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程国君

作品数:40 被引量:55H指数:4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文学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文学
  • 8篇诗歌
  • 7篇诗美
  • 6篇叙事
  • 5篇新移民
  • 5篇散文
  • 5篇主题
  • 4篇审美
  • 4篇诗人
  • 4篇诗学
  • 4篇女性
  • 4篇品格
  • 4篇文化
  • 4篇美学
  • 3篇新诗
  • 3篇新移民文学
  • 3篇新月
  • 3篇移民文学
  • 3篇隐喻
  • 3篇语言

机构

  • 38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西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西...
  • 1篇延安大学

作者

  • 38篇程国君
  • 2篇李继凯
  • 2篇钟海林
  • 2篇朱卫国
  • 1篇刘雪娥
  • 1篇杜建波
  • 1篇吴亚娟
  • 1篇韩云

传媒

  • 12篇陕西师范大学...
  • 2篇世界华文文学...
  • 2篇江汉论坛
  • 2篇文学评论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2篇华文文学
  • 2篇中国现代文学...
  • 1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西北师大学报...
  • 1篇甘肃社会科学
  • 1篇丝绸之路
  • 1篇南开学报(哲...
  • 1篇当代文坛
  • 1篇南昌大学学报...
  • 1篇河西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 1篇现代中国文化...
  • 1篇兰州文理学院...
  • 1篇中华书画家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3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 3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8
  • 3篇2007
  • 1篇2006
  • 4篇2005
  • 1篇2004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延安革命家的诗词创作实践及诗史价值
2022年
作为新中国的缔造者,延安革命家不仅在政治、军事等方面功勋卓著,在文学艺术创作,尤其是旧体诗词的创作实践方面也有突出贡献。以毛泽东诗词和怀安诗作为代表的延安革命家诗词,是中国20世纪历史上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理应被整体关注并获得深入研究。但遗憾的是,由于种种原因,我们的文学史研究往往只重视那些从内容到形式全方位革故鼎新的“文学革命”,却没有注意和强调那些承续传统精美艺术形式、在思想内容上有实质革新的“文学革命”。
程国君李继凯
关键词:文学艺术创作旧体诗词文学史研究文学革命诗史价值革故鼎新
“全球”视野与“中国故事”——严歌苓小说的全球性主题与叙事探索被引量:1
2019年
作为一个新移民作家,移民海外而有了世界性视野后,严歌苓将华文小说创作的主题从异域婚恋、成功人生故事和文化对比拓展到了移民、族裔、人类现代化实践、广泛的全球化思想的新向度。其小说创作的主要贡献在于:1)走向世界的创作主体,在书写"中国故事"时具有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2)以移民议题、人类性相与性别议题等为主,展现了丰富的全球性主题和多元主义文化思想;3)从女性主义叙事原则出发,在叙事手法创新和叙事声音的选择上做了诸多有益探索。
程国君
关键词:严歌苓华文文学种族歧视移民题材
河西宝卷的叙事形态与《沪城奇案宝卷》的启示性意义
2012年
宝卷这种民间通俗说唱艺术形式在叙事上既有文学神奇故事的娓娓动听、神奇迷离,又有抒情艺术如诗歌、音乐和曲艺等的重复性和一唱三叹的美学效果。这种美学效果是以散韵结合、以韵为主的方式叙述来实现的。在叙事形态上,宝卷,尤其是河西宝卷又具有初期民间艺术大多有的那种悲情喜剧、因果故事和神奇寓言故事的程式化特征。这是宝卷这种民间通俗说唱艺术形式在叙事上的显著特征。现代河西宝卷《沪城奇案宝卷》等的出现,接通了以现代意识利用旧形式发展新文学(包括通俗文学)的现代文学发展的动力源泉的新理路,也为现代民间俗文学的发展树立了可资借镜的榜样。
程国君
关键词:河西宝卷叙事形态
从“音乐的美”到“纯诗”——论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深层理论与实践被引量:3
2010年
