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蒋文全

作品数:96 被引量:203H指数:8
供职机构: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一般工业技术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5篇期刊文章
  • 22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1篇电气工程
  • 13篇一般工业技术
  • 11篇化学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5篇理学
  • 4篇冶金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9篇氧化镍
  • 27篇氢氧化镍
  • 26篇氢氧化
  • 17篇电池
  • 11篇电化学
  • 11篇放电
  • 9篇包覆
  • 8篇正极
  • 8篇OH
  • 8篇表面包覆
  • 7篇电化学性能
  • 7篇电容量
  • 7篇球形氢氧化镍
  • 7篇放电容量
  • 6篇正极材料
  • 6篇镍氢
  • 6篇球形
  • 5篇电性能
  • 5篇气体
  • 5篇合金

机构

  • 62篇北京有色金属...
  • 11篇内蒙古科技大...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长沙矿冶研究...
  • 1篇北京科技大学
  • 1篇中南工业大学
  • 1篇中华人民共和...
  • 1篇有研工程技术...

作者

  • 66篇蒋文全
  • 38篇傅钟臻
  • 35篇于丽敏
  • 16篇郭荣贵
  • 13篇李涛
  • 11篇赫文秀
  • 10篇孙海峰
  • 9篇夏雯
  • 8篇杨慧
  • 8篇张文广
  • 7篇安胜利
  • 7篇任小华
  • 7篇张永强
  • 6篇李莉
  • 6篇孙泽明
  • 6篇王超群
  • 4篇张永强
  • 4篇胡运生
  • 4篇黄小卫
  • 4篇周辉

传媒

  • 5篇稀有金属
  • 4篇材料导报
  • 3篇电源技术
  • 3篇中国有色金属...
  • 2篇稀有金属材料...
  • 2篇化学试剂
  • 2篇分析试验室
  • 2篇人工晶体学报
  • 2篇有色金属
  • 2篇电池
  • 2篇第十届全国青...
  • 2篇1991年全...
  • 1篇腐蚀与防护
  • 1篇硅酸盐通报
  • 1篇太阳能学报
  • 1篇化学通报(中...
  • 1篇分析科学学报
  • 1篇云南大学学报...
  • 1篇电池工业
  • 1篇材料导报(纳...

