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琳
- 作品数:6 被引量:6H指数:2
- 供职机构:宁夏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小儿细菌性痢疾253例诊治观察
- 1999年
- 急性细菌性痢疾(以下称菌痢)是常见消化道传染病,发病率属法定甲、乙类21种传染病的首位[1],儿童发病明显高于成人。本文对我科于1993年7月至1998年6月收治的253例菌痢住院患儿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253例...
- 李红张丽石琳
- 关键词:痢疾细菌性痢疾儿童
- 儿科昏迷的临床分析及治疗(附97例报告)
- 1999年
- 昏迷是儿科较常见的急症之一,由于病因复杂,病情危重,严重地影响小儿健康,尽早诊断和积极正确的治疗,对恢复意识,减少或避免合并症、后遗症的发生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现将我院1988年1月至1997年1月所抢救各种原因所致的昏迷病儿97例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
- 马金海刘涛马光辉石琳马光辉
- 关键词:昏迷儿科病因
- 654-2、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硬肿症
- 2000年
- 为观察 6 5 4-Ⅱ、复方丹参注射液佐治新生儿硬肿症的疗效。对 2 0例中、重度新生儿硬肿症患儿静推 6 5 4- 2 0 5~ 1mg/kg·次 ,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 2ml+ 10 %GS 2 0~ 30ml,用至硬肿基本消失。结果治疗组硬肿开始消退平均时间及完全消退平均时间明显缩短 (P <0 0 1)。说明 6 5 4- 2、复方丹参注射液对中、重度硬肿症治疗有显著效果 。
- 赵芳张学红石琳赵银霞张晓春
- 关键词:复方丹参注射液新生儿硬肿症
- 新生儿颅内出血的诊断与CT特征被引量:2
- 2002年
- 为探讨新生儿颅内出血早期诊断的方法 ,降低误诊率和病死率 ,对本院 3年来CT证实有颅内出血的住院新生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84例患儿缺氧所致 5 2例 (6 1 9% ) ,产伤所致 9例 (10 72 % ) ,新生儿出血症 17例(2 0 2 4 % ) ,早产儿 6例 (7 14 % )。全部患儿均有神志改变。惊厥 4 7例占 5 5 95 % ,肌张力改变者 5 5例 ,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者 38例 ,有颅高压者 4 3例 ,贫血 12例。CT提示出血类型 :蛛网膜下腔出血 5 6例占 6 6 6 7% ,为新生儿颅内出血最常见原因 ,硬膜下出血 9例 ,脑实质出血 5例 ,混合性出血 14例。有缺氧、产伤等围产高危因素的新生儿、早产儿及出生后未注射过维生素K的小儿 ,一旦出现神经系统的症状体征时 ,应想到有颅内出血的可能 ;CT是确诊的最佳手段 ,能正确显示出血部位、范围、程度及区分各种类型 ;
- 方晓东马立燕石琳吕菁
- 关键词:新生儿颅内出血CT特征围产因素预后
- 小儿昏迷的临床分析及纳洛酮在其抢救中的应用被引量:4
- 2001年
- 为探讨小儿昏迷的病因及观察纳洛酮在昏迷抢救中的疗效。将 13 0例昏迷患儿随机分为 2组 ,每组65例 ,分析其病因 ,其中一组入院给以常规治疗 ,另一组除常规治疗外加用纳洛酮治疗 ,并进行疗效比较。结果 ,13 0例病人中 ,以感染性疾病导致昏迷最多 ,占 5 3 .8% ;其次为毒物中毒 ,占 3 1.6% ;其他占 14 .6%。发病年龄小于 5岁占 90 % ,大于 5岁占 10 % ;昏迷病人入院后即给以纳洛酮治疗者 ,愈后优于观察组 ,有明显差异。提示 ,感染性疾病及意外中毒是小儿昏迷的最常见病因 ,且 5岁以内多发 ,昏迷发生后在尽快明确病因的同时应尽早给以纳洛酮治疗 。
- 马金海石琳闫宝兰
- 关键词:昏迷纳洛酮儿童急救
- 小儿惊厥持续状态的临床分析及其预后探讨
- 2004年
- 李红石琳
- 关键词:小儿惊厥持续状态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