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世亮 作品数:24 被引量:234 H指数:7 供职机构: 山东大学附属省立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 卫生部临床学科重点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更多>>
糖尿病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14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36例AMI患者,根据是否并发糖尿病分为2组,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非糖尿病组相比,糖尿病组患者年龄较大[(65.5±10.3)比(62.4±11.8)岁,P<0.01],空腹血糖较高[(10.4±3.2)比(5.6±1.2)mmol/L,P<0.01],女性较多(46.4%比24.8%,P<0.01),多伴有高血压(49.9%比42.8%,P<0.01)和血脂异常(63.9%比58.7%,P<0.05),心功能≥KillipⅢ级者较多(11.3%比5.8%,P<0.01),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22.3%比30.6%,P<0.01)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64.5%比70.6%,P<0.05)较低。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14.4%比5.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糖尿病、空腹血糖、血脂异常、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世亮 季晓平 王勇 王晓荣 张澄 张运关键词:心肌梗死 糖尿病 死亡率 短期快速心房电活动对犬左、右心房功能影响的超声心动图研究 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观察短时间快速心房起搏对犬左、右心房大小及收缩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杂种犬12只犬,经股静脉将起搏电极插入犬右心耳,起搏频率为450次/min,持续5h后,应用声学定量技术记录12只犬起搏前及起搏后(均为窦性心律)的左右心房容量-时间曲线,并计算相关指标。结果持续快速刺激5h后,左、右心房体积明显增加;左房收缩末期容积从(5.921±1.51)ml到(7.27±1.86)ml,右房收缩末期容积从(3.12±0.71)ml到(3.58±0.73)ml。而左、右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左房射血分数从(51.03±9.45)%降至(38.23±10.52)%,右房射血分数从(36.76±5.36)%降至(30.71±7.97)%。其中左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23%,右房收缩末期容积增加8%,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左房射血分数降低23%,右房射血分数降低6%,两者改变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短时间快速心房电活动即可使左、右心房扩大,心房收缩功能明显下降,但主要影响左房,对右房大小及功能影响相对略小。 张蕾 季晓平 张薇 王荣 蒋世亮 陈文强 桑学东 张运关键词:超声心动描记术 心房功能 原发性高血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008年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为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136例 AMI 患者,比较原发性高血压和非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 AMI 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与无原发性高血压组相比,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年龄较大(64.6±10.6比61.8±12.2岁,P<0.01),女性较多(34.9%比25.6%,P<0.01),多伴有糖尿病(25.5%比20.5%,P<0.01)和高血脂症(63.3%比57.2%,P<0.01),有吸烟史者较少(47.8%比58.0%,P<0.01),住院期间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较低(97.0%比98.7%,P<0.01),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的使用率较高(分别为73.6%比65.7%,P<0.01;80.1%比76.2%,P=0.032)。原发性高血压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无原发性高血压组(10.3%比5.9%,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症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均为影响 AMI 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影响 AMI 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世亮 楚玉峰 季晓平 王勇 张澄 张运关键词:心肌梗死 原发性高血压 死亡率 初冬,避开突发性疾病的明枪暗箭——抗“急性心梗”他攻略 2007年 初冬是许多突发性疾病的高发季节。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性脑出血、过敏性疾病、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都是埋伏在这一季节的“杀手”,它们严重威胁着人们的健康。尤其是体质较弱的老年人与儿童,更易遭遇“埋伏”。面对初冬可能出现的突发性疾病困扰,应如何应对,以安然过冬?让我们听一听专家的建议,防患于未然。 蒋世亮关键词:急性心梗 高血压性脑出血 慢性支气管炎 过敏性疾病 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住院患者治疗和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46 2005年 目的探讨我国2001年12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制订的急性心肌梗死(AMI)诊断和治疗指南(简称2001年指南)对AMI患者住院治疗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2004年12月11年间在我院住院的所有AMI病例,对比2001年指南发布前后AMI住院治疗方法和并发症的差异。结果共有1783例患者入选,指南发布前(1994年1月—2001年12月)1208例,发布后(2002年1月—2004年12月)575例。指南发布前后AMI患者的临床特征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指南发布后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或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ARB)类药物、调脂药和肝素等的使用率均较指南发布前显著提高(P均<0.001),硝酸酯类和抗血小板药物的使用率与指南发布前比较也有所变化,但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P均>0.05)。指南发布后住院期间心绞痛、心力衰竭和病死的发生率较发布前明显降低(分别为32.2%比41.2%,P<0.001;17.2%比26.2%,P<0.001;6.4%比9.4%,P=0.038),再次心肌梗死率也有所降低,但未达统计学意义(1.7%比2.2%,P=0.492)。结论我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对住院治疗影响显著,治疗使之更趋规范化,并显著降低了住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率。 蒋世亮 张运 季晓平 王晓荣 宋兆峰 王荣关键词:医院死亡率 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 预后 奥利司他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肥胖伴异常脂蛋白血症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05年 目的:探讨联合应用奥利司他和普伐他汀治疗肥胖伴异常脂蛋白血症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121例患者随机分为奥利司他联合普伐他汀(观察组,61例)与普伐他汀(对照组,60例) 两组。