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强
- 作品数:39 被引量:55H指数:5
- 供职机构: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基金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科学技术发展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机械工程理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一种实时可控的激光束模拟发生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实时可控的激光束模拟发生装置,该方案包括有计算机、激光器、一级准直扩束单元、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直线导轨、二级次镜、变形镜、倾斜镜、二级物镜、分光镜、波前实时监测单元;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依次透射经过一级准直...
- 周文超蒋志雄胡晓阳彭勇解平云宇黄德权魏继锋田小强雷德川刘林
- 文献传递
- 哈特曼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研究了利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相干长度的两种方法:一种是测量两个子孔径恒星光波到达角起伏方差的差分像运动法;另一种是测量恒星波前分布,通过波前分布的剩余方差推算得到大气相干长度。试验测量结果表明,两种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得到了大气相干长度的可靠数据,两种方法得到了相互验证,实现了在应用哈特曼波前传感器测量大气波前分布时,同时得到当前的大气信息,对分析哈特曼波前传感器的测量结果有参考意义。
- 黄德权周文超邱红张建柱云宇田小强
- 关键词:大气光学哈特曼波前传感器
- 瑞利信标非等晕性误差测量试验研究
- 2014年
- 人造信标为自适应光学大气湍流校正提供信标光源,在天文望远镜、激光传输领域可发挥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一些无法克服的局限性,非等晕性误差就是其一。世界各国对非等晕性误差开展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但鲜有实际测量试验的公开报道。提出了非等晕性误差的测量方法,详细介绍了自主研发的人造信标非等晕性误差测量系统,采用两路高灵敏度EMCCD构成哈特曼波前传感器同时测量瑞利信标回光波前与自然星回光波前,分别开展了8—18km高度瑞利信标聚焦非等晕性误差测量试验、12km信标高度0~100μrad偏角瑞利信标非等晕性误差测量试验,并获取了较为准确的测试结果。
- 周文超胡晓阳云宇田小强黄德权
- 关键词:大气光学
- 一种实时可控的激光束模拟发生装置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实时可控的激光束模拟发生装置,该方案包括有计算机、激光器、一级准直扩束单元、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直线导轨、二级次镜、变形镜、倾斜镜、二级物镜、分光镜、波前实时监测单元;激光器输出的激光束依次透射经过一级...
- 周文超蒋志雄胡晓阳彭勇解平云宇黄德权魏继锋田小强雷德川刘林
- 文献传递
- 腔长失调对光腔衰荡法测量精度的影响被引量:25
- 2004年
- 只考虑腔长失调因素下建立了反射率模拟测量的理论模型。根据高斯光束传输规律分析了腔长失调对衰荡腔模式耦合的影响,推导了腔长失调与谐振腔输出脉冲信号、衰荡信号与反射率之间的关系,模拟了腔长失调在±10mm范围内的光脉冲衰荡现象。结果表明:对于光敏面直径为0.2mm的高速探测器,为了保证10-6的测量精度,腔长的失调量应控制在±1mm之间。在光路调节中采用具有对数变换功能的示波器和动态范围较大的探测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 易亨瑜吕百达胡晓阳田小强张凯
- 关键词:光学测量光腔衰荡
- 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测量聚焦非等晕误差的双信标探测系统及测量方法,在人造激光信标回光、自然信标回光共用光路中设置光束选通开关;在分离出的人造激光信标回光光路中设置有与信标高度相匹配的准直透镜;在相对分色镜前表面传输等光程的位...
- 王锋陈天江周文超田英华雒仲祥叶一东云宇田小强颜宏
- 文献传递
- 大口径激光束参量直接诊断技术
-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束参量测量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采取常规的测量方法时,随着光束尺寸的增加,系统的价格和技术难度都会增长,工程实现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采用大口径透镜阵列对...
- 彭勇胡晓阳周文超易亨瑜田小强张卫
- 关键词:激光物理激光测量透镜阵列
- 大口径激光束参量直接诊断技术
- 随着激光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领域的不断拓展,激光束参量测量工作变得尤为重要。采取常规的测量方法时,随着光束尺寸的增加,系统的价格和技术难度都会增长,工程实现具有很大的难度和风险。提出了一种新的技术思路,采用大口径透镜阵列对...
- 彭勇胡晓阳周文超易亨瑜田小强张卫
- 关键词:激光物理激光测量波前
- 文献传递
- φ500mm阵列透镜波前采样器的研制
- 2008年
- 设计加工了一个由484块单透镜组成的大口径阵列透镜,并设计了一套光束波前采样及测量实验系统。在实验过程中,合理匹配了阵列透镜波前采样器、CCD、成像屏和图像采集处理各系统参数,并讨论了该系统的动态范围和采样精度。利用平行光标定了该系统,且测量了大口径波前的像差,测量值与理论值相吻合。实验证明了阵列透镜波前采样器用于波前采样的技术可行性。
- 徐宏来彭勇周文超田小强胡晓阳
- 关键词:CCD
- 光腔衰荡法的单波长反射率测量实验研究被引量:13
- 2005年
- 分析了反射率光腔衰荡法测量原理的近似条件,讨论了共焦腔的失调特性,计算了腔镜反射率对衰荡信号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为减少OPO激光束的衍射损耗引入的测量误差,选择He-Ne激光作导引光,建立以共焦腔为衰荡腔的单波长反射率测量装置。利用直腔和折叠腔对腔镜和插入镜片的反射率进行了实验测量。直腔方式下测量的均方差小于6×10-6。分析表明,光腔衰荡法只适用于高反镜反射率的测量;在光路调节中采用具有对数变换功能的示波器,可以提高测量精度。
- 易亨瑜易亨瑜彭勇田小强胡晓阳
- 关键词:光学测量反射率光腔衰荡共焦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