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适宜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产生大型分生孢子的几种木本植物基质
- 1995年
- 用9种木本植物叶片作为基质放置在水琼脂上,对水稻恶苗病串珠镰孢进行培养表明,此菌在梨树、夹竹桃、衫树、女贞、荷花玉兰等5种植物叶片上都能大量产生大型分生孢子,且孢子形态正常,是此菌的适宜基质。樱桃、桃树、桧柏等植物叶片虽然也可大量产孢,但异常大型分生孢子多;桂花树叶片产生大型分生孢子数量少,且形态不正常,均不宜作为串珠镰孢产生大型分生孢子的基质。
- 罗俊国姜道宏
- 关键词:病害串珠镰孢木本植物
- 露天储粮部分有害生物的发生规律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 邓望喜云昌杰杨志慧杨长举张宏宇罗俊国熊鹤鸣杨恩浩刘华富蒋庆慈
- 该项目在湖北襄阳县、荆门市的24座小麦、稻谷露天储粮货位共计9685万公斤粮食进行了三年的系统研究,摸清了湖北省小麦、稻谷露天储粮货位生态系统中昆虫、微生物群落的特征和发生演替规律。昆虫、螨类共37种,其中鞘翅目昆虫占6...
- 关键词:
- 关键词:露天储粮有害生物昆虫群落曲霉菌
- 苎麻炭疽病病菌的培养性状和苎麻品种对炭疽病的抗性被引量:5
- 1991年
- 苎麻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boehmeriae Sawada)引起的炭疸病,在苎麻产区普遍发生,重病地幼苗往往成片倒伏死亡。成株发病病叶穿孔,叶片发黄早落,纤维易断或变红色,难于漂白。对于苎麻炭疽病菌以往仅有形态描述,病菌特性少有研究。我们于1988~1989年对该病病原菌的培养性状及我省主要栽培品种(品系)对炭疽病的抗性作了鉴定,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罗俊国
- 关键词:苎麻炭疽病病菌抗病性
- 水稻恶苗病致病镰孢种类及菌系研究被引量:16
- 1995年
- 水稻恶苗病致病镰孢种类及菌系研究罗俊国(华中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武汉430070)关键词:水稻恶菌病;镰孢;菌系StudiesonPathogenicFusariumSpeciesofRiceBakanaeDiseaseandStrains¥LUOJ...
- 罗俊国
- 关键词:水稻恶苗病镰孢菌系
- 苎麻不同品种花叶病抗性及其防治措施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梁雪妮黄丽华周咏芝吴健平丁达明罗俊国
- 关键词:花叶病抗病性
- 串珠镰孢产生大型分生孢子的培养基筛选被引量:2
- 1992年
- 水稻恶苗病主要致病菌串珠镰孢(Fusarium moniliforme Sheld)在PSA和PDA培养基上可以正常产生小型分生孢子,但一般不产生大型分生孢子。前人曾以灭菌的香石竹叶(Dianthum caryphyllus L.)水琼脂培养基培养不同种的镰刀菌,获得形态稳定、数量多的大型分生孢子。香石竹是一种观赏花卉植物,我国各地城市虽有栽培,但不普遍,且冬季停止生长,取材有一定限制。为了寻找取材方便,且能使镰刀菌产生大量大型分生孢子,并且孢子典型,畸形孢子少的植物材料,作者试用几种植物的叶片或茎杆培养水稻恶苗病菌串珠镰孢,现将初步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
- 罗俊国
- 关键词:水稻培养基恶苗病
- 棉花黑果病菌的越冬和药剂抑菌试验
- 1998年
- 棉花黑果病菌(DiplodiagosypinaCooke)分生孢子和菌丝均可在病铃上越冬。放置室外的病铃分生孢子存活率较低;1998年3、4、5月检查分别为12.5%、3.8%和1.2%。5月份检查,室外病铃菌丝存活率可达30%。病菌孢子和菌丝在室内的存活率均比室外高。恶霜灵锰锌500倍液对棉黑果病菌孢子和菌丝的抑制率分别达77.3%和90.8%。
- 罗俊国陈永森
- 关键词:棉花越冬药剂抑菌试验
- 几种防霉剂混合使用抑制颗粒饲料霉菌的研究被引量:7
- 2002年
- 本试验使用 5种防霉剂 ,即“霉敌”、“丙酸钙”、“防霉灵”、“霉镇”和“山苍子油” ,分设 8个处理 ;处理 1、2、3的饲料内分别加 3~ 4种防霉剂 ,其它处理只加 1种防霉剂 ,另设一对照 (不加防霉剂 )。试验结果表明 ,在饲料含水量为 11% ,经 16 8天储藏 ,各处理霉菌数上升均较慢 ,饲料外观无明显霉变现象。将饲料水分提高到 14 %时 ,高湿度储藏一个月 ,以处理 1、2、3的防霉剂防霉效果最好 ,表现为霉菌数上升慢 ,除处理 1有轻度霉变外 ,处理 2、3未见明显霉变。而加一种防霉剂的处理 6霉菌数次于处理 1、2、3,储藏一个月只轻微霉变。而其他处理霉菌数上升快 。
- 魏木山李会新易平炎张水生罗俊国何杨林
- 关键词:防霉剂颗粒饲料霉菌
- 露天储藏稻谷小麦真菌区系的研究
- 1996年
- 1992~1993年对湖北荆门露天储藏2年的杂交中稻和湖北襄阳露天储藏1年的小麦真菌区系进行了研究.鉴定出稻谷真菌17种(群、系,包括未定种名的种,以下同),小麦真菌14种.其中稻谷表面分离出真菌10种,9种为储藏真菌,1种为田间真菌;稻谷内部分离出真菌16种,8种为储藏真菌,其余为田间和其他真菌.麦粒表面分离出真菌9种,全部都是储藏真菌;小麦内部分离出真菌13种,9种为储藏真菌,田间和其他真菌为4种。研究表明,改进露天稻谷货位,真菌种类和数量均比常规露天稻谷货位少.这与改进露天货位散热快,通风及防潮性能良好有关.
- 罗俊国
- 关键词:稻谷小麦真菌区系
- 湖北襄樊市襄阳区黄集镇小麦全蚀病普遍严重发生
- 2009年
- 罗俊国邓望喜谭诂德
- 关键词:小麦全蚀病集镇田间调查小麦穗病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