在控制饮食的基础上,观察组患者给予奥利司他120 mg,每日3次,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 对照组单予普伐他汀20 mg,每晚1次。随访6个月,检测与比较两组患者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及血脂等指标。结果:治疗6个月后,两组的体重、体重指数、腰围和血脂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好转。对两组治疗6个月后的净变化值加以比较,发现观察组除体重、体重指数、腰围的降低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外, 总胆固醇、LDL-C、HDL-C和甘油三酯水平的改善程度亦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对照组,但程度多为轻度,可自行缓解。结论:奥利司他联合普伐他汀治疗肥胖伴异常脂蛋白血症是安全和有效的,其减轻体重和改善血脂异常的效果优于单用普伐他汀。 蒋世亮 王晓荣 宋兆峰 季晓平关键词:奥利司他 普伐他汀 肥胖 异常脂蛋白血症 动脉粥样硬化 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探讨——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单中心回顾性研究 被引量:3 2006年 目的:通过比较男性和女性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征及住院治疗,探讨不同性别住院死亡率差异的原因。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在我院住院的1246例男性和537例女性AMI患者,对比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预后的差异。结果:与男性相比,女性患者年龄大[(67.7±8.5)岁vs(60.4±11.6)岁,P<0.001],高血压和糖尿病患病率高(51.40%vs39.25%,28.31%vs 14.69%,P均<0.001),入院时血清总胆固醇>4.68 mmol/L和心功能≥killipⅢ级者多(73.37%vs 57.22%,11.92%vs 5.22%,P均<0.001)。男性和女性的心绞痛史(64.53%vs 66.85%,P=0.344)、陈旧性心肌梗死史(8.91%vs 9.87%,P=0.519)和冠心病家族史(22.98%vs 20.68%,P=0.348)阳性率无显著性差异。男性患者多有吸烟和饮酒史(69.74%vs 14.71%,78.49%vs 24.77%,P均<0.001)。女性患者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22.16%vs 28.01%,P=0.010)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显著低于男性(64.43%vs 70.14%,P=0.017)。女性患者住院死亡率高于男性(11.92%vs 6.90%,P<0.001)。结论:女性AMI患者住院死亡率显著高于男性,造成这一差异的原因在于不同性别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治疗不同,女性患者年龄大,伴随危险因素多,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β受体阻滞剂的使用率亦显著低于男性。 蒋世亮 季晓平 王晓荣 宋兆峰 张运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性别因素 死亡率 糖尿病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影响 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探讨糖尿病是否为影响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414例老年AMI患者,根据是否合并糖尿病分为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住院治疗和并发症发生率,并对可能影响老年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糖尿病组患者女性较多,多伴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心功能≥KillipⅢ级者较多,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较低。糖尿病组患者住院病死率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16.5%vs8.6%,P<0.001)。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是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 蒋世亮 季晓平 王勇 王晓荣 张澄 张运关键词:心肌梗死 糖尿病 病死率 年龄和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15 2006年 目的:探讨年龄和性别对急性心肌梗死(AMI)住院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研究1994年1月至2004年12月期间在我院住院且未行再灌注治疗的全部AMI病例,对比不同年龄和性别AMI患者住院期间缺血复发(包括心绞痛和再梗死)、心力衰竭和死亡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共有1315例患者入选,男性897例,女性418例。在≤60岁,61~80岁和≥81岁三个不同的年龄组,女性患者比例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18.4%、37.8%和53.8%,P均〈0.05);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分别为16.0%、30.0%、49.2%和4.1%、10.0%、32.3%,P均〈0.05);缺血复发率无统计学意义。女性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高于男性患者(分别为34.4%vs22.1%,P〈0.001;11.7%vs7.8%,P〈0.05),排除年龄因素后,性别对死亡率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住院期间心力衰竭和死亡的发生率随年龄增长而增加;女性患者心力衰竭发生率显著高于男性,死亡率也高于男性.但排除年龄因素后,不同性别死亡率的差异未达统计学意义。 王晓荣 季晓平 蒋世亮 季晓华 宋兆峰 王荣 才晓君 张蕾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 年龄因素 性别因素 预后 并发症 影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 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影响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方法回顾分析AMI患者2 136例,比较出院时存活和住院期间死亡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和住院治疗,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因素。结果与存活组相比,死亡组患者年龄较大[(71±10)岁vs(62±11)岁,P<0.01],男性和有吸烟史者较少(56.0%vs71.5%,P<0.01;45.2%vs54.2%,P<0.05),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患病率较高(分别为58.3%vs43.2%,47.7%vs21.1%,72.0%vs58.8%,均P<0.01),心功能Killip分级较高(2.0±1.1vs1.2±0.5,P<0.01),急性期再灌注治疗率和住院期间β受体阻滞剂及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率较低(分别为10.1%vs30.3%,47.0%vs71.1%,95.2%vs98.6%,均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率为影响AMI患者住院病死率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心功能Killip分级、再灌注治疗、β受体阻滞剂和硝酸酯类药物的使用率对AMI患者住院病死率有显著影响。 蒋世亮 季晓平 王勇 王晓荣 张蕾 张澄 张运关键词:心肌梗死 急性 影响因素 病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