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雷
- 作品数:5 被引量:25H指数:3
- 供职机构: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黄连解毒汤中君-使药对黄连-栀子干预2,4-二硝基苯酚热病证候模型的代谢组学被引量:6
- 2011年
-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理论,探讨黄连-栀子药对干预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中生物标记物的变化规律。方法:运用UPLC-MS技术手段,利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法(PLS-DA)数据解析方法,确定黄连-栀子药对对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2,4-二硝基苯酚致热病证候模型97个生物标志物,其中药对对31个生物标记物具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应用代谢组学方法,初步说明黄连-栀子药对对热病证候具有治疗作用。
- 何薇荆雷刘树民刘东敏黄志桓祖金祥
- 关键词:代谢组学2,4-二硝基苯酚
- 基于药物成分体内过程的黄连苦寒药性研究被引量:3
- 2011年
- 目的:利用现代研究手段诠释黄连苦寒药性的本质。方法:以指纹图谱为表征手段,利用HPLC-UV技术,通过体外药材图谱、体内血清图谱及尿液图谱间的比较,综合评价黄连体内直接作用的物质基础,探讨其给药后成分与传统疗效的相关性,并通过比较黄连在热病状态下与生理状态下的药物成分吸收情况,从而阐明代表其苦寒药性的成分群。结果:黄连入血的全部9个可检测出的成分及在黄连药材和尿液中可检测出的3个成分(体外成分图谱中4、5、6号峰),可以认定为黄连的药效物质基础,亦可能代表其苦寒药性。结论:基于药物成分体内过程的研究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可阐释黄连苦寒药性。
- 卢芳刘树民陈平平荆雷董婉茹
- 关键词:黄连药效成分药性中药研究
- 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成分溶出变化研究被引量:5
- 2012年
- 目的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了黄连解毒汤(黄连、黄芩、黄柏、栀子)水提物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结合黄连解毒汤16个全排列,评价不同配伍组方对黄连解毒汤成分溶出的影响。方法 HPLC法,反相C18柱,体积流量为1.0 mL/min,UV检测器(λ=254 nm),流动相为甲醇-水(含0.1%醋酸),梯度洗脱。结果分析、比较黄连解毒汤及其不同配伍组方的高效液相图谱,黄芩与黄连、黄柏配伍产生沉淀使生物碱溶出降低;黄芩与栀子配伍使环烯醚萜类成分溶出降低,但四药配伍溶出增加为112.6%;不同配伍组合黄酮类成分溶出增加降低不尽相同,但四药配伍增加为480.7%。结论 方法全面准确可靠,可作为黄连解毒汤体外成分分析研究的依据。
- 刘冬敏刘树民祖金祥卢芳荆雷何薇黄志桓
- 关键词:黄连解毒汤HPLC成分溶出
- 黄连-黄芩及黄连-黄芩-黄柏干预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的代谢物组学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基于代谢物组学理论,探讨黄连解毒汤的拆方黄连-黄芩及黄连-黄芩-黄柏干预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在代谢物组学层面上的关联性。方法:运用UPLC/MS技术手段,采用PCA和PLS-DA数据解析方法,研究黄连-黄芩及黄连-黄芩-黄柏对于热病证候模型大鼠尿液中生物标记物的影响。结果:初步确定2,4-二硝基苯酚诱导热病证候模型51个生物标志物,黄连-黄芩对于其中8个生物标志物具有明显干预作用,黄连-黄芩-黄柏对于其中15个生物标志物有明显干预作用。结论:黄连-黄芩-黄柏对于热病证候模型生物标志物的干预数量和程度均好于黄连-黄芩,佐药黄柏的加入有效加强了对热病的治疗作用,从代谢物组学的角度阐明了传统复方理论中"君臣佐使"组方原则的科学性。
- 荆雷何薇刘树民黄志桓刘东敏祖金祥
- 关键词:2,4-二硝基苯酚代谢组学生物标志物
- 病理及生理状态下的栀子血清药物化学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1年
- 目的以血清药物化学结合现代色谱技术为研究手段,阐明清热药栀子苦寒药性的药效物质基础。方法采用HPLC法,建立药材指纹图谱的色谱洗脱条件,Wistar大鼠ig给予栀子水提物,肝门静脉采血,对比大鼠在生理及苯酚诱导的热病症候状态下,血清中药物成分吸收的变化情况。结果建立了6批栀子水提物共有峰的色谱指纹图谱;确定最佳给药剂量、采血时间及血清处理方法。与生理状态下的大鼠给药组比较,热病症候状态下大鼠对栀子苷有显著的增量吸收,另有2个移行成分生成。结论大鼠在热证状态下对栀子水提物中栀子苷的增量吸收,以及血清中出现的移行成分等现象,表明这些成分有可能代表栀子苦寒药性。
- 董婉茹丁雅光荆雷卢芳刘树民李俊行
- 关键词:栀子血清药物化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