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董继英

作品数:49 被引量:210H指数:9
供职机构: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人民医院仁术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0篇期刊文章
  • 4篇专利
  • 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4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3篇瘢痕
  • 11篇激光
  • 8篇血管
  • 8篇光电
  • 7篇增生
  • 7篇增生性瘢痕
  • 7篇皮瓣
  • 6篇射频
  • 5篇皮肤
  • 4篇血管新生
  • 4篇预构
  • 4篇预构皮瓣
  • 4篇术后
  • 4篇强脉冲光
  • 4篇缺损
  • 4篇疗效
  • 4篇面部
  • 4篇内皮
  • 3篇等离子
  • 3篇等离子体

机构

  • 32篇上海交通大学...
  • 10篇苏州大学附属...
  • 6篇无锡市第四人...
  • 4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安徽医科大学...
  • 3篇湖南省人民医...
  • 3篇上海中医药大...
  • 3篇浙江省人民医...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复旦大学
  • 2篇哈尔滨医科大...
  • 2篇广西医科大学
  • 2篇苏州大学
  • 1篇安徽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第三...
  • 1篇大庆油田总医...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南昌大学第二...
  • 1篇清华大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作者

  • 47篇董继英
  • 16篇姚敏
  • 12篇高凤山
  • 11篇王棽
  • 8篇李虎
  • 4篇昝涛
  • 4篇李青峰
  • 4篇吕金陵
  • 4篇米晶
  • 4篇李文志
  • 4篇陆文婷
  • 3篇谭军
  • 3篇尹锐
  • 3篇吴溯帆
  • 3篇李小静
  • 3篇雷颖
  • 2篇刘瑞华
  • 2篇宁金龙
  • 2篇林晓曦
  • 2篇高扬

传媒

  • 6篇中国激光医学...
  • 6篇组织工程与重...
  • 5篇组织工程与重...
  • 4篇中华医学美学...
  • 4篇中国美容整形...
  • 3篇中华烧伤杂志
  • 2篇中华整形外科...
  • 2篇皮肤科学通报
  • 1篇淮海医药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中国美容医学
  • 1篇实用美容整形...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整形再造外科...
  • 1篇中华烧伤与创...

