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耿宇迪

作品数:25 被引量:163H指数:8
供职机构:中国石化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石油科技创新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期刊文章
  • 7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3篇压裂
  • 13篇盐岩
  • 13篇碳酸
  • 13篇碳酸盐
  • 13篇碳酸盐岩
  • 7篇酸化
  • 7篇酸化压裂
  • 7篇酸压
  • 7篇缝洞
  • 6篇导流能力
  • 6篇油田
  • 6篇塔河油田
  • 6篇缝洞型
  • 5篇油藏
  • 5篇酸蚀
  • 5篇酸蚀裂缝
  • 5篇缝洞型碳酸盐...
  • 5篇储层
  • 4篇暂堵
  • 4篇酸压技术

机构

  • 15篇中国石油大学...
  • 14篇中国石化
  • 3篇长江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成都理工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西南石油大学
  • 1篇武汉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国石化石油...
  • 1篇中国石化西北...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作者

  • 25篇耿宇迪
  • 9篇陈勉
  • 8篇金衍
  • 7篇侯冰
  • 7篇卢运虎
  • 7篇林伯韬
  • 7篇周舟
  • 4篇张烨
  • 3篇刘建军
  • 3篇刘志远
  • 3篇赵文娜
  • 3篇杨帅
  • 2篇刘志远
  • 2篇贺甲元
  • 2篇翟晓鹏
  • 2篇李新勇
  • 2篇韩忠艳
  • 1篇罗志锋
  • 1篇焦克波
  • 1篇罗攀登

传媒

  • 5篇石油钻探技术
  • 2篇新疆石油地质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1篇天然气工业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油田化学
  • 1篇石油勘探与开...
  • 1篇断块油气田
  • 1篇石油天然气学...
  • 1篇石油地质与工...
  • 1篇油气藏评价与...

