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瑞武
- 作品数:8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 N-取代-2-呋喃丙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与驱蚊活性
- 1993年
- 合成了15个呋喃丙酰胺类化合物。化合物 S-1、S-3、S-12、S-13、S-2、S-5、S-7、S-10对白纹伊蚊(Aedes albopictus)有明显的驱避作用。其中前4个驱避作用超过 DEET,S-13作用最强,为 DEET的1.54倍。
- 王效义董瑞武董桂蕃董言德
- 芳酰胺类及呋喃丙酰胺类化合物对白纹伊蚊剌叮行为的影响被引量:1
- 1996年
- 用动物试验和人体试验方法研究了多种化合物对白纹伊蚊(Aedesalbopictus)剌叮行为的影响。比较了不同化合物完全阻止蚊虫剌叮(驱避)的时间。化合物ArA3的驱蚊时间最长,而且对淡色库蚊(Culexpipeinspalens)的驱避时间明显长于白纹伊蚊。测定了白纹伊蚊对一些化合物的50%反应剂量(RD50),在所试6种化合物中ArA3的RD50值最小,明显小于标准驱避剂DEET。试验还表明气流可改变化合物的驱避作用,随着气流速度增加,加速化合物的挥发。
- 董桂蕃董言德董瑞武王效义
- 关键词:白纹伊蚊
- 避蚊胺(DETA)毒理学研究进展被引量:5
- 1993年
- McCabe等人在五十年代初期发明了昆虫驱避剂,N,N-二乙基-间-甲苯甲酰胺(DETA),即避蚊胺。它是一种高效广谱昆虫驱避剂,对蚊、蠓、蚋、白蛉、虻、蚤、蜱、恙、螨和蚂蝗等均有良好的驱避作用。因此,DE-TA对防止虫煤病的传播和各种有害昆虫的骚扰是一种有效的个人防护药品。现在我国已有多家工厂生产,并不断推广应用。今将有关避蚊胺动物毒理学研究进展情况简述如下。1 急性毒性1.1 急性口服毒性90~100%DETA大鼠口服半数致死量(LD_(50)),雄性为2.43ml/kg,雌性为1.
- 董瑞武董桂蕃王效义
- 关键词:毒理学
- 川楝素衍生物的制备被引量:3
- 1983年
- 川楝素对肉毒毒素中毒的实验动物有明显的治疗效果。本文报道了15个川楝素衍生物的制备和它们对肉毒毒素中毒的小白鼠的治疗效果。实验结果表明:只有川楝素分子中半缩醛羟基的部分羧酸酯衍生物有一定效果。
- 舒国欣董瑞武凌泽江
- 关键词:肉毒毒素中毒实验动物川楝素
- 增效复方驱避剂的研制被引量:3
- 1991年
- 本文报告一种新的复方增效驱避剂——驱蚊露。采取固定剂与成膜剂相结合的方法,驱避效果明显优于国内生产的类似产品。
- 董瑞武董桂藩王效义董言德高巨真
- 关键词:驱避剂
- 增效复方昆虫驱避剂的研究
- 为了给部队提供广谱、长效、安全的驱避剂。同时供地方各类野外工作人员和虫媒病流行区居民使用,我们于1986—1988年开展了增效复方昆虫驱避剂的研究。在实验室筛选39种增效剂,比较114个复方的基础上确定了5个优良配方、制...
- 董桂番董瑞武董言德
- 关键词:中华按蚊药剂防治蚊科增效剂致死效应白纹伊蚊
- 驱蚊露和驱蚊霜的驱蚊效果研究被引量:8
- 1991年
- 本文报告了增效复方驱避剂两种剂型的实验室和现场驱蚊效果。以当时国内生产的最佳驱避剂蚊怕水为对照,效果均优于蚊怕水。实验室对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和淡色库蚊的有效时间,驱蚊露分别是10.4、10.0和13.1小时,驱蚊霜分别是10.8、12.8和14.1小时。在吉林草原驱蚊露对凶小库蚊和背点伊蚊的有效时间平均5.8小时。在津郊农场驱蚊露和驱蚊霜对凶小库蚊和刺扰伊蚊的平均有效时间为7.4和7.6小时,蚊怕水为4.7~5.7小时。在苏北农村对三带喙库蚊和淡色库蚊平均有效时间6.2小时,蚊怕水为4.7小时。在广西对白纹伊蚊的有效时间大于9.6小时。本文还讨论了影响驱避效果的一些因素。
- 董桂蕃董瑞武董言德王效义黄学军陈昭烈姜晓舜高巨真
- 关键词:驱避剂蚊虫
- 驱避剂新剂型的研究被引量:22
- 1998年
- 目的:研究驱避剂新剂型(驱蚊肤宁)的驱蚊效果和动物毒性。方法:实验室和现场驱蚊试验,分别在试者手背和小臂涂驱避剂,观察被蚊虫刺叮时间;动物毒性试验,按GB15670-1995进行。结果:实验室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完全有效时间为6.46±2.22和7.60±2.19小时。现场试验,在以凶小库蚊为主,且刺叮频率很高的情况下,2小时有效率60%~73.7%;在以淡色库蚊为主,刺叮率低的情况下,6小时有效率为52.4%~93.7%。驱蚊肤宁对大鼠经口LD50>5000mg/kg,大鼠经皮LD50>8000mg/kg,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结论:驱蚊肤宁效果良好,对温动物毒性低,使用安全。
- 董桂蕃董言德董瑞武李承毅潘凤庚王效义
- 关键词:驱避剂库蚊伊蚊毒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