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桂兰
- 作品数:69 被引量:207H指数:7
- 供职机构:内蒙古农业大学兽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奶牛产业技术体系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 少孢节丛孢菌DNA提取及18SrDNA基因序列扩增试验被引量:4
- 2004年
- 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菌的DNA提取及18SrDNA基因序列扩增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少孢节丛孢菌接种于0.4g/L玉米粉液体培养基中,置20℃±1℃温箱中培养2周,其浓缩菌丝经细胞裂解液裂解,可用酚———氯抽提法提取DNA,以该DNA为模板,用真菌特异性PCR引物扩增后,少孢节丛孢菌18SrDNA基因序列的4个PCR扩增片段分别为597bp、555bp、377bp、310bp。
- 杨莲茹杨晓野刘珍莲考桂兰李巧娥王军
- 关键词:少孢节丛孢菌DNARDNA基因克隆捕食线虫性真菌
- 农牧交错区奶牛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被引量:1
- 2004年
- 由于内蒙古部分农牧交错区科学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技术缺乏,导致在生产中奶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较高,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本文针对这些奶牛养殖区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的需要,综述了“养”和“防”两大关键技术。一是根据奶牛各饲养阶段对营养需要的不同进行科学合理的饲料搭配与管理;二是根据目前奶牛常发的四大疾病提出了具体的防制措施;运用上述两大技术不仅提高了整体养殖水平,而且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
- 考桂兰郝永清禹旺盛王彦容郝景峰
- 关键词:农牧交错区奶牛饲养管理疾病防治
-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被引量:5
- 2013年
- 试验旨在研究营养限制期不同能氮水平和补偿期对羔羊肉品质的影响。选用80只蒙古羔羊,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对照组(CG)、中等限制Ⅰ组(RG1)、中等限制Ⅱ组(RG2)和严重限制组(RG3)。营养限制期(6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ME)和蛋白质(CP)水平分别为10.88、10.88、9.41、8.62 MJ/kg和15.0%、10.0%、10.0%、5.7%。营养补偿期(90 d)4组羔羊日粮能量水平一致(ME 9.75 MJ/kg、CP 12%)。营养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时,每组分别屠宰4只羔羊,测定背最长肌pH、失水率和剪切力值及胴体营养水平。结果表明,限制期结束时,RG3组羔羊背最长肌pH1和胴体粗蛋白质、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背最长肌剪切力值显著低于CG组(P<0.05),胴体干物质含量极显著低于CG组(P<0.01);补偿期结束时,RG2组羔羊背最长肌pH1显著高于CG组(P<0.05);RG1和RG2组羔羊背最长肌剪切力值和胴体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RG3组羔羊胴体粗灰分含量显著高于CG组(P<0.05)。因此,背最长肌pH、嫩度及胴体化学组成均受到营养限制的影响,经补偿后除嫩度外均能恢复到对照组水平,且随着受限程度的加剧,恢复速度越慢。
- 兰儒冰高爱武杨金丽张崇志侯先志考桂兰
- 关键词:营养限制肉品质
- 牛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
- 2003年
- 本文着重探讨了牛卵母细胞的体外成熟培养,对卵子的发生、卵母细胞体外成熟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叙述了从卵母细胞的回收、选择到成熟等步骤。本实验采用磷酸缓冲液(PBS)冲洗卵巢、吸卵,以含有FSH、LH、雌二醇等成分的成熟液对卵母细胞进行体外成熟培养,使卵丘细胞扩散,第一极体排出,卵母细胞达到成熟。
- 考桂兰刘颖戴蕴平王颜荣闫振德
- 关键词:卵母细胞体外成熟培养卵子PBSFSH第一极体
- 不同营养水平对羔羊肌肉组织学性状的影响
- (目的)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对羔羊肌肉组织学性状变化规律的影响.(方法)选用蒙古羔羊(羯羊)80只,随机分为四个处理组,即:对照组(CG)、中等受限组(RG1和RG2)、和严重受限组(RG3).进行营养限制期60 ...
