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又坤

作品数:19 被引量:62H指数:4
供职机构: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5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6篇手术
  • 5篇出血
  • 4篇脑出血
  • 4篇脑积水
  • 4篇积水
  • 4篇高血压
  • 3篇动脉
  • 3篇血压
  • 3篇术后
  • 3篇颅骨
  • 3篇脑室
  • 3篇分流术
  • 3篇腹腔
  • 3篇腹腔分流
  • 3篇腹腔分流术
  • 2篇修补术
  • 2篇压力性
  • 2篇诊治
  • 2篇正常压力性脑...
  • 2篇手术时机

机构

  • 19篇荆州市第二人...
  • 1篇广州军区武汉...

作者

  • 19篇董又坤
  • 17篇张爱明
  • 15篇廖志刚
  • 10篇王洪流
  • 7篇崔汉江
  • 6篇邢细红
  • 3篇江勇
  • 1篇凡启明
  • 1篇胡其春
  • 1篇张爱民
  • 1篇马廉亭
  • 1篇廖忠银
  • 1篇张永东
  • 1篇夏红波
  • 1篇田力

传媒

  • 3篇广东医学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中国老年学杂...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中国社区医师
  • 1篇湖北省卫生职...
  • 1篇中华综合医学...
  • 1篇临床神经外科...
  • 1篇长江大学学报...
  • 1篇中华神经创伤...
  • 1篇第八届全国立...
  • 1篇第16届中南...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4
  • 4篇2013
  • 2篇2009
  • 1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3
1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期人工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2003年
目的:探讨Ⅰ期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对165例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实施Ⅰ期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分另4选用可塑性多孔型BL人工颅骨材料(102例)和钛金属板材料(63例)。结果:全部患者均手术顺利,并经6—12月随访观察。提示术后恢复良好,BL材料组有22例并发头皮下积液(21.57%)、钛板组有1例并发头皮下积液(1.59%),所有患者均无头皮感染、植入物异物移位或塌陷、硬脑膜下血肿等并发症,术后有6例患者遗留轻微偏瘫或轻度语言障碍,未见外伤性癫痫和精神障碍等后遗症。结论:Ⅰ期人工材料颅骨修补术在外伤性颅骨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切实可行,既减轻了患者的痛苦、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又避免了二次手术、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但要掌握好手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避免和处理好术后并发症。
张爱明江勇廖志刚董又坤
关键词:手术适应证手术禁忌证手术治疗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和最佳手术时机的研究
目的: 探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的诊断和最佳手术时机. 方法:所有患者确诊后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 结果:120例病人,3月内手术70例,有效60例,占85.7%,3~6月内手术24例.有效18例,占75%...
张爱明廖志刚董又坤崔汉江王洪流
关键词: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时机
文献传递
淋巴细胞性垂体炎1例被引量:1
2014年
患者,女,26岁。入院前4个月出现停经泌乳伴头昏头痛,于2011年6月14日来我院就诊,曾于1年前生一男孩,产后哺乳8个月,断奶后月经未来,伴泌乳,后渐出现头昏头痛,否认小便多,视力下降,视野缺损,乏力,食欲下降等不适。
邢细红谢元元董又坤廖志刚王洪流崔汉江张爱明
关键词:淋巴细胞性垂体炎产后哺乳视野缺损食欲下降断奶后头昏
急诊可脱性球囊栓塞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1例
2013年
我院收治1例因锅炉爆炸,损伤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及海绵窦,导致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现报道如下。
廖志刚张爱明董又坤王洪流马廉亭
关键词: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血管内治疗可脱性球囊
骨窗加压包扎防治去骨瓣减压术后并发硬膜下积液的疗效分析被引量:7
2016年
目的观察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行骨窗加压包扎预防和治疗硬膜下积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荆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9年9月至2015年4月55例颅脑损伤行去骨瓣减压术病例随机分为骨窗加压包扎组(n=26)和常规组(n=29),两组术后均行常规治疗,加压包扎组自术后行绑带骨窗加压包扎1个月,两组定期复查头颅CT,对出现硬膜下积液者及时骨窗加压包扎,对两组患者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出现硬膜下积液的时间和术后GOS评分进行比较分析,观察硬膜下积液患者行骨窗包扎干预的疗效。结果骨窗加压包扎组硬膜下积液发生率为7.7%(2/26)明显低于常规组27.6%(8/29),出现硬膜下积液时间为术后评均(38.5±3.7)d明显长于常规组(13±2.9)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窗加压包扎组GOS评分>3分例数18例(69.2%),常规组为21例(72.4%),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0例硬膜下积液病例,发现积液后行骨窗加压包扎干预平均23.9d后积液均吸收,无需手术病例。结论骨窗加压包扎可明显降低颅脑损伤去骨瓣减压术后硬膜下积液的发生率,对术后硬膜积液有很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该方法简单易行,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邢细红董又坤廖志刚崔汉江王洪流张爱明
