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凌岱
- 作品数:4 被引量:96H指数:4
- 供职机构:青岛大学医疗集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损伤控制指导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2
- 2011年
- [目的]探讨应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治疗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意义,规范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方法]本组39例不稳定型骨盆骨折,在骨科损伤控制理论指导下,首先采取各种措施稳定生命体征,过渡性简单外固定,然后实施有效内固定恢复骨盆的稳定性。[结果]39例病人无一死亡,骨折一期愈合,所有病人均未因骨盆骨折而留有并发症或重度残疾。按Matta评定标准评价疗效,治疗组优21例,良11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82.1%,而对照组优良率51.8%。差异有显著性(x2=9.16,P<0.001)。[结论]骨科损伤控制理论对于不稳定型骨盆骨折的治疗具有肯定的指导意义,骨科损伤控制应该成为不稳定型骨盆骨折治疗的临床路径。
- 张开欣董凌岱郭兴杰
- 关键词:骨盆不稳定型骨折
- 瞄准器引导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的再认识被引量:30
- 2005年
- [目的]分析瞄准器引导下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以提高远端锁钉成功率。[方法]用配备远端瞄准器的股骨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297例(301侧股骨),髓内钉301枚,国产钉216枚,进口钉85枚;粉碎性骨折108例,非粉碎性骨折189例;其中4例双侧股骨干骨折;均采取静力型固定,远近端各2枚锁钉。[结果]301枚股骨交锁髓内钉有288枚远端锁钉一次成功,有13枚初次锁钉未成功,一次锁钉成功率为95.7%。[结论]股骨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困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要提高远端锁钉一次成功率,必须重视包括术前准备在内的各个环节。
- 董凌岱张辉王俊勤朱宝林李明
-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交锁髓内钉远端锁钉双侧股骨干骨折远端瞄准器一次成功率
- 急性下胫腓关节脱位治疗的再认识被引量:22
- 2005年
- 目的探讨韧带等软组织的修复对治疗急性下胫腓关节脱位的必要性。方法对41例急性下胫腓关节脱位施行手术治疗,修复撕裂的下胫腓前、后韧带和三角韧带以及关节囊,复位固定内、外踝骨折和下胫腓关节,术后指导功能锻炼。结果41例中有3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8个月~4年,平均26.2个月。内固定物去除后,38例均未出现下胫腓关节分离、距骨外移等不稳定征象,未发生创伤性关节炎。结论对下胫腓关节脱位的治疗不仅要重视骨性结构,应同样重视软组织的修复。
- 董凌岱唐爱君荆玉峰翟沂慧王佃勋
- 关键词:下胫腓关节韧带关节囊
- 跟骨骨折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临床分析被引量:22
- 2007年
- [目的]探讨跟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后切口愈合不良的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2003年11月~2006年7月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治疗的51例(4例是双侧)跟骨骨折,本组有48例得到随访,随访时间6~26个月,平均随访时间14个月.[结果]采用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的评分标准(满分100分),评定术后功能为53~98分,平均84.8分,结果优良;术后切口愈合不良9例,切口愈合不良率18.7%,包括皮缘部分坏死5例、切口窦道形成2例、皮缘部分坏死伴浅表感染1例,钢板部分外露1例.[结论]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治疗跟骨骨折,必须高度重视软组织的处理,从术前、术中、术后给予合理的处理,才能提高切口愈合率.
- 董凌岱王军良王俊勤朱宝林董庆区刘志宏张开欣
- 关键词:跟骨骨折内固定切口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