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阳
- 作品数:29 被引量:110H指数:7
- 供职机构: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研计划项目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讨三黄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的分子机制
- 2024年
-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和实验验证探讨三黄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的物质基础及潜在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国天然产物化学成分数据库和SymMap数据库筛选三黄益肾胶囊的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通过GeneCards数据库筛选T2DM相关靶点,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使用R语言对交集靶点进行GO功能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选择关键活性成分与潜在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将60只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组、模型组、磷酸西格列汀片组、三黄益肾胶囊组,每组15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制备T2DM大鼠模型,灌胃相应药物8周。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空腹血糖(FBG)、空腹胰岛素(FINS)水平,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Western blot法检测胰腺组织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表皮生长因子(EGF)、AKT1、肿瘤抑制蛋白p53(TP53)、胱天蛋白酶3(CASP3)蛋白表达。结果得到三黄益肾胶囊活性成分160个,作用靶点298个,T2DM相关靶点2194个,三黄益肾胶囊与T2DM交集靶点166个。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主要涉及信号转导、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生物学反应过程,主要参与P13K/Akt、P53和CASP3等靶点的调控。分子对接结果表明,筛选得到的主要活性成分与靶点有较强的结合能力。与模型组比较,三黄益肾胶囊组大鼠FBG、FINS、HOMA-IR、TP53、CASP3降低(P<0.05),EGFR、EGF、Akt1蛋白升高(P<0.05)。结论三黄益肾胶囊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EGF/EGFR/P13K/Akt信号通路、TP53信号通路、CASP3信号通路、PPARG信号通路、ESR1信号通路、PTGS2信号通路、CAT信号通路和CTNNB1信号通路有关。
- 孟晓峰白海龙边云张爱族田风胜崔荣岗苏阳李娟
- 关键词:网络药理学表皮生长因子受体
- 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的研究近况被引量:8
- 2009年
- 近来诸多中医药学者从痰、湿、瘀、热论治代谢综合征,这不仅符合中医理论,而且取得了一定的临床效果,也从动物实验中得到证实。
- 李文东苏阳崔荣岗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痰证湿证瘀证
- 基于DID模型分析轻盈祛浊汤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的远期疗效及对维生素D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基于双重差分法(DID)模型分析轻盈祛浊汤治疗痰湿瘀阻型糖尿病肾病(DN)的远期疗效及对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水平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于该院就诊的痰湿瘀阻型DN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西医标准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轻盈祛浊汤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炎症因子、血钙、血磷和25(OH)D水平,采用DID模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不同时间点(治疗前,治疗后1、2、3及6个月)的血清25(OH)D水平。结果:随访6个月,无1例失访。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93.33%(56/60)]较对照组[78.33%(47/60)]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随访结束时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IL)6和IL-1β水平低于对照组,血钙水平高于对照组,血磷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25(OH)D水平在时间、组间、时间-组间交互项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ID回归模型显示,两组治疗前的差分效应量为0.844,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29>0.1),满足平行趋势假设;两组治疗后的差分效应量为-1.878,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说明在治疗后各时间点,观察组的效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双重差分效应值为-2.722,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轻盈祛浊汤能上调痰湿瘀阻型DN患者维生素D水平,改善钙磷水平,减轻炎症水平,提高疗效。
- 白海龙边云孟晓峰王丽芳王凤英田风胜崔荣岗苏阳李娟
-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痰湿瘀阻型
- 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观察应用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治疗组69例,服用吡格列酮片+清热祛浊胶囊治疗;对照组38例,单用吡格列酮片。3个月后观察指标变化。结果:两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甘油三酯(TG)、收缩压(SBP)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升高;治疗组舒张压下降、血尿酸下降;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空腹胰岛素(ISN)、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体质量(W)、体质量指数(BMI)增加的幅度较小;但无显著差异。结论:从痰湿瘀热立论组方的清热祛浊胶囊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合并代谢综合征患者的高血糖、血脂异常、高血压、高尿酸血症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子;可能降低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程度。