年份

  • 1篇2024
  • 4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4篇2007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4篇2002
4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改良旋转皮瓣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2007年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旋转皮瓣在修复皮肤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自2004年10月至2006年5月,在23例患者的头面或四肢部皮肤缺损的附近,设计改良旋转皮瓣,即在逆切切口的对应处再做一“Z”字切口,周边剥离后行皮瓣旋转修复缺损,供区行“Z”字交叉缝合。结果23例患者的手术切口均Ⅰ期愈合,皮瓣全部成活。随访其中的16例患者3~19个月,术区平整,切口瘢痕不明显,功能无影响,美容效果满意。结论应用改良旋转皮瓣修复面积为1.8cm×2.0cm~5.0cm×6.0cm、近似圆形的皮肤软组织缺损,手术方法简便易行,术后效果较好。
高凤山李虎董继英
关键词:皮肤缺损
460纳米蓝光对体外和体内白色念珠菌杀灭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2
2018年
白色念珠菌耐药的一个主要因素是其可较快适应不同的环境,并黏附在不同物体表面以生物膜的形式生长。生物膜的出现使得临床治疗白色念珠菌感染变得更加困难。生物膜内的白色念珠菌对各种抗真菌药物如氟康唑、制霉菌素、两性霉素B和氯己定等具有高度的抵抗性。
王川杨志胤彭银波郭园园姚敏董继英
关键词:白色念珠菌感染杀灭作用体外蓝光纳米抗真菌药物
微等离子体联合点阵激光同期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21年
目的观察微等离子体PLASMA联合点阵10600 nm CO_(2)激光及点阵2940 nm Er:YAG激光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的临床疗效。方法2018年12月至2020年5月,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患者21例。每一个患者均针对面部不同分型的瘢痕选择相应的设备进行同期治疗:M型、U型瘢痕选用PLASMA定点治疗,V型瘢痕及明显毛孔粗大区域选择点阵CO_(2)激光治疗,面部其余部分采用点阵Er:YAG激光覆盖,最终完成全面部治疗。本组患者均治疗2次,间隔至少3个月。首次治疗前及末次治疗后3个月,采用VISIA数字皮肤分析系统拍照。末次治疗后3个月时记录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并调查患者满意度。采用ECCA评分进行疗效判定,对治疗前后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ECCA评分为243.65±55.56,末次治疗后3个月ECCA评分为173.81±47.12,差异显著(P<0.001)。本组中仅1人次出现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率为2.4%);患者满意度为85%。结论微等离子体联合点阵激光同期治疗面部萎缩性痤疮瘢痕疗效肯定,副作用小,患者满意度高。
米晶曾颖林琥燕严敏王棽姚敏董继英
关键词:痤疮瘢痕萎缩性瘢痕微等离子体激光
光电技术应用于减脂塑形的进展
2018年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良好体形和完美塑形的需求日益增多。非损伤性的减脂塑形治疗方法成为当今整形外科的研究热点,光电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主要包括射频、高频聚焦超声、弱激光、冷冻溶脂等。现就其减脂机制、临床表现、优缺点进行概述比较,以期为临床应用减脂塑形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张逸秋董继英姚敏
关键词:光电技术聚焦超声
医学美容激光治疗的发展现状
2023年
医学美容激光作为一种无创或微创、高效且可控的治疗手段,已经在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瘢痕、脱毛、皮肤肿物和皮肤老化等不同疾病中得到广泛应用。本文整合了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对医学美容激光的起源、临床应用以及前景进行了综述,旨在全面展示医学美容激光技术的发展现状,并为进一步的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郑红洁董继英姚敏
关键词:色素性疾病血管性疾病脱毛皮肤肿物皮肤老化
光电声技术在面部年轻化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23年
面部皮肤衰老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遗传因素、内外环境改变和生理变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目前,光电声技术因其无创/微创、效果显著、副作用低等特点,已成为面部年轻化治疗的重要选择之一。这些技术利用能量作用于皮肤、皮下组织,以促进胶原蛋白再生、改善松弛、减少皱纹并调整容量和轮廓,因此是近几年研究的热点。本文将对目前光电声技术进展及其在面部年轻化领域的研究作总结和回顾。
周怡雯姚姗姗董继英
关键词:强脉冲光激光射频聚焦超声面部年轻化
用于显示屏幕面板的诊疗信息管理图形用户界面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用于显示屏幕面板的诊疗信息管理图形用户界面。;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手机、电脑、平板电脑,用于运行程序及显示。;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形用户界面及其交互过程。;4.最能表明...
陆文婷卞薇薇陈萍何敏敏董继英金文忠
瘢痕色素脱失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2020年
瘢痕的色素脱失是一种常见的并发症,通常是永久性的,且治疗颇为棘手,主要的治疗方法包括手术和非手术治疗。本文就近年来常用的色素脱失治疗方法及治疗效果进行综述。
缪嘉颖董继英姚敏李青峰
关键词:瘢痕色素脱失手术治疗
血管内皮祖细胞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作用的比较
目的:比较血管内皮祖细胞(endothelial progenitor cells,EPCs)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在促进预构皮瓣血管新生作用...
昝涛董继英李华翁瑞杨湄谢芸李青峰
关键词:血管内皮祖细胞新生血管化细胞移植
文献传递
聚焦射频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观察一种新的射频技术——聚焦射频技术在面部年轻化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2月,20名面部皮肤松弛患者接受聚焦射频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3次)进行面部标准化照片拍摄,并测量双侧鼻唇沟长度和双侧鼻唇沟夹角。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侧鼻唇沟长度均显著变短(P<0.05)。双侧鼻唇沟夹角治疗前为59.69°±7.42°,治疗后3个月为59.36°±5.65°,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聚焦射频能有效改善面部皮肤松弛,尤其可显著改善鼻唇沟长度。
王棽米晶董继英
关键词:面部年轻化疗效评价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