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广强
- 作品数:35 被引量:66H指数:5
- 供职机构:麦积山石窟艺术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文化科学建筑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麦积山石窟陶质化彩塑及其相关问题——麦积山石窟塑像壁画制作工艺研究之二被引量:3
- 2009年
- 麦积山石窟保存了大量的从后秦到明清时期的雕塑艺术品,通过近期的系统调查,发现除了普通的泥塑工艺以外,还普遍地存在着一种泥塑烘烤工艺,使泥质塑像的表面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陶质化的现象,这对于古代塑像的工艺研究、文物保护等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 董广强
- 麦积山王子洞窟区调查简报被引量:3
- 2003年
- 王子洞窟区是麦积山石窟的一部分,由于各种原因,前期未编入麦积山洞窟总录中,也从未向外公布。此次调查,将此窟区窟龛编为15个号,和主体窟区的窟号相连.并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魏文斌张采萍屈梅英郑国穆董广强
- 麦积山北朝帐形洞窟浅议被引量:4
- 2003年
- 帐是一种古代家具,高级住宅中普遍使用,作为一种空间形式,佛教传人后将其用于供佛,并对石窟建造产生了影响。麦积山石窟有一批帐形洞窟,本文阐述此类洞窟的产生、发展演变和影响。
- 董广强
- 关键词:北朝
- 麦积山石窟“碑洞”释疑被引量:4
- 1999年
- 本文结合麦积山的地质地形和历史上发生的有关事件,参考一定的历史文献,分析探讨了麦积山石窟“碑洞”中保存石刻造像的原因。
- 董广强
- 云冈和麦积山早期洞窟的简单比较
- <正>云冈石窟是著名的皇家系列石窟,其艺术风格较多地受到凉州模式的影响,并形成了独成一体的云冈模式,由于受到政治形势(迁都)的影响,对之后的龙门石窟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中占有重要的一节。
- 董广强
- 以洞窟开凿及壁画工艺论麦积山120窟开凿年代——麦积山127窟开凿年代研究系列论文之二被引量:1
- 2017年
- 麦积山石窟120窟邻近127窟,两窟之间存在着打破关系,以前的学者均认为是127窟打破了120窟,从而将120窟确定在北魏时期,而将127窟定在西魏时期。本文从洞窟形制、壁画地仗工艺、施工开凿等方面进行论证,认为是120窟打破了127窟。另根据洞窟塑像的特点,将其开凿时间确定为540年。
- 董广强魏文斌
- 关键词:洞窟形制
- 陵墓与佛窟——麦积山第43窟洞窟形制若干问题研究
- 麦积山石窟第43窟位于麦积山东崖偏下层。为麦积山现存最早的崖阁式洞窟,是研究北朝石窟建筑重要的实物图像资料。外观三间四柱、庑殿顶建筑形象(图1)。该窟为西魏文皇后乙弗氏的墓窟,即史书中提到的"寂陵",已无争议。关于该洞窟...
- 董广强魏文斌
- 云冈和麦积山早期洞窟的简单比较
- 麦积山石窟和云冈石窟在发展时间上的共同性,决定了两者必然接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共同影响,而在具体的表现形式上也必然表现出相同的因素。本文就试将两者的早期洞窟做一简单的比较,以期探寻出隐含在具体艺术形式之后的文化影响。
- 董广强
- 关键词:艺术风格洞窟形制佛文化
- 麦积山石窟研究的知识图谱——基于CiteSpace的可视化分析
- 2023年
-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地方政府的重视,石窟寺价值的挖掘与阐释成为学界关注的热点,麦积山石窟作为中国四大石窟之一,相关研究成果较为丰硕。利用CiteSpace软件对1993—2022年中国知网收录的468篇麦积山石窟研究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在梳理发文量时序差异、核心作者与研究机构分布、研究成果学科分类等内容的基础上,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和突变性分析,结果表明,麦积山石窟研究主要集中在相关的人、地及景,雕塑、造像、壁画及石窟维修保护,相关年代,相关的国内其他石窟与佛教文化艺术传播等五个方面,历经起步、突变、平稳和持续发展四个阶段的积累,已发展成为一个跨学科交叉研究领域,初步形成了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研究学者群体,科研成果数量总体呈现较稳定的递增趋势,研究的广度、深度进一步拓展。
- 邵晓霞王晖杨维玱董广强
- 关键词:CITESPACE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演进趋势
- 华服与毡裘--麦积山石窟佛像袈裟材质表现出的地域差异
- 华服在史料中是指中原内地的服饰形式,而毡裘则是指西北草原地区的服饰形式,这两种服饰的区别不但表现在具体样式上,根本上是服饰材料的区别.华服一般是指丝帛类的织物,而毡裘则是指采用毛纺织物制成的衣物,史籍中多有出现这两种材料...
- 董广强
- 关键词: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