- 李文东王晓蕴苏秀海田风胜迟秀娥张忠勇苏阳吕树泉于文霞韩中千李华君王猛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痰证湿证瘀证热证
- 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栓风险分析被引量:6
- 2018年
- 目的分析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栓风险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在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以下简称"我院")内分泌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其中尿白蛋白定量/尿肌酐(ACR)正常[ACR<2.5(男)/3.5(女)mg/mmol]的60例作为2型糖尿病组(T2DM组),ACR在2.5(男)/3.5(女)~30.0 mg/mmol之间的60例作为早期糖尿病肾病组(EDN组)。另选取我院健康体检者30名作为对照组(NC组)。检测各组代谢指标,包括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血栓弹力图(TEG)的R值、K值、CI值、MA值、Angle角值,评估血栓形成的危险因素。结果与NC组比较,T2DM组及EDN组FPG、2hPBG、HbA1c水平均升高(P <0.05);与T2DM组比较,EDN组FPG、2hPBG、HbA1c水平均升高(P <0.05)。与NC组比较,T2DM组及EDN组TG、TC、LDL-C水平均升高(P <0.05),但T2DM组与EDN组TG、TC、LDL-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与NC组比较,T2DM组及EDN组的R值、K值均降低,Angle角值、MA值、CI值均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T2DM组比较,EDN组R值、K值下降,Angle角值、MA值、CI值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R值、K值与ACR呈负相关(r=-0.423、-0.517,均P <0.01),Angle角值、MA值、CI值与ACR呈正相关(r=0.683、0.742、0.669,均P <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糖尿病病程、血脂异常、吸烟史、ACR升高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栓风险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23、1.986、2.103、4.358,均P <0.05)。结论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蛋白尿前,血栓风险已经高于健康成人。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栓风险高于单纯糖尿病患者。早期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血栓风险与糖尿病病程、血脂异常、吸烟史、ACR升高相关。
- 苏阳张倩崔荣岗李娟田风胜
- 关键词:早期糖尿病肾病血栓弹力图
- 苯扎贝特致糖尿病肾病患者横纹肌溶解1例诊治体会被引量:1
- 2014年
- 1临床资料1.1病例资料患者女性,54岁,主因口干多饮多尿乏力25年,双下肢水肿半年于2013年7月6日入院。患者25年前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开始口服降糖药物,9年前开始应用胰岛素控制血糖。5年前确诊并发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目前右眼失明。半年前因双下肢水肿于我院就诊,确诊为糖尿病肾病Ⅴ期,慢性肾功能不全,肾性贫血,低蛋白血症。
- 迟秀娥苏阳
- 关键词:苯扎贝特糖尿病肾病横纹肌溶解
- 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观察穴位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的疗效。方法将52例糖尿病麻痹性斜视患者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和药物治疗组。针刺治疗组根据受累眼肌的不同选取穴位,药物治疗组给予甲钴胺静点和复方樟柳碱注射液颞浅动脉旁注射,治疗21天后观察疗效。结果针刺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药物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9%,针刺组明显优于药物组(P<0.05)。结论局部针刺治疗糖尿病麻痹性斜视疗效确切,优于药物治疗。
- 苏阳田风胜孟晓峰
- 关键词:糖尿病麻痹性斜视针刺疗法
- 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临床进展
- <正>中医药在DN的辨证论治方面有其独特优势,并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一、病因病机本病的发生是消渴病失治、误治和治之不当而产生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以尿浊、水肿、
- 苏阳苏秀海王晓蕴李文东迟秀娥
- 文献传递
- 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细胞因子动态变化与病情的相关性。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0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222例单纯型DR患者为研究对象,随访观察1年并按照病情转归情况分为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和非PDR组。比较2组患者一般资料、细胞因子水平,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单纯型DR患者病情的相关因素。结果截至2022年4月1日,5例失访,最终纳入217例,随访率97.75%,其中61例(28.11%)出现PDR者设为PDR组,156例(71.89%)未出现PDR者设为非PDR组。2组患者血清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变化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VEGF变化率(OR=1.054,95%CI:1.047~1.061)、IL-18变化率(OR=1.163,95%CI:1.150~1.175)、IL-1β变化率(OR=1.132,95%CI:1.120~1.144)为单纯型DR病情进展的危险因素(P<0.001)。结论VEGF、IL-1β、IL-18动态变化与单纯型DR患者病情变化有关。
- 边云白海龙孟晓峰刘晓薛超刘瑞雪常洪坤田风胜崔荣岗苏阳刘梅
- 关键词: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白细胞介素-18
- 自拟清热祛浊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62例被引量:10
- 2010年
- 使用自拟清热祛浊胶囊从痰湿瘀热治疗2型糖尿病代谢综合征62例,可改善患者的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 李文东田风胜段洪波王晓蕴苏秀海王元松迟秀娥苏阳屈会云
-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痰证湿证瘀证热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