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茜茜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科技支撑计划四川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 1篇专利

领域

  • 6篇农业科学
  • 3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果实
  • 2篇氧化酶
  • 2篇香气
  • 2篇龙眼
  • 2篇酶活性
  • 2篇抗氧化
  • 2篇抗氧化酶
  • 2篇黄果
  • 2篇黄果柑
  • 2篇发育过程
  • 1篇代谢
  • 1篇低温胁迫
  • 1篇顶芽
  • 1篇氧化酶活性
  • 1篇氧化物歧化酶
  • 1篇幼果
  • 1篇月历
  • 1篇生长发育过程
  • 1篇实生
  • 1篇土壤

机构

  • 7篇四川农业大学

作者

  • 7篇范茜茜
  • 6篇汪志辉
  • 6篇熊博
  • 2篇张婷婷
  • 2篇王晓晓
  • 1篇严巧巧
  • 1篇龚荣高
  • 1篇罗华
  • 1篇汤浩茹
  • 1篇廖明安
  • 1篇廖玲
  • 1篇张婷婷
  • 1篇石冬冬
  • 1篇曹淑燕

传媒

  • 2篇广西植物
  • 1篇华北农学报
  • 1篇食品科学
  • 1篇植物科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6篇2014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果-草-猪-沼-果”模式对龙眼果实品质及土壤环境影响的研究
以泸州主栽龙眼品种“泸丰一号”为试验对象,以“猪—沼—果”的循环经济模式为依据,按照有机果品生产要求,建立“果—草——猪—沼—果”循环模式。通过对龙眼树采取施用沼肥和果园生草等处理措施,以化肥和无处理对照,对龙眼果实品质...
范茜茜
关键词:龙眼果实品质土壤环境
文献传递
‘爱甘水’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香气成分的变化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爱甘水’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的香气成分,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分析花后不同时期‘爱甘水’梨果实的香气成分。结果表明,‘爱甘水’梨果实香气成分主要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其中,酯类物质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从0.41%增加到57.05%;醛类物质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为31.86%;而醇类物质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呈现"M"形的变化规律,最高达到18.28%。此外,还检测出己醛、2-己烯醛、己酸乙酯、苯甲酸乙酯、丁酸乙酯、戊酸乙酯、辛酸乙酯、丁酸-2-乙基丙酯、十九烷为成熟‘爱甘水’梨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
廖凤玲李立佼汪志辉熊博范茜茜
关键词:果实香气
爱甘水梨果实发育过程香气形成与代谢关键酶活性的关系被引量:6
2014年
以爱甘水梨果实为试材,测定了果实发育成熟时期的香气成分及代谢关键酶-脂氧合酶(LOX)、氢过氧化物裂解酶(HPL)、乙醇脱氢酶(ADH)和醇酰基转移酶(AAT)的活性,并对果实中香气成分与酶活性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爱甘水梨果实的主要香气成分为酯类、醛类和醇类,其中,酯类物质百分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逐渐升高,从0.41%增加到57.05%;醛类物质百分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呈现先增后降的变化规律,最大值为31.86%;而醇类物质百分含量在果实生长发育过程呈现"M"形的变化规律,最高达到18.2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酯类及醛类物质与LOX、HPL、ADH、AAT活性呈正相关,而醇类则与LOX、ADH、AAT呈负相关,与HPL活性呈正相关。研究认为,LOX、HPL、ADH、AAT是爱甘水梨果实酯类及醛类香气物质积累的主要酶类,而LOX、ADH、AAT不利于醇类物质的积累。
