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盛沪
- 作品数:3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广西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不同品种桑树幼苗对缺铁胁迫的应答反应及差异性
- 本研究以7个品种的桑树(MorusalbaL.)幼苗为材料,采用水培试验方法,对缺铁胁迫下桑树幼苗生长的应答反应、铁吸收积累及品种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探讨,旨在为桑树对缺铁环境适应差异性机制的阐明及铁高效桑树品种筛选提供科学...
- 胡盛沪
- 关键词:缺铁胁迫
- 文献传递
- 有机肥和铁肥对水稻土上桑叶失绿病的效应研究
- 2015年
- 为了探寻克服水稻土上桑叶失绿病的途径,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了喷施铁肥及土施硫黄、有机肥、木质素铁肥对防治桑树(桂桑优62)失绿病的效应。结果表明,叶面喷施硫酸亚铁、硫酸亚铁加尿素和柠檬酸铁14 d后,桑叶单叶重、叶绿素、活性铁含量均显著增加。施用硫黄、有机肥后土壤p H值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铁、叶片叶绿素和铁含量及桑叶重量显著增加,其中施用有机肥后桑叶增产率达43.0%~47.1%;施用后46 d及8个月后,对桑树铁素营养的效应及施用后54,305 d对夏桑及秋桑产量的效应均显著。施用木质素铁肥后土壤有效铁、桑叶铁含量和叶片重均有不同程度的增加。虽然木质素铁肥对土壤p H值的影响不显著,但有机肥与木质素铁肥混施后,土壤p H显著降低,而土壤有效铁含量和桑叶铁含量显著提高。施用木质素铁及混施木质素铁和有机肥73,236 d后,对桑树铁素营养及桑叶生长有显著正效应,对土壤p H值及有效铁含量的影响可维持至施用后13个月。由此可见,叶面喷施铁肥是快速矫正桑叶失绿病的有效措施,而土壤施用硫黄、有机肥、木质素铁肥及混合施用木质素铁和有机肥是防治水稻土上桑叶失绿病的长效措施。
- 黄渝岚兰柳燕胡盛沪张超兰冯健玲唐健黎晓峰
- 关键词:桑叶失绿铁肥有机肥
- 桑树幼苗对缺铁环境的生理反应被引量:1
- 2010年
- 为揭示桑树Morus alba L.对缺铁环境的响应机制,对桑树幼苗在缺铁环境下对难溶性铁的吸收、根系的铁还原活性、活性还原物质的分泌及根际的酸化作用进行了探讨。缺铁培养12 d后,桑树地上部铁含量和叶片叶绿素含量显著降低而叶片丙二醛含量显著增加。缺铁植株可吸收利用难溶性Fe2O3。在缺铁环境下可观察到根际的明显酸化,培养液的pH也随着缺铁处理时间的延长(1、3、4、5、6、7 d)而降低。而且,缺铁处理显著提高根系铁还原酶活性而显著降低根际Eh值。缺铁处理6、7 d后株均活性还原性物质的分泌量为(20.37±0.73)、(37.49±0.30)μmol·d-1,显著高于加铁处理的株均分泌量[(11.89±0.46)、(12.32±0.30)μmol·d-1]。此外,在缺铁环境中植株根冠比(0.25±0.06)也显著高于加铁处理(0.14±0.02)。这些结果说明,缺铁诱导的根际酸化、根系还原作用、还原物的分泌及根系的生长可能是桑树幼苗吸收利用难溶性铁的生理响应机制。
- 胡盛沪黎晓峰兰柳艳顾明华汤庆坤
- 关键词:桑树缺铁酸化分泌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