住院时间、90 d再入院率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当前的证据表明,与LDP比较,RDP能提高保脾率和淋巴结清扫数目,降低中转开腹率、90 d再手术率及30 d病死率。这表明RDP与LDP在胰腺恶性肿瘤治疗上有着相似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还需多中心、大样本随机对照试验予以验证。 杨雯雯 田宏伟 田宏伟 雷彩宁 龚世怡 景武堂 景武堂 杨克虎关键词:胰腺切除术 机器人手术 腹腔镜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