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秦中华

作品数:11 被引量:32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南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手术
  • 3篇食管
  • 2篇手术治疗
  • 2篇术后
  • 2篇术前
  • 2篇气胸
  • 2篇外科
  • 2篇细胞
  • 2篇淋巴
  • 2篇肺癌
  • 2篇癌患者
  • 1篇动脉
  • 1篇新辅助化疗
  • 1篇胸壁
  • 1篇胸壁肿块
  • 1篇胸部
  • 1篇胸部CT检查
  • 1篇胸骨
  • 1篇胸骨柄
  • 1篇胸腔

机构

  • 9篇东南大学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作者

  • 11篇秦中华
  • 8篇黄斌
  • 5篇吴松
  • 3篇虞桂平
  • 2篇徐美青
  • 1篇陈国强
  • 1篇柳常青
  • 1篇沈凯

传媒

  • 3篇中华胸心血管...
  • 3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临床肺科杂志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安徽医学
  • 1篇肿瘤代谢与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4
  • 2篇2011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家族性自发性气胸4例分析并文献复习被引量:1
2016年
目的结合文献分析家族性自发性气胸(FSP)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诊治的4例FSP患者资料,并结合文献分析FSP的临床特点。结果本文结合文献报道总共72个FSP家系、243例FSP患者,男女比例1.64∶1;发病年龄18~69岁,40岁及以下占55.75%,40岁以上占44.25%;保守治疗复发率为17.14%(6/35),胸腔穿刺术复发率为41.51%(22/53),胸腔闭式引流术复发率为35.71%(30/84),手术治疗复发率为3.33%(3/90)。结论 FSP患者女性发病率明显升高,发病年龄一般较晚,手术治疗效果最好,保守治疗次之,胸腔穿刺术和胸腔闭式引流术的复发率均较高。
秦中华黄斌
关键词:家族性自发性气胸肺大疱手术治疗
自发性食管破裂12例诊疗分析
2014年
目的:探讨自发性食管破裂的诊断、治疗方法,并总结治疗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1月~2012年10月收治的自发性食管破裂患者资料,其中男9例,女3例;年龄(50.6±10.2)岁;就诊时间(8.3±3.6)h;12例患者均行消化道重建术。结果12例患者中痊愈11例,治愈率为91.7%,1例因术后肺部感染出现呼吸衰竭而自动出院。平均住院时间为(44.7±20.1)d。其中术后出现吻合口瘘1例,肺部感染3例,除1例自动出院外其余经保守治疗后均好转。结论早期诊断、积极外科手术治疗是自发性食管破裂抢救成功的关键。
秦中华黄斌
关键词:自发性食管破裂手术
胸骨原发性浆细胞瘤1例
2018年
患者 男,42岁。胸骨上部轻微隆起,疼痛轻、气急半年,现胸骨肿块明显增大,疼痛加重。查体见上段胸骨柄处隆起肿块,约10cm×5cm,质地硬,活动度差,压痛阳性。胸部增强CT检查示上段胸骨膨胀性骨质破坏(图1)。骨扫描检查示胸骨柄异常放射性浓聚(图2)。
秦中华虞桂平黄斌
关键词:胸骨柄增强CT检查骨质破坏活动度放射性
肺炎性假瘤外科诊治体会被引量:1
2011年
目的探讨肺部炎性假瘤的临床特点、诊断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对70例外科手术治疗肺部炎性假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70例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均证实为炎性假瘤。1例因术后胸液多再次手术,1例切口感染,均痊愈出院。楔形切除患者术后有4例在同肺叶复发,再次行肺叶切除,2例恶变伴远处转移死亡。结论肺部炎性假瘤在临床症状和影像学上与肺癌鉴别困难,对肺部占位性病变宜积极手术治疗,外科手术切除预后良好。手术以局部肺切除和肺叶切除为主。肺部炎性假瘤存在复发、恶变可能,术后须加强随访。
柳常青徐美青秦中华
关键词:肺炎性假瘤外科治疗
新辅助化疗结合手术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现状分析被引量:8
2011年
近半个世纪以来,肺癌的发病率及死亡率均在逐年增加,20世纪初肺癌还是比较少见的疾病,20世纪末肺癌已占恶性肿瘤死亡的首位。其中大约80%以上的肺癌是非小细胞肺癌(NSCLC)。目前肺癌的治疗方法主要是以手术为主,再结合放化疗、中医药治疗等的综合性治疗。Ⅲ期NSCLC已属局部晚期肺癌,采用上述方法效果不理想,正是在这种现状下人们又开始探索新的治疗模式-术前诱导化疗,