廖凤玲汪志辉熊博范茜茜
关键词:果实香气
低温胁迫下外源SOD对枇杷幼果抗寒性影响机理被引量:8
2014年
以大五星枇杷幼果为试验试材,在自然低温胁迫下,研究不同浓度的聚天冬氨酸锰(MSOD)喷施枇杷幼果后的抗氧化酶活性、细胞膜透性及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不同浓度MSOD(5.0、12.5、20.0mg/L)均能提高幼果抗氧化酶系统中的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减少细胞膜透性和丙二醛(MDA)含量。而在试验浓度范围内,12.5mg/L的MSOD处理为最佳喷施浓度。
王晓晓汪志辉熊博廖凤玲范茜茜高婧斐张婷婷
关键词:低温胁迫枇杷抗氧化酶
一种黄果柑种植管理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果柑种植管理方法,采用12个月的月历进行种植管理,每个月有针对性的进行重点管理,通过“月历”管理方法的应用,石棉黄果柑的外观和内在品质得到大幅度的提升,现在全县80%以上的黄果柑可溶性固形物已由2年前的...
汪志辉罗华汤浩茹廖明安龚荣高熊博严巧巧廖凤玲范茜茜高靖斐石冬冬张婷婷曾海琼廖玲古咸杰曹淑燕李清南
文献传递
钙对黄果柑果实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黄果柑为桔和橙的天然杂交种。以5年生黄果柑果树为材料,设置9个不同钙处理,研究钙对黄果柑果实成熟后期3种抗氧化酶(CAT、POD和S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叶面、果面喷钙后增大了黄果柑成熟后叶片、果皮和果肉中钙的含量,且显著高于CK。钙处理后黄果柑果实抗氧化酶活性显著高于CK,果实成熟后10 d CAT和SOD活性出现一个高峰,之后迅速降低。果实成熟后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但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表明钙能有效地调控黄果柑果实3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增强黄果柑果实活性氧清除能力。综合比较不同钙处理对黄果柑果实SOD、POD和CAT活性影响可见,以1.0 g/L氯化钙对3种抗氧化酶活性的调控作用最有效。
熊博汪志辉廖凤玲范茜茜李立佼王晓晓
关键词:黄果柑过氧化氢酶过氧化物酶超氧化物歧化酶
几种调控措施对龙眼顶芽激素及成花坐果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以当地主栽龙眼品种‘泸丰一号’为材料,在龙眼花芽形态分化期开始前,采取树冠喷施不同比例的生理调节剂、骨干枝环割、断根等调控措施,定期测定花芽分化期顶芽内源激素,在花芽分化完成后统计成花坐果率,研究调控措施对龙眼顶芽激素含量动态变化和成花坐果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几种措施处理都不同程度地提高了龙眼的成花坐果率,适当浓度(150 mg·L-1及100 mg·L-1)乙烯调节剂组合调控措施可以显著提高树体的雌花数、雌花率及坐果率,其中雌花率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2.57%和38.22%;各处理的冲梢率显著低于对照,其中处理B(100 mg·L-1乙烯利调节剂组合)的冲梢率(18.58%)最低,比对照低34.18%,且芽轴增长率与冲梢率呈显著正相关,其中以150.00 mg·L-1多效唑+100.00 mg·L-1乙烯利+1.0 mg·L-1细胞分裂素配制好的药液均匀喷洒在树冠上的处理效果最优。几种措施对于龙眼顶芽中的激素及激素的平衡的影响表现为GA3含量和ABA含量在花序主轴分化期较高,在多级侧花序快速分化期则处于较低水平,整个形态分化期ZT始终保持较低水平,则利于防止龙眼成花逆转,从而促进龙眼花芽分化;IAA含量受各处理影响变化较为复杂,并未呈现出较强的规律性;从激素比例方面看,龙眼顶芽在花序主轴分化前期IAA/GA3比值较低,末期ZT/GA3比值较高则有利于成花,在整个形态分化期ZT/ABA及GA3/ABA都处在较低的水平,可有效抑制成花逆转。研究结果可为龙眼的成花机理以及四川泸州地区龙眼的优质丰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
范茜茜汪志辉熊博廖凤玲高婧斐张婷婷
关键词:花期顶芽内源激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