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红 作品数:17 被引量:81 H指数:6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美国中华医学基金 广东省卫生厅资助课题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妊娠期肝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与病情转归 目的总结我院近十年来妊娠期肝病的发病与病情转归情况;并探讨妊高征合并肝功能损害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我院1995年1月~2005年12月期间妊娠期肝病的病例,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选取一定数量在上述时间段内住院... 杨涛 陈其奎 王凌云 于钟 苏红文献传递 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结肠黏膜中生长抑素受体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研究生长抑素受体(somatostatin receptor,SSTR)在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取36份活动期UC患者的结肠黏膜标本(结肠炎组)及30份体检者的结肠黏膜标本(对照组),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两组SSTR的表达情况。结果:SSTR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结肠黏膜的上皮细胞、纤维细胞、淋巴细胞和小血管的内皮细胞的细胞质中。SSTR在UC结肠黏膜中的阳性表达率为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3%(P<0.05)。中、重度UC患者结肠黏膜SSTR的阳性表达率均明显高于轻度UC患者(均为P<0.05)。便血明显(肉眼可见)的UC患者结肠黏膜SSTR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便血不明显(肉眼不可见,但潜血试验阳性)的UC患者(P<0.05)。结论:活动期UC患者结肠黏膜的SSTR的表达上调,其上调程度在病情较重或伴明显便血患者中更高。 钟英强 黄花荣 李楚强 苏红关键词:生长抑素 受体 结肠 溃疡性结肠炎 活组织检查 胃癌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的多种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及其意义 被引量:19 2006年 目的探讨细胞因子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免疫抑制机制中的作用,观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产生具有不同生物活性的细胞因子的水平。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方法分离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CD4^+ CD25^+T细胞与CD4^+CD25^-T细胞后,将CD4^+CD25^+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在体外分别单独培养及按不同比例共同培养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单独及混合培养时细胞因子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IL)-10及转化生长因子(TGF)-β分泌的水平。结果健康对照及胃癌患者CD4^+CD25^+T细胞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IL-10、TGF-β均显著高于CD4^+CD25^-T细胞,而分泌细胞因子IFN-γ均显著低于CD^+CD25^-T细胞(P<0.01)。CD4^+ CD25^+T细胞在体外可明显抑制CD4^+CD25^-T细胞产生IFN-γ的能力,且这种抑制能力呈效靶比关系(P<0.01);但CD4^+CD25^+T细胞与效应性T细胞CD4^+CD25^-T细胞在体外共培养对IL- 10及TGF-β的分泌无显著影响(P>0.01)。结论CD4^+CD25^+调节性T在体外可能通过细胞因子的调节发挥对效应性T细胞的抑制作用。 王凌云 黄开红 闵军 苏红 朱兆华关键词:胃癌 T细胞 细胞因子 肝硬化难治性腹水的治疗现状 被引量:7 2009年 腹水是肝硬化患者常见的并发症,预示患者生存率降低。绝大部分腹水患者对于低盐饮食和利尿剂治疗有良好反应,少部分患者则需要反复腹腔大量穿刺放液、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等处理。目前肝脏移植是唯一被证实可以提高患者远期生存率的方法,新治疗方法的目的在于纠正血流动力学紊乱及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兴奋状态。 魏伦收 苏红关键词:肝硬化 难治性腹水 慢性糜烂性胃炎的病理形态学特征 被引量:4 2006年 为观察慢性糜烂性胃炎(CEG)黏膜病理形态学特征,分析120例CEG患者,发现黏膜的病理形态学变化以急、慢性炎症性病变(均为98.33%)、固有层小血管病变(95.83%)及上皮损伤(70.00%)为主,部分患者可发生1-2级的黏膜腺体病变(腺体萎缩、不典型增生及肠化生)。