年份

  • 1篇2023
  • 2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7篇2012
  • 6篇2011
  • 7篇2010
  • 2篇2009
  • 3篇2008
  • 2篇2007
  • 2篇2006
  • 5篇2005
  • 1篇2004
  • 2篇2002
  • 4篇1999
  • 4篇1998
  • 1篇1997
  • 1篇1996
9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部分杂质对球形氢氧化镍结构及电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5
1998年
许多文献介绍了化学组成和晶体结构对Ni(OH)2电性能的影响,而化学组分对组成Ni(OH)2晶体的亚晶定向生长结构以及枝晶结构对电性能的相互影响却很少涉及。本文主要探讨硫酸盐、碳酸盐及共沉淀法掺入的少量Co、Zn、Cd等对氢氧化镍亚晶结构和电性能的影响,以及亚晶晶粒的大小及排列方式对氢氧化镍的结构和综合电性能的影响。
任小华蒋文全李莉傅钟臻周辉王超群
关键词:晶体结构电化学氢氧化镍蓄电池
一种低单斜相氧化钇部分稳定二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单斜相氧化钇部分稳定二氧化锆粉体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陶瓷制备领域。该氧化钇部分稳定二氧化锆粉体,以氧化锆为基体,三氧化二钇为主要稳定剂,还包含氧化铈、氧化镧、氧化钕和氧化镨中的一种或多种;其中,三氧化二钇的...
郭荣贵黄小卫蒋文全于丽敏韩雪胡运生郝红蕊
文献传递
共沉淀法净化铟电解液的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对铟电解液的净化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硫酸钡共沉淀的净化方法。研究表明,最佳的净化条件为:以BaCl2为沉淀剂,在适中的搅拌状态下,将BaCl2溶液逐滴滴入经硫酸酸化过的铟电解液中,BaCl2用量控制在每升铟电解液中加入15~30g氯化钡,反应温度控制在30~50℃之间。
于丽敏蒋文全傅钟臻郭荣贵李涛孙海峰孙泽明
关键词:电解液硫酸钡共沉淀
多元素协同掺杂对氢氧化镍正极高温性能的影响被引量:2
2010年
选取Co、Zn、Ca、Mg、Cu和Mn元素与Ni元素以一定化学计量比共沉积,并对其进行修饰或掺杂,制备出新型氢氧化镍正极材料。采用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在不同温度不同倍率下的充放电性能,并测试了样品的粒径和振实密度。研究结果表明:粒径尺寸分布适中,振实密度较高;通过多元素协同掺杂,可显著提高析氧电位,抑制析氧副反应的发生。多元素之间的协同掺杂是改善氢氧化镍正极材料高温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有效途径。
赫文秀安胜利张永强蒋文全孙海峰杨慧
关键词:共沉积粒度振实密度充放电性能氢氧化镍
氢氧化镍正极材料的X射线衍射峰强比与其电化学性能关系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利用"管道式合成"方法合成了5种成分相同、结构不同的Ni(OH)2样品。采用X射线衍射(XRD)、场发射扫描电镜表征材料的微观结构及参数。测试了材料的电化学性能,考察了I101/I001比值与Ni(OH)2材料电化学性能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随I101/I001比值的增大,样品的电化学性能呈下降的趋势。说明XRD峰强比可以作为快速表征相同制备方法及成分的Ni(OH)2材料性能的方法,简化了现有测试手段。
杨慧蒋文全傅钟臻于丽敏郭荣贵李涛
关键词:氢氧化镍性能表征
低钴AB5型贮氢合金的制备与研究
用均匀设计试验方法设计系列含Fe低CoAB5型贮氢合金B侧配比,以放电容量、活化次数、容量保持率及放电平台中值电位为多目标函数,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和最小二乘法及黄金分割一维寻优手段进行最优化处理,确定了最优化的B侧合金...
于丽敏蒋文全傅钟臻蒋利军王树茂
关键词:贮氢合金电化学性能放电容量
文献传递
表面包覆Co(OH)_2和Er(OH)_3的球形Ni(OH)_2的高温性能
2012年
利用化学沉淀法在球形Ni(OH)2表面复合包覆Co(OH)2和Er(OH)3,利用XRD、SEM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研究不同包覆量对其常温和高温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包覆比为1%(质量分数)。循环伏安测试结果表明:包覆Er(OH)3的球形Ni(OH)2可以有效提高镍正极在高温环境下的析氧副反应电位,从而抑制析氧副反应的发生,最终提高镍电极在高温环境下的充电效率和活性物质利用率。
赫文秀安胜利张永强蒋文全孙海峰杨慧
关键词:球形NI(OH)2充放电性能高温性能包覆
多孔银钌合金催化剂的制备、表征和性能研究
2011年
以葡聚糖为软模板制备了多孔AgRu合金催化剂,利用X射线衍射仪和扫描电镜仪对其结构和形貌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其催化性能。结果表明,6种催化剂的催化产氢活性次序为Ag_(9.2)Ru>Ag_(3.6)Ru>Ag_(4.0)Ru>Ag_(13.5)-Ru>Ag_(21.3)Ru>Ag_(22.4)Ru。银钌原子比和催化剂形貌共同影响催化剂性能。其中选用Ag_(9.2) Ru催化剂考察了NaBH_4和NaOH的质量分数对产氢速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NaBH_4和NaOH质量分数的增加,催化产氢速率降低。
郭荣贵蒋文全傅钟臻于丽敏李涛杨慧
关键词:硼氢化钠催化水解
氢氧化镍表面包覆Co(OH)_2及其大电流充放电性能被引量:4
2007年
在惰性气氛保护下,采用“梯度共晶”-络合共沉积方法,在球形Ni(OH)2表面包覆不同含量的Co(OH)2。利用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恒电流充放电技术测试其相结构、表面微观形貌和充放电性能。研究结果表明:镶嵌Co(OH)2包覆层的球形Ni(OH)2具有良好的放电容量和大电流充放电性能。倍率放电性能与包覆Co(OH)2的量有一定的关系。在0.8C充电/0.4C放电条件下,包覆层最佳含Co(OH)2量为0.8%;而在1C充放电、2C充电/1C放电和3C充放电条件下,包覆层含Co(OH)2量最佳范围为2%-3.6%。表面包覆价态稳定Co(OH)2是改善氢氧化镍电极大电流充放电性能的一条有效途径。
张文广蒋文全于丽敏傅钟臻夏雯
关键词:包覆大电流放电容量
氢氧化镍的一种连续性制备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连续性生产氢氧化镍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制备氢氧化镍的方法。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能有效控制氢氧化镍的平均粒径及粒度分布的化学沉淀晶体生长法连续式制备球形氢氧化镍的方法:通过调整工艺参数,改变氢氧...
蒋文全傅钟臻于丽敏
文献传递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