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一鸣 作品数:6 被引量:15 H指数:2 供职机构: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普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上海市市属博士学科点建设基金 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PDGF-D稳定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SK-BR-3生物学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2 2016年 目的通过慢病毒载体沉默乳腺癌细胞系SK-BR-3中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D(PDGF-D)基因的表达,探讨PDGF-D基因沉默后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凋亡及迁移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RT-PCR及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5种乳腺癌细胞系中PDGF-D的表达状况;设计人PDGF-D基因的shRNA慢病毒载体,在293T细胞中包装病毒并感染PDGF-D高表达的乳腺癌细胞系,运用蛋白质免疫印迹的方法鉴定其对PDGF-D基因的沉默效果;PDGF-D基因沉默后通过细胞增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其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运用Transwell迁移实验检测细胞的体外侵袭迁移能力。结果 PDGF-D在5种细胞系中存在差异性表达,其中具有低转移潜能的HT-29和SK-BR-3细胞与具有高转移潜能的LOVO、RKO和SW620细胞相比,具有更高的PDGFD表达水平(t=3.880,P<0.05)。选取低转移细胞株中PDGF-D表达相对较高的SK-BR-3作为研究对象,构建PDGF-D shRNA慢病毒载体沉默SK-BR-3细胞中PDGF-D的表达,蛋白质免疫印迹结果提示,PDGF-D稳定沉默的SK-BR-3细胞系构建成功;在稳定沉默PDGF-D基因后,MTT细胞增殖实验和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表明SK-BR-3细胞增殖能力增强(F=75.23,P<0.001);流式细胞技术检测显示PDGF-D基因沉默后可抑制SK-BR-3细胞凋亡(F=84.44,P<0.001);细胞小室实验结果显示,PDGF-D沉默后SK-BR-3迁移能力增强(F=155.9,P<0.001)。结论 PDGF-D基因可能与乳腺癌的细胞增殖、凋亡与转移有关,进而参与了乳腺癌的发生、发展。 李红昌 冯雯 陈亚峰 梅怡 蔡含 蒋一鸣 陈腾 殷佩浩 奉典旭关键词:乳腺癌 全胃肠外营养217例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5 2005年 目的探讨全胃肠外营养(TPN)治疗的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我院1998年至2004年间217例TPN治疗的并发症分析。结果48例发生并发症,分别为导管并发症9例,感染并发症12例,代谢并发症8例,肝胆并发症18例,电解质紊乱8例,微量元素缺乏4例,部分患者同时出现两种以上并发症。结论严格的无菌操作、定期的临床监测、营养液配方的及时调整和良好的护理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蒋一鸣 华蕾 孔雷 韩峰关键词:全胃肠外营养 并发症 手术影响肿瘤转移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021年 手术是当前大多数实体恶性肿瘤获得根治的主要治疗手段。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手术引起的应激激素释放、炎性反应、免疫抑制、疼痛、组织损伤以及创伤的愈合等与肿瘤的局部复发和远处转移密切相关。因此,本综述重点探讨了手术操作如何影响肿瘤转移的相关机制及其进展,以期为临床中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辅助用药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基础。本文首先阐述了手术引起转移的理论基础,其次展示了最新的临床研究进展,最后针对围手术期这一治疗窗口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杨玉雪 蒋晨宇 王杰 许建华 袁旭 蒋一鸣关键词:肿瘤 围手术期 肿瘤转移 IGF-2基因印迹状态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 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IGF-2(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s2)基因的印迹状态及其与各临床病理因素间的关系。方法:应用PCR、RT-PCR及限制性内切酶(ApaⅠ)酶切等方法,检测33例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的印迹状态,分析IGF-2基因印迹丧失(loss of imprinting,LOI)及其与胃癌各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胃癌组织中,IGF-2基因印迹的丧失率为48.5%(16/33),癌近旁黏膜的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为21%(7/33),癌远旁黏膜的丧失率为12.1%(4/33)。同时,在有淋巴结转移的胃癌病例中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9%)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20.0%);TNM分期Ⅲ、Ⅳ期的胃癌IGF-2基因印迹丧失率(60.0%)明显高于Ⅰ、Ⅱ期者(12.5%)(P均<0.05)。结论:IGF-2基因印迹丧失是贯穿于胃癌发生、发展全过程的表观遗传异常,其与胃癌的临床、病理分期及病人预后相关。 陈腾 左青松 赵荣华 奉典旭 陈超 蒋一鸣 韩峰关键词:胃癌 IGF-2 基因印迹 蟾毒灵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5 2017年 目的探讨蟾毒灵对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能力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人胃癌AGS细胞,分为阴性对照组、蟾毒灵组和奥沙利铂组,采用噻唑蓝(MTT)法观察蟾毒灵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采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观察一定量蟾毒灵作用后胃癌细胞迁移和侵袭能力的变化,Western blotting检测蟾毒灵对侵袭转移相关钙粘附蛋白E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MMP-9的表达影响。结果蟾毒灵可以抑制胃癌AGS细胞增殖,其抑制作用与剂量呈正相关;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蟾毒灵能够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P<0.05),与奥沙利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Western-blotting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比较蟾毒灵组E-钙粘蛋白表达明显上调(P<0.05),而MMP-9和MMP-2表达明显下调(P<0.05),蟾毒灵组和奥沙利铂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蟾毒灵对胃癌细胞有显著的抗肿瘤作用,能够抑制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调节侵袭转移相关基因的表达。 王杰 陈超 张勇 邢立凯 许婕 左青松 蔡含 蒋一鸣 陈腾关键词:蟾毒灵 基质金属蛋白酶 E-钙粘蛋白 老年晚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后再手术的临床研究 2006年 目的 探讨老年晚期乳腺癌经新辅助化疗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3例老年晚期乳腺癌患者行新辅助化疗.手术前采用TA方案化疗2—3个疗程,再行手术治疗。结果 临床观察完全缓解(CR)0例,部分缓解(PR)8例,轻度缓解(MR)11例,无变化(NC)4例,总有效率为82.6%。病理检查可见肿瘤细胞有不同程度变性坏死,间质纤维组织增多,炎性细胞浸润。结论 新辅助化疗能大量杀伤肿瘤细胞,可使肿瘤缩小,降低临床分期,为手术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改善预后。 蒋一鸣 孔雷 韩峰 陈腾关键词:老年人 乳腺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