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娜
- 作品数:15 被引量:53H指数:3
- 供职机构:北京语言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语言文字文化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 翻译学的“全球化”进路被引量:1
- 2007年
-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翻译学界就出现了翻译研究的“文化转向”,这是当时日益走向衰落的、执著于语言学方向的翻译研究摆脱危机境地的一次转机(王宁,《再论翻译学的学科定位和文化特征》,《中国翻译》,
- 董娜
- 关键词:翻译学翻译研究文化转向文化特征语言学
- An Attitudinal Study of Internet Language
- 随着网络的进步,网络语言也成为一种新型语言正在快速发展,网络语言也越来越频繁地出现在网络上和日常生活中。虽然不少研究者对网络语言进行了研究,但对网络语言的研究仍需要更多的探讨。本论文旨在研究以下问题。人们对网络言语的使用...
- 董娜
- 译学研究的反思与前瞻——评《翻译学概论》被引量:1
- 2010年
- 20世纪以来,西方一些著名的语言学家、哲学家、文艺学家乃至诗人、作家如雅各布逊、巴赫金、德里达、本雅明等都很关注翻译行为,或者从翻译行为的某些特性上得到灵感,进而阐发出新的理论体系。中国翻译界的学者们长期在翻译研究的基本问题上辛苦地钻研、争论,谨慎地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与方法,也不断有新的发现和认识。
- 董娜
- 关键词:翻译学译学研究翻译行为语言学家翻译研究
- 模糊视阙下的翻译研究被引量:5
- 2011年
- 翻译研究的发展离不开其他一些相关学科的研究成果。国内外模糊语言学的研究成果表明,语言模糊性与翻译有着密切的联系,模糊语言学和翻译学可以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新的模糊翻译理论。模糊理论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的界限。在认知活动中,模糊现象、模糊概念和模糊推理常常是人们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译者对原著的理解,传达和读者对译著的评价过程,都无不渗透着这种模糊性。
- 董娜岳晶晶
- 关键词:翻译研究范畴化
- 语料库辅助下的译者痕迹研究
- 2010年
- 译者痕迹指的是在翻译的过程中,由于翻译策略的取向、源语文本的选择或译者个人因素等,译者在翻译源语文本时留下的创造性并有别于原作的痕迹,依照这些痕迹便可以分辨出译者的目的、个性、风格以及其他特征。语料库语言学的发展对语言研究和翻译研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利用语料库来调查翻译中的译者痕迹,具有其他研究方法没有的优势,但必须要做到定量和定性研究相结合,将译者痕迹与其他外部因素相结合。
- 董娜
- 关键词:译者
- 《道德经》英译史的描写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自1868年第一个《道德经》英译本诞生以来,其英译本数量不断增长,如今已超过百种。由于这些译本产生于不同的年代,出自不同的译者,原文本的开放性和译者的前理解使译文产生多样化具备了可能性和必然性,而译者主体性使多样化的翻译最终得以实现。为反映《道德经》翻译的历时特征与中西译者之间的文化差异,文中选取的译本跨越了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中西译者。本文运用描述翻译学的研究成果,从历时的角度分析描述译文,尽可能客观地描写译本之间的异同点;《道德经》的英译从早期传教士的基督教化到后来汉学家的西方哲学化再到今天海内外学者的回归本原化,也是中西文化交流史的一个缩影。
- 董娜
- 关键词:《道德经》英译中国典籍
- 语料库与翻译教学
- 2011年
- 本文分析了大学翻译教学的现状,指出了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描述了语料库的优势、语料库的发展既为语言研究提供了空前广泛的言语材料,又对语言学各个研究领域的进一步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基于语料库的翻译教学研究有利于拓展和深化翻译研究、促进翻译实践、提高翻译和翻译教学的质量。
- 董娜
- 关键词:语料库翻译教学
- 模糊:翻译研究的一种取向
- 模糊学诞生于查德教授(L.Zadeh)1965年发表的论文《模糊集合》。查德的模糊理论揭示了客观事物的类别之间,经常没有精确规定的界限这一事实,从而说明在认识活动中,模糊现象、模糊概念和模糊推理常常是人们把握对象本质和规...
- 董娜
- 关键词:范畴化思维
- 文献传递
- 《道德经》英译研究现状分析
- 2011年
- 《道德经》译本数目众多,其翻译涉及多个学科,因此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本研究运用科技文献引用分析理论与方法,从文献学和学科学的角度,对1980~2010年间国内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关于《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文献进行了细致的统计与分析,针对该领域存在的不足,提出了若干建议与对策,旨在对国内《道德经》英译研究的成果和现状作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进一步完善《道德经》英译研究并推动《道德经》英译研究向更高层次发展。
- 董娜
- 关键词:《道德经》典籍翻译
- 一次跨越国界洲界的翻译学术盛会——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侧记
- 2005年
- 国际译联第四届亚洲翻译家论坛于2004年10月29日至31日在清华大学召开。此次会议是一次跨越国界洲界的翻译学术盛会,来自美国、英国、挪威、芬兰、丹麦、瑞士、比利时、德国、南非、新加坡、印度、印度尼西亚、泰国、荷兰、日本、爱尔兰、韩国、澳大利亚、乌兹别克斯坦以及内地、香港、澳门和台湾等二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二百五十多名翻译工作者参加了这次论坛。本次论坛由中国译协和清华大学联合举办,并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际学术会议资助。
- 董娜
- 关键词:翻译家学术国教翻译学翻译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