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胡震

作品数:11 被引量:107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历史地理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政治法律
  • 1篇经济管理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清代
  • 2篇法律
  • 1篇刑事
  • 1篇刑事上诉
  • 1篇刑事上诉制度
  • 1篇行政
  • 1篇行政活动
  • 1篇宅基
  • 1篇宅基地
  • 1篇章程
  • 1篇制定法
  • 1篇日记
  • 1篇荣宝
  • 1篇三权
  • 1篇上诉
  • 1篇上诉制度
  • 1篇生产合作社
  • 1篇十恶
  • 1篇示范章程
  • 1篇司法

机构

  • 9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西藏农牧学院

作者

  • 9篇胡震

传媒

  • 5篇中国农业大学...
  • 1篇法学研究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比较法研究
  • 1篇青年学报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20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3
  • 2篇2010
  • 1篇2009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1956年《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立法的历史考察被引量:2
2018年
为实施1954年宪法所规定的过渡时期总路线、引导广大农民加入合作社并提炼总结合作化运动的成功经验,在中央农村工作部和毛泽东的先后主持下,中央起草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示范章程》草案。为在全国上下取得思想和行动上的统一,草案先在党的中央委员会讨论通过,再经立法程序,交由政协协商、国家机关修改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讨论,最后由全国人大通过。《章程》制订过程鲜明体现了新宪法框架下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协商民主立法形式,对我国当前乡村振兴、协商民主发展和立法建设有着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
胡震
关键词:农业合作化
因言何以获罪?——“谋大逆”与清代文字狱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文字狱是专制社会的产物。那么,因言何以获罪?获何罪?如何处刑?文章认为,中国古代文字狱的定罪处刑经历了一个逐渐发展的过程。隋唐之前,对文字狱的处罚,罪名不一;"十恶"定型之后,主要以"大不敬"处罚;明清时期,由于"大不敬"条文的变化,使得"谋大逆"取代"大不敬"成为处罚文字狱最主要的罪名。通过对"谋大逆"的发展源流、内涵等的仔细辨析,我们发现,恰恰是"谋大逆"在内涵和外延上的不确定性极大方便了统治者在文字狱认定及其处罚上的任意所为。最后,在具体案件的处理中,清代文字狱也并非全部是按照"谋大逆"定罪处刑,而是形成了一个以"谋大逆"为首的罪名群,为了加强治理效果,也往往会使用杖毙等法外之刑。
胡震
关键词:文字狱十恶谋反
近代中国刑事上诉制度的生成及展开被引量:6
2020年
清末民初法制改革中,中国古代上控制度被来自西方的近代上诉制度所取代。上控和上诉的首要制度目的均是平反冤狱、保证司法公正。二者在制度内容、功能和理念上的相似性,为清末法律移植提供了便利条件,使上诉制度在近代中国得以顺利生成。但上控和上诉是分别镶嵌在传统和现代的两种异质型制度,上控的重心在行政控制,上诉则围绕案件事实及规则适用展开。立法上,上控所承载的社会控制、治理信息传递、督察官员等功能被剥离,新的上诉制度则被赋予了统一法律适用、终结裁判、保护被告人权利等现代司法功能。在司法实践中,围绕是否应赋予被害人上诉权、判决确定性、禁止不利益变更原则、上诉期限等问题,民初产生了一系列纷争。采用比较历史法律方法研究这些在当前司法中仍时有显现的问题,有助于认识和推动当前司法改革。
胡震
关键词:上诉法制转型司法改革
亲历者眼中的修订法律馆——以《汪荣宝日记》为中心的考察被引量:5
2010年
以《汪荣宝日记》为基本材料,从个体化的微观视角考察和勾勒汪氏在清末修律中的作用及贡献,重新修复和还原了那一段有关修订法律馆的历史记忆,可见其对清末修律所造成的重要的影响。
胡震
农村宅基地产权法律表达的70年变迁(1949—2019)被引量:20
2019年
受苏联宪法影响,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首次引入“生活资料/生产资料”概念。在法律层面上,农民房屋从公民私有财产被改造为生活资料。1962年的《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则把性质上属于生活资料的农村宅基地归入生产资料,变成了集体所有、农民使用。通过房屋“生活资料化”和宅基地“生产资料化”,农民原先的宅基地所有权被弱化为一个事实上的居住权。改革开放以来,在立法上恢复了房屋的财产本质,确认并通过改革不断实现宅基地使用权的用益物权性质。宅基地的财产属性逐渐得到恢复。70年宅基地产权法律表达变迁的历史说明,应在坚持集体所有前提下不断推进宅基地财产化,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性权利,这是真正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
胡震
关键词:宅基地财产权居住权历史变迁
农地“三权分置”的研究综述被引量:43
2017年
为顺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推动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中央明确提出改变联产承包责任制中土地由集体拥有所有权和农户拥有承包经营权的"两权分离"模式为集体有所有权、农户有承包权和经营者有经营权的"三权分置"模式,以期解决农民融资难问题、促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在梳理"三权分置"的概念、必要性、意义以及"三权"的内涵后,文章重点探讨了"三权分置""是否符合现行法律规定""是否是农村社会的自然需求"和"是否等同于永佃制的权利安排"等三个学界争论焦点,并提出土地问题的跨学科性决定了"三权分置"研究需要处理好改革与现行法律、理论与具体实践、共性与个性等三个根本性关系。
胡震朱小庆吉
关键词:农地土地流转
最后的“青天”?——清代京控制度研究被引量:13
2009年
许多研究者把当代中国的上访认为是古代直诉制度在当今的复活和延续。由秦至清,古代中国创造出一套高度发达和精巧的权利救济制度,其中清代的京控(至京城控告)是其发展的最高峰。文章采用历史考证和比较研究方法,依次对京控的概念、京控案件审判方式之变迁以及京控在清末法律改革中的命运等方面予以探讨,并通过京控与民初大理院审判的比较,力图从现代法的角度勾勒这一传统社会独具特色的司法制度。
胡震
关键词:大理院
清代“通行”考论被引量:13
2010年
胡震
关键词:清代考论法律形式法律根据行政活动制定法
新时代好青年:科学内涵、历史使命和实践路径被引量:3
2022年
新时代好青年立足于“新时代”的历史方位,指向“好青年”的人才目标,具有有理想体现出价值立场、敢担当体现出责任能力、能吃苦体现出精神姿态、肯奋斗体现出行动落实的科学内涵。始终成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生力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先锋力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参与者、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的不懈奋斗者、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新时代好青年的使命担当。做新时代好青年,要志存高远有理想,选择“为人民服务的职业”;认真负责敢担当,始终“恪尽职守”;经受磨砺能吃苦,保证“力能胜任”;脚踏实地肯奋斗,臻于“完美境地”。
李华兴胡震
关键词:历史使命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