年份

  • 1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1
  • 3篇2020
  • 5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5
  • 1篇2004
25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一种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理模拟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本发明提供一种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物理模拟试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包括选择制备孔洞型碳酸盐岩试样的基质材料和比例;制作模拟孔洞;将基质材料按照比例浇筑成碳酸盐岩组合体;将浇筑好的碳酸盐岩组合体进行压实为碳酸盐岩人造岩样,固结...
金衍周舟陈勉耿宇迪刘志远汪文智侯冰卢运虎林伯韬张俊江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循缝找洞压裂技术被引量:7
2021年
深层及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溶洞是油气的主要储集空间,压裂裂缝受地应力控制主要沿水平最大地应力方向扩展,并沟通该方向上的溶洞,其他方向的溶洞无法与井眼连通,导致井周储量动用程度低。根据碳酸盐岩储层伴生缝洞发育特点,提出循缝找洞的储层改造思想,即压裂过程中通过控制泵注压力注入流体,流体遵循原生天然裂缝的展布形态进行流动,形成相互连通的人工裂缝通道,沟通不同方向的多个溶洞,减少地应力对压裂裂缝形态的影响。通过构建含天然裂缝网络和溶洞的模型,采用TOUGH2-AiFrac耦合求解算法,研究天然裂缝数量、走向对压裂裂缝沟通溶洞的影响规律。结果显示天然裂缝走向对压裂裂缝扩展轨迹有较大影响,天然裂缝走向偏向溶洞有利于压裂裂缝沟通溶洞;不同数量、不同走向的天然裂缝网络能够有效连通不同方向的多个溶洞,说明能通过循缝找洞实现井周储量的高效动用。以循缝找洞思想为指导形成的技术方案现场应用85井次,2020年增加原油产量16.12万t,为深层及超深层缝洞型碳酸盐岩油气藏的改造增产提供了方向。
赵海洋刘志远唐旭海李新勇耿宇迪张俊江
关键词:碳酸盐岩缝洞压裂
超深破碎型地层岩石力学参数的大数据预测模型
2024年
超深储层油气资源丰富,是目前油气开发的重点,但是储层岩体破碎和非均质性强,传统的预测储层力学参数方法误差大,对工程设计和施工造成很大的困难。基于大量试验和现场施工数据,分析了储层测井数据、储层裂缝数据、岩石力学数据的相互联系,建立了基于岩石力学性质-地质储层特征-测井解释之间物理关联的多参数约束;开发了多元非线性回归拟合算法模型,形成了超深破碎型储层全储层段岩石力学参数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克服了破碎型地层数据量少导致的计算误差大的难题,能明确全储层段岩石力学参数,与实际工程施工参数相比预测准确度达90%以上。研究结果为超深破碎型地层钻完井安全施工提供了技术支撑。
周舟李犇耿宇迪肖锐
关键词:岩石力学
转向酸酸液体系室内研究及其在塔河油田的应用被引量:8
2010年
为解决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酸压施工液体滤失量大、酸蚀裂缝作用距离短的难题,通过室内实验开展了转向酸液配方优化、转向性能的评价及其现场施工工艺研究。筛选出适用于非均质储层酸压(化)改造的转向酸酸液基本配方:20%HCl+8%DCA-1转向剂+2%DCA-6酸液缓蚀剂,简称DCA-1转向酸。该转向酸酸液室温放置3天无分层,表面张力为24.57 mN/m,与航空煤油间的界面张力为1.39 mN/m,对N80钢片的腐蚀速率为0.77g/m2.h。该转向酸与大理石的反应速率明显低于常规酸液体系,且反应得到的变黏酸液,在120℃、170 1/s下剪切1h后黏度仍大于500 mPa.s;该转向酸无需专门的破胶剂,遇到原油、天然气、醇醚等有机介质或者大量的地层水后均会破胶,破胶液的黏度小于25 mPa.s。该转向酸实现了转向暂堵的功能,具有良好的缓速性和耐高温流变性,又能快速返排。2008~2009年开展了6口井的转向酸酸压现场试验,其中5口井从酸压前无产能到压后获得高产流油,累计增油达到3.75×104t。
耿宇迪张烨赵文娜米强波
关键词:酸压暂堵性能评价塔河油田
塔河油田A井大型重复酸压工艺技术实践被引量:5
2010年
针对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某区A井酸压后,产量下降快、有效期短的问题,开展了大型重复酸压工艺技术研究。根据酸压井地质工程特征,通过调整前置液粘度、多级粒径段塞降滤、大幅增加前置液及酸液用量等方法,有效地增加了酸蚀裂缝长度,连通了更多的油流通道。该井经大型重复酸压工艺,共挤入地层滑溜水2044m3,变粘酸430m3,粉陶27t,获得日产液149t,日产油141.8t,显示了大型重复酸压的良好应用前景。
黄燕飞林涛张烨耿宇迪张泽兰
关键词:塔河油田碳酸盐岩
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压裂效果评价方法试验研究被引量:8
2020年
目前,由于缺乏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压裂裂缝沟通效果评价体系,无法实现压裂改造效果量化评价,因而需要针对缝洞型碳酸盐岩特征建立压裂改造效果评价方法。利用人造缝洞型碳酸盐岩岩心进行了水力压裂物理模拟试验,基于试验结果建立了符合缝洞型碳酸盐岩压裂特征的评价标准,提出了“缝洞沟通系数”的概念,然后利用该系数定量分析了地应力差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压裂效果的影响。试验发现:用以评价压裂效果的SRV系数无法准确评价缝洞型碳酸盐岩压裂效果,而缝洞沟通系数可以针对此类缝、洞发育的岩石情况作出准确的压裂效果评价;利用缝洞沟通系数评价了水平地应力差对缝洞碳酸盐岩压裂效果的影响,发现随着地应力差增大缝洞沟通系数先降低后升高。研究结果表明,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中各因素对压裂改造效果的影响规律与常规储层不同,利用缝洞沟通系数分析压裂裂缝扩展沟通情况针对性更强、评价缝洞碳酸盐岩储层压裂改造效果更有效。
李新勇耿宇迪刘志远汪文智周舟
关键词:缝洞型碳酸盐岩压裂效果
全直径岩心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实时动态评价装置及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全直径岩心酸蚀裂缝导流能力的实时动态评价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伺服增压系统、岩心夹持器和流量测量装置,所述岩心夹持器内装有全直径岩心。还涉及一种评价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岩心Ⅰ和岩心Ⅱ分别装入底板的凹槽Ⅰ和顶...
周舟陈勉金衍侯冰卢运虎林伯韬耿宇迪张俊江刘建军杨帅周博成
文献传递
缝洞型油藏一井多靶分段压裂开发效果数值模拟被引量:1
2023年
为了研究缝洞型油藏一井多靶分段压裂开发效果,基于离散缝洞模型,建立了考虑基质—裂缝渗流和溶洞自由流耦合的缝洞型油藏油水两相流动模型及数值模拟方法,分析了天然裂缝发育程度、底水及压裂簇数对开发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无底水条件下,天然裂缝发育程度仅影响采油速度,对累计产油量影响很小;在有底水条件下,底水沿天然裂缝上升会驱替溶洞中原油,产油量会随天然裂缝密度增大而升高;溶洞尺寸和压裂裂缝对缝洞型油藏产能具有显著影响;当天然裂缝发育程度较高时,每段一簇和多簇压裂裂缝开发效果差异明显减小,即采用一簇压裂裂缝便可控制整个缝洞甜点区域。
耿宇迪刘礼军王立静郭天魁
关键词:缝洞型油藏分段压裂数值模拟压裂设计
一种分析酸蚀裂缝壁面稳定性的实验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析酸蚀裂缝壁面稳定性的实验体系,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岩样制备;步骤二:连续强度测试;步骤三:酸液腐蚀;步骤四:连续强度测量;步骤五:缝宽变化测量;步骤六:导流能力计算;步骤七:酸蚀裂缝壁面稳定性分析。...
周舟金衍陈勉周博成耿宇迪张俊江侯冰卢运虎林伯韬
文献传递
超深碳酸盐岩复合高导流酸压技术被引量:13
2019年
针对新区探井S1井储层致密、超深、高温、高闭合应力的改造难题,设计了复合高导流酸压改造方案,其特征是以高性能流体为基础,在前置液和酸液阶段全程加砂,实现全裂缝(近井+远井)内铺置支撑剂,同时利用酸液刻蚀主裂缝,沟通周围储集体,形成整个裂缝范围内的陶粒+酸蚀复合流动通道。实验室导流能力评价显示陶粒+酸蚀复合通道导流能力提高40%,高强度陶粒支撑剂平均嵌入深度仅为85μm。运用室内流体分析评价技术,优选了耐温180℃压裂液体系作为前置液,实现有效水力造长缝。研制了耐温160℃地面交联酸体系,优化酸浓度15%HCl,满足携砂和深穿透的要求。优选支撑剂种类和加入方式,实现全裂缝的有效支撑。S1井采用140 MPa耐压级别地面设备,成功完成了酸压施工,最高排量为5.1 m^3/min、压力为108.5 MPa,全程累计加砂量为78.6 t,压后日产液达到72.9 t并稳定生产,复合裂缝长期导流能力保持在较高水平。
耿宇迪周林波王洋李春月
关键词:超深井导流能力复合酸压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