关键词:去骨瓣减压术硬膜下积液加压包扎
绷带加压包扎联合负压吸引预防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被引量:4
2016年
去骨瓣减压术作为由颅脑损伤、脑出血等引起恶性颅高压患者的首选有效治疗措施,术后通常留有部分颅骨缺损,目前多采用二期颅骨修补术,而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是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术后予以皮下置管等措施可以降低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
邢细红董又坤廖志刚王洪流崔汉江张爱明
关键词:颅骨修补术后皮下积液绷带加压包扎负压吸引颅高压帽状腱膜
同时发生的双侧基底节区出血1例
2016年
1病例资料 患者,男,20岁,因头痛伴意识障碍1 h入院。既往无高血压、糖尿病及心脏病病史,无血液病史,无吸毒及输血史,家族史无特殊。入院时体格检查:血压160/100 mmHg,呼吸24次/min,脉搏97次/min,神志嗜睡,GCS评分8分,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2.5 mm,对光反射迟钝,颈软,四肢肌张力增高,双侧巴氏征(+)。头部CT示双侧基底节区出血(图1A)。
王洪流张爱明董又坤
关键词:脑出血高血压
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手术的时机和疗效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探讨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V-P分流术)的疗效及手术时机。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临床症状出现到手术的时间分为早期(<6个月)手术组31例和晚期(≥6个月)手术组36例两组,均行V-P分流术,分析比较两组患者V-P分流术疗效的差别。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1年,临床症状改善为有效,67例患者有效率为76.1%(51/67),并发症发生率3.0%(2/67),1例因感染后取出分流管,1例因脑室端堵塞予以更换脑室端引流管,无其他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早期手术组有效率为90.3%(28/31),晚期手术组有效率为63.9%(23/36),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学检查提示脑室均有不同程度缩小。结论对正常压力性脑积水,应早诊断,早手术,V-P分流术是其有效的治疗方法,发病后6个月内行V-P分流术效果更为显著。
张爱明董又坤廖志刚崔汉江王洪流邢细红
关键词:正常压力性脑积水脑室腹腔分流术手术时机疗效
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小脑出血18例临床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微创穿刺术治疗18例高血压小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4d内血肿清除率全部>70%,随访3~6个月,完全恢复正常10例,生活自理5例,生活部分自理2例,死亡1例。结论: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创伤小,费用低,疗效满意。
廖志刚张爱明董又坤
关键词:小脑出血高血压微创手术
高敏C反应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被引量:11
2017年
目的探讨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糖化血红蛋白(Hb A1c)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相关性。方法抽取9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组,根据颈总动脉内膜厚度(IMT)将其分为重度粥样硬化组(n=32)、轻度粥样硬化组(n=33)、单纯脑出血组(n=31),另选取31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对照组。对比四组生化指标水平、颈动脉血管病变影响因素及不同类型斑块患者hs-CRP及Hb A1c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IMT的相关性。结果四组空腹血糖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s-CRP、Hb 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单纯脑出血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高密度脂蛋白、hs-CRP、Hb A1c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粥样硬化组及轻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 A1c、IMT、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重度粥样硬化组hs-CRP、Hb A1c最高;IMT与hs-CRP、Hb A1c呈正相关;hs-CRP、Hb A1c、IMT均是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的危险因素(P<0.05);软斑患者hs-CRP及Hb A1c水平明显高于溃疡斑、扁平斑、硬斑患者(P<0.05)。结论 hs-CRP及Hb A1c均是导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发生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危险因素。
廖忠银田力邹小媚董又坤邢细红夏红波
关键词:高敏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高血压脑出血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