- 张崇志高爱武侯先志考桂兰刘小刚张园
- 关键词:营养限制肌纤维直径肌纤维密度
- 文献传递网络资源链接
- 酵母菌紫外诱变时洗涤液与离心转速的选择被引量:10
- 2008年
- 酵母菌在紫外诱变时,由于培养基中的色素及其他物质会影响到紫外线的穿透力,所以不能直接对酵母菌的液体培养物进行诱变,必须对酵母菌的液体培养物进行离心洗涤。该试验对洗涤过程中常用的洗涤液、离心时采取的转速和时间进行了筛选,为酵母菌的紫外诱变做了部分基础工作。
- 张国华考桂兰李宝栋张素清魏波
- 关键词:洗涤液酵母菌紫外诱变
- 杀线虫性真菌的分类与形态被引量:3
- 2003年
- 杨晓野杨莲茹汪明刘珍莲考桂兰
- 关键词:捕食线虫性真菌
- 营养限制及补偿对羔羊小肠黏膜生长发育的影响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研究营养限饲及补偿对羔羊小肠黏膜结构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选用80只平均体重为(14.72±1.10)kg的3月龄乌珠穆沁羔羊,按照体重相近原则分为4个试验组,即对照组(CG)、限制Ⅰ组(RG1)、限制Ⅱ组(RG2)和限制Ⅲ组(RG3)。营养限制期(0—60 d)4组对应日粮能氮水平分别为ME:10.61、10.49、8.36和8.10 MJ.kg-1;CP:150.8、92.4、150.1和62.7 g.kg-1。营养补偿期(60—150 d)各组饲喂同一能氮水平日粮(ME:9.77 MJ.kg-1;CP:124.8 g.kg-1)。试验期间每周称重并在限制期开始、限制期结束和补偿期结束,分别从各组选取4只与组内平均体重相近的羔羊,屠宰后迅速取其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中段,用多聚甲醛磷酸缓冲液固定。经H.E染色后,光镜下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结果】营养限制结束,RG1、RG2组羔羊平均体重显著低于CG组(P<0.05),RG3组羔羊体重极显著低于CG组(P<0.01);在补偿期后60 d,RG3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CG组(P<0.05),表现出较高的生长速率。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制饲养后对小肠结构发育有影响,限制能量(RG2)比限制蛋白(RG1)表现出更高的补偿效应。【结论】乌珠穆沁羔羊受不同能氮营养水平限饲后,羔羊体重和小肠黏膜发育均表现出补偿生长效应,而且低能高氮限饲羔羊比高能低氮限饲羔羊表现出更强的补偿效应,限饲蛋白对小肠黏膜发育影响更大。当以ME(8.36 MJ.kg-1)和CP(150.1 g.kg-1)限饲60 d并经过90 d的营养恢复后,羔羊小肠黏膜发育实现了完全补偿,小肠吸收功能增强,生长速率加快。
- 刘小刚李大彪侯先志考桂兰王海荣杨金丽张崇志夏巍
- 关键词:营养限制羔羊小肠黏膜结构体重
- 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冻存方法的研究
- 2011年
- 试验研究了北方地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采用内蒙古地区健康黑白花奶牛的新鲜乳腺组织,将组织进行Ⅱ型胶原酶消化后原代培养,培养的细胞经5代纯化后将密度调整为1×106个/mL。采用6种处理方法进行冻存,各设3个重复。液氮冻存1个月后,分别将6种不同方法冻存的细胞复苏后测定细胞活性,包括冻存死亡率、贴壁细胞占活细胞的比率、凋亡率等,同时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显示,处理1组与2、3、5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1、4、6组间冻存死亡率无显著差异(P>0.05),处理2、6组间冻存死亡率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处理4组的贴壁率高于处理2、5、6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形态学观察结果发现,处理1、4组细胞较其他组生长状态良好。因此,处理4可作为黑白花奶牛乳腺上皮细胞的最佳冻存方法。
- 王秀美考桂兰侯先志高爱武杨苗杨银芬
- 关键词:冻存凋亡率乳腺上皮细胞
- 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1
- 2014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BMECs)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分2部分,均采用单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第1部分,单独添加试验,乙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6.00、9.00、12.00和15.00 mmol/L,β-羟丁酸钠的添加浓度分别为0(对照)、0.80、1.60和2.40 mmol/L。第2部分,混合添加试验,以单独添加试验得出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的适宜浓度,二者之和为总添加浓度,设定3种不同配比,即乙酸钠∶β-羟丁酸钠分别为1∶1、2∶1和4∶1,对照组不添加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12.00 mmol/L乙酸钠能够显著提高BMECs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脂肪酸合成酶(FAS)、二酰甘油酰基转移酶(DGAT)、乙酰辅酶A合成酶2(ACSS2)、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PPARG)、κ酪蛋白(CSN3)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基因的表达量及甘油三酯(TAG)的含量(P<0.05)。2)与对照组相比,2.40 mmol/L的β-羟丁酸钠能够显著提高BMECs ACC、FAS、ACSS2、PPARG、mTOR基因表达量及TAG含量(P<0.05)。3)添加不同配比的乙酸钠和β-羟丁酸钠均不同程度地促进了乳脂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乙酸钠∶β-羟丁酸钠为2∶1和4∶1时,BMECs中TAG含量显著高于为1∶1时和对照组(P<0.05)。综合各项指标,以9.60 mmol/L乙酸钠和4.80 mmol/Lβ-羟丁酸钠混合添加对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乳脂和乳蛋白合成的促进效果较好。
- 塔娜李红磊侯先志考桂兰高民李大彪
- 关键词:奶牛乳腺上皮细胞乙酸钠乳脂乳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