古典的以及现代分析美学的诗美构成要素论、"音节化"与情感"诗化"的理论以及唯美主义理论,是新月"三美"论中"音乐的美"理论的深层次核心理念,也是新月诗人现代诗歌美学建构的基本理论。新月的代表诗人闻一多、徐志摩等对现代汉语诗歌的"音乐的美"的建构所做的示范性的探索与实践,依赖于这些文学美学的基本理论。后期,新月诗人的"纯正"、"纯粹"的诗歌美学追求倾向,则从关注诗歌的外在形式美向内在主体精神的美学品格转化。《奇迹》的音乐美与散文美交织的内在矛盾正是这种美学追求的呈现。认识清楚这些,对于深入认识现代诗歌的流变进程与现代诗歌的美学建构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
程国君
关键词:新月诗人纯诗
诗“只是‘写’出来的”--郭沫若“五四”时期诗论之意义被引量:2
2016年
郭沫若在"五四"时期提出的即兴而"写"的诗学主张内涵丰富,意义重大,促进了自我表现的个性主义及其自由奔放的时代审美风尚的形成,张扬了"主情论"、性灵论等诗美理论,并以纯真为美的诗美思想丰富、充实和传播了表现主义思想,从而为初期的新文学实践确立了基本的理论依据;突破了"文贵曲"和温柔敦厚的古典诗美传统,为自由体诗的中国化做出了积极有效的探索与实践。
程国君
关键词:自然流露
“从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郭沫若的诗美学范畴及其历史美学逻辑论析被引量:1
2013年
与鲁迅给现代新文学带来的悲剧性审美体验不同,郭沫若给中国现代新文学与新诗带来了崇高的审美体验。崇高在近现代的凸显是人类走向更高文明状态的表现。在新诗美学史上,郭沫若的诗学贡献和开拓性就表现在其诗展现的崇高美的美学范畴上。郭沫若的"雄浑的大诗"凸显的崇高美学范畴,标志着中国文学由"古典和谐走向近代崇高"的美学转向的成功实现。郭沫若引领的这种美学转向具有深刻的历史美学逻辑。这种逻辑决定的诗美发展路向的拓展,使《女神》成了中国现代诗歌史上第一部真正的诗歌正典,也影响了诸如殷夫的政治抒情诗、《义勇军进行曲》等其他一些新诗正典的美学取向。弄清郭沫若的诗美范畴、个性及其美学逻辑,对于认识新诗及其审美创造、对于纠正在《女神》理解上的错位现象具有重要理论价值。
程国君吴亚娟
关键词:崇高美美学范畴
文本理论的拓展与实践——评金宏宇著《文本周边》被引量:1
2015年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一种命名为"新文本主义"(New Textualism)的文学批评理论对罗兰·巴特的"从作品到文本"的理论作了扬弃性的回应——文本外在的物质要素与多样的生产传播要素是揭示文本内在意义的关键。新文本主义"按照美国学者安妮·赫莉(Ann Hollinshead Hurley)的看法,就是指以文本的物理属性为理论研究基点,以文本的出版历史及传播状况为理论研究进路。
程国君钟海林
关键词:文本形式研究基点历史文化语境文学批评理论
大化·空灵·圆形之美——《十四行集》的化转意识、时间体验与诗美建构
2014年
冯至《十四行集》融中国传统儒、佛、道哲学思想与西方存在主义哲学于一炉,思考世界、人生、命运及其化转问题,思想内涵极为丰富。《十四行集》弘扬了《易经》、佛教、道教的"大化"意识,书写与张扬了现代性的时间体验与意识,对于"荒原"这个现代世界的灾难性意象,也有深刻的省思。《十四行集》不仅具有现代诗的知性美风采,还呈现出深沉、空灵兼具的美学特点。同其思想的深沉圆熟一样,《十四行集》的诗艺术上也具有"圆形之美",它所达到的圆熟自如的境界,使西方格律诗十四行体这一诗体也像自由体诗一样,成了现代中国人最喜爱的一种诗体。
程国君
关键词:《十四行集》空灵美
文化坐标与心性哲学——论刘荒田散文与新移民文学的全球性主题呈现被引量:1
2016年
刘荒田以全球性都市旧金山为象征的最具全球性主题内涵的散文书写有力推进了现代华语散文的发展。这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1)刘荒田超越族群、人种和文化之上的散文具有人类文化及其世界主义的思想内涵;(2)作为新移民文学的最经典收获,刘荒田散文充分展现了全球化的不同时期,尤其是"不确定性时期"的一系列的全球性主题,如乡愁主题、移民主题、多文化主义主题、对一个物种的共同体的人类的关注和因性别、性和民族族群的考虑而变得日益复杂化的个人生命实现主题;(3)刘荒田以全球化时代独特的"怀乡范式"模式展示的生命心性哲学,张扬了全球化时代一代自由新移民安身立命的别样心声。刘荒田"假洋鬼子"的文化身份及其文化坐标的建构,使其散文成了新移民文学最有"世界性"特征的文学文本。由刘荒田散文可以清晰明了新移民文学或世界华文文学的基本主题向度以及特有内质。
程国君
关键词:多元文化人类学
选本、“以诗存史”与伟大抗战诗篇——闻一多《现代诗抄》的选本学意义及其批评价值
2023年
闻一多生前编订的中国现代新诗选本《现代诗抄》,虽未正式出版单行本,但却是认识新诗史及其成就的一部重要选本,在现代“选学”史上也有重要的地位。首先,与其他多样的新诗选本不同,它以“以诗存史”的“正文”式选本“作为选编原则和方式”,是一部比较完整地体现新诗发展三十年变迁轨迹与面貌的诗歌选本;其次,遵循“选有事之诗”的选本原则,闻一多选出了最能体现中国现代文学启蒙、救亡主题的伟大抗战爱国诗篇,体现了其深刻的现实主义诗学思想与美学趣味;第三,它的“以诗取人”和选优为原则的文学经典意识及选编意识,不仅对现代新诗的经典化与现代新诗的传播、接受提供了诸多启示,也为现代选学及其现代选本实践提供了深刻的启发。《现代诗抄》作为闻一多“诗学实践”及诗学研究的成果,既有“选学”及选本学批评价值,也体现出闻一多对现代学术史的重要贡献。
程国君
关键词:闻一多现代学术史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