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荣
-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医学技术与情报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类风湿因子与抗角蛋白抗体联合检测类风湿关节炎的诊断探讨被引量:11
- 2005年
- 目的探讨抗角蛋白抗体(AKA)和血清类风湿因子(RF)联合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25例RA和159例结缔组织病患者(CTD)采用散射比浊定量与荧光染色法测定RF与AKA。结果血清RF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85.6%(107/125)和29.6%(47/159);AKA阳性率在RA组与CTD组分别为48.8%(61/125)和6.9%(11/159);RF和AKA两种方法对RA的诊断分别特异性是70.4%和93.1%、阳性预测值是69.5%和84.7%、阴性预测值是86.1%和69.8%。对89例RA患者血清的RF与AKA同时进行比较分析,两种方法差异具有显著意义(P<0.025)。结论RF的检测灵敏度高于AKA,但其特异性则不如,RF是类风湿关节炎诊断中较好过筛试验。AKA对RA的诊断具有满意的敏感性与特异性,是病情活动早期及严重的指标,可与RF联合检测作为RA的诊断。
- 陈雪初肖荣
- 关键词:类风湿关节炎血清类风湿因子抗角蛋白抗体
- EBV-VCA-IgG检测的临床诊断意义
- 2006年
- 目的评价EBV—VCA—IgG阳性的临床意义。方法第一步:将待测人群分为两组:对照组为43名健康人员,可疑组为117例疑为EBV感染住院病人。第二步:将可疑组再分为传单组和非典型传单组,传单组为48例确诊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非典型传单组为69例非典型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病人。用ELISA法对病人血清进行EBV—VCA-IgG抗体检测。结果对照组与可疑组EBV-VCA—IgG阳性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可疑组内非典型传单组与传单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EBV—VCA—IgG阳性对EBV感染引起的相关疾病有一定辅助诊断价值,但用来鉴别传单和其他类似传单的疾病仍缺乏特异性。
- 陆建国肖荣
- 关键词: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