因此,急、慢性炎细胞浸润、固有层小血管病变及上皮损伤是CEG的主要病理形态特征,伴有轻度黏膜腺体病变。 苏红 陈其奎 钟英强 王凌云 幸连春 曾志勇 黄志青关键词:慢性糜烂性胃炎 病理形态学特征 炎症性病变 血管病变 上皮损伤 血清透明质酸等四项指标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 探讨血清肝纤维化指标透明质酸 (HA)、Ⅲ型前胶原 (PCⅢ )、Ⅳ型胶原 (CⅣ )和层粘蛋白 (LN)在重型β地中海贫血 (简称 β地贫 )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 方法 检测 4 9例重型 β地贫患儿和 4 1例正常小儿血清HA、PCⅢ、CⅣ、LN水平 ,其中 4 5例地贫患儿行肝组织学检查 ,进行肝纤维化的对比研究。结果 β地贫组血清HA、PCⅢ、CⅣ、LN四项指标水平均显著高于正常小儿组 (P <0 0 1) ,HA、PCⅢ水平与纤维化分期呈低度正相关 (r=0 379、0 4 5 5 ,P均 <0 0 5 ) ,CⅣ及LN水平与纤维化分期无显著性相关 (r=0 312、0 310 ,P均 >0 0 5 )。四项指标联合诊断肝纤维化的判别函数为 :0 0 0 2HA +0 0 0 3PCⅢ +0 0 0 2CⅣ +0 0 0 6LN - 1 85 9。判断的准确率为 82 16 % ,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价值和阴性预测价值分别为 93 88%、6 8 2 9%、77 97%和 90 32 %。HA、PCⅢ水平的升高与肝脏铁含量有一定的相关性 (r =0 342、0 30 5 ,P均 <0 0 5 )。结论 血清HA、PCⅢ在重型 β地贫肝纤维化诊断中的价值高于CⅣ及LN ,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临床诊断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徐宏贵 方建培 黄绍良 李海刚 钟凤仪 郭海霞 苏红关键词:血清 透明质酸 重型Β地中海贫血 肝纤维化 层粘蛋白 胃血管瘤并腹腔多发性血管瘤1例 被引量:1 2009年 魏伦收 苏红 李贞娟关键词:多发性血管瘤 胃血管瘤 腹腔 进行性腹胀 体型消瘦 腹壁静脉 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定量测定的探讨——附37例报告 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检测乙型肝炎病毒(乙肝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80(clusterofdifferentiation80,CD80)及其配体CD28,探讨其在乙肝病毒持续感染中的作用。方法:采用荧光素双标记抗体方法,应用流式细胞仪定量测定37例乙肝病毒携带者(实验组)和40名健康成人(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的表达水平,并作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外周血T细胞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的水平(CD3+CD80+分别为0.13±0.02与0.15±0.03,CD8+CD80+分别为0.09±0.01与0.13±0.02,CD3+CD28+分别为50.0±1.7与51.8±1.3,CD4+CD28+分别为25.6±1.9与24.7±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T细胞活化表面协同刺激分子CD80及其配体CD28结合提供的协同刺激信号可能不是引起乙肝病毒携带者病毒持续感染的主要途径。 苏红 黄开红 袁世珍 曾志勇 黄志青关键词: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 外周血 T细胞 协同刺激分子 CD80 CD28 长期服用NSAID伴发消化道肿瘤3例 2003年 非甾体抗炎药(NSAID)对环氧合酶(COX)有抑制作用.有不少文献的研究提示长期服用NSAID可能对消化道肿瘤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我们在临床实践中发现3例患者,因各种原因需长期服用NSAID,但仍发生了消化道肿瘤,现将其报道如下. 钟英强 苏红 陈为宪关键词:NSAID 消化道肿瘤 非甾体抗炎药 环氧合酶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其表达的CD28和CD80分子 被引量:1 2003年 【目的】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携带者的外周血细胞免疫状态。【方法】采用荧光素双标记的流式细胞仪法检测慢性 HBV 携带者和对照组外周血 T 细胞亚群、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CD28和 CD80的 T 细胞的百分率。【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相比,慢性 HBV 携带者外周血 T 细胞亚群及表达协同刺激分子 CD28和 CD80的 T 细胞无显著性差异。【结论】与健康人比较,慢性 HBV 携带者机体的细胞免疫功能未见明显降低。 苏红 袁世珍 黄志明 魏菁 文艳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