秦中华徐美青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手术治疗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肺癌术前诱导化疗以手术为主
食管贲门癌术后并发胸主动脉瘘1例被引量:1
2017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65岁,上腹部疼痛两个月,胃镜示贲门部溃疡灶,组织僵硬,活检提示腺癌。行贲门癌根治术后20天患者突然出现呕血,鲜红色,约500mL,伴浑身发冷、胸闷,再次入院后,患者又间断出现呕血,约1000mL。入院后立即予以胃肠减压、双通道静脉补液支持、止血并大量输血、去甲肾上腺素胃管内注射、生长抑素静脉泵入等治疗。短暂稳定后再次出现持续呕血,
秦中华黄斌陈国强吴松
关键词:食管贲门癌术后胸主动脉贲门癌根治术贲门部急诊胃镜食道肿瘤
胸壁原发性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1例
2018年
患者男,54岁。2个月前无诱因出现左胸隐痛,左侧胸壁可及一肿块,胸部CT检查示左侧胸壁软组织密度影,边界欠清,约8.0121/1×4.5cm,局部肋骨破坏(图1),未进一步治疗。现后胸壁肿块增大,触痛明显,至我院查体示左侧腋后线约第7肋间见一肿块,
秦中华沈凯黄斌
关键词: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侧胸壁胸部CT检查胸壁肿块软组织密度
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在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被引量:4
2021年
目的观察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在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恢复中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在东南大学附属江阴市人民医院胸外科行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及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术前准备,试验组予以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比较两组间的血液营养免疫数据及临床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入院检测的各项营养免疫指标、手术方式和pTNM分期数据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1 d和术后1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前1 d、术后1 d和术后7 d的淋巴细胞计数指标高于观察组,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7 d的白蛋白、前白蛋白指标相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术后肠内营养不良反应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指标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术前口服免疫营养治疗能够改善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围手术期的营养状况,促进术后早期恢复,可作为伴营养风险的食管癌患者的一种术前营养治疗手段。
秦中华徐闻霞吴松黄斌虞桂平
关键词:食管癌营养风险
非典型肺结核合并筛状肺癌1例
2023年
1例双肺病变的56岁女性患者初查时未治疗, 2年后复查胸部CT提示右肺门占位进展伴双肺、胸膜、颅内多发转移, 左下肺结节增大, 临床诊断考虑晚期恶性肿瘤, 但肺穿刺考虑肺结核, 正规抗结核治疗后复查胸部CT示右肺占位基本吸收, 左下肺结节无变化, 后于我科行胸腔镜左下肺切除及淋巴结清扫术, 术后复查恢复良好。肺结核与肺癌影像鉴别困难, 两者合并出现的患者治疗需考虑周全, 否则可能会出现误诊、漏诊。
秦中华吴松
关键词:淋巴结清扫术肺穿刺肺病变术后复查
局麻胸腔镜探查在血气胸治疗中的应用体会被引量:4
2016年
目的探讨局麻胸腔镜探查在血气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我院2013年5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进行局麻胸腔镜探查的16例血气胸患者资料,根据探查情况选择治疗方式。结果 16例患者均行局麻胸腔镜探查,确诊肋间动脉出血2例,肺裂伤4例,胸腔黏连带出血2例,其余8例均为肺或胸壁创面出血。改全麻手术2例(肋间血管缝扎术2例),余均在局麻下行修补止血术。结论局麻胸腔镜探查用于血气胸的诊断及治疗,具有诊断迅速、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
秦中华黄斌吴松
关键词:局麻胸腔镜血气胸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