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寅 作品数:6 被引量:80 H指数:5 供职机构: 中国药科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南通市科技计划项目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化学工程 生物学 更多>>
苦瓜多糖的纯化、结构解析及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被引量:14 2017年 目的提取并纯化苦瓜多糖,对其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并研究其免疫调节和抗肿瘤活性。方法热水提取苦瓜多糖,透析后纤维素阴离子交换色谱和凝胶过滤层析纯化得到多糖产物。利用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测定多糖分子量,并采用FT-IR和NMR法对其局部结构特征进行解析。利用细胞分子生物学技术和药理学等手段测定苦瓜多糖的免疫调节作用和抗肿瘤活性。结果分离纯化获得分子量为745kDa的杂多糖MCP-2,测定其单糖组成为鼠李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木糖和阿拉伯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19∶15.97∶3.40∶0.73∶0.94。此外,还发现MCP-2能够促进正常小鼠淋巴细胞增殖,提高巨噬细胞RAW264.7中炎症因子NO、IL-1β和TNF-α的表达量。MCP-2还具有体内抑制S180肿瘤细胞的活性。结论本研究表明MCP-2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和肿瘤抑制的活性。 张逸 王旺 蔡寅 王旻 顾春艳 杨烨关键词:苦瓜多糖 纯化 结构特征 免疫调节活性 抗肿瘤 螺旋藻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的提取及动力学 被引量:10 2008年 研究与开发了钝顶螺旋藻中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采用氯仿-甲醇溶液浸提、大孔吸附树脂脱色、硅胶层析柱,Saphedex LH-20柱层析等步骤分离纯化得到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利用紫外及红外图谱分析了所提抑制剂结构;采用双倒数作图法研究其抑制动力学特性。从螺旋藻分离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达到了色谱纯,通过多种色谱分析,推测该试样为带有共轭体系的多羟基酯类化合物。对α-葡萄糖苷酶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抑制剂质量浓度为0.18 g/L时,抑制率达73%;动力学研究表明为典型的非竞争性抑制,为进一步的研究与开发奠定了基础。 张哲 王旻 尹鸿萍 杨烨 周雅琼 蔡寅关键词:Α-葡萄糖苷酶 抑制剂 分离纯化 钝顶螺旋藻 苦瓜多糖抗肿瘤及免疫增强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34 2010年 目的:研究苦瓜多糖的体内抗肿瘤及增强免疫作用,探讨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建立小鼠S180肉瘤、H22肝癌肿瘤模型观察苦瓜多糖的抗肿瘤作用,此外应用MTT法观察苦瓜多糖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应用比色法观察苦瓜多糖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功能的影响,运用Griess试剂检测苦瓜多糖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NO含量的变化。结果:苦瓜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能明显抑制小鼠S180肉瘤、H22肝癌肿瘤的生长,同时能明显增加荷瘤小鼠的脾腺指数和胸腺指数。此外苦瓜多糖能显著刺激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明显提高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吞噬中性红的能力,明显促进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分泌NO。结论:推测苦瓜多糖具有较强的免疫增强活性并可能通过刺激淋巴细胞、并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化来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 蔡寅 刘敏 吴勋贵 王泽根 梁才 杨烨 王旻关键词:苦瓜 多糖 抗肿瘤 免疫调节 苦瓜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及组成性质 被引量:5 2011年 正交实验确定提取工艺后,用热水提取法得到苦瓜多糖(MCP)。对MCP进行DEAE-32离子交换层析分离,得到3个多糖组分MCP1、MCP2和MCP3。进一步采用Sephacryl S-400凝胶层析进行分离,经凝胶层析和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表明,MCP1、MCP2为均一性多糖组分。通过高效液相凝胶色谱法测定了两者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1.16×106和7.45×105。用PMP衍生化法测定其单糖,结果表明:MCP1系由Man、Rham、GlcUA、GalUA、Glu、Gal、Xyl、Ara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摩尔比为1.03∶2.93∶1.00∶14.95∶2.16∶30.70∶2.85∶4.50。MCP2系由Rham、GalUA、Gal、Xyl、Ara等单糖组成的杂多糖,对应的摩尔比为1.63∶21.88∶4.66∶1.00∶1.29。紫外光谱表明该多糖不含蛋白质和核酸。 吴勋贵 王泽根 蔡寅 杨烨 王旻关键词:苦瓜多糖 分离纯化 单糖 衍生化 海滨土壤芽胞杆菌的初步鉴定及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性质 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对从黄海海滨土壤中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鉴定并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和结构信息。方法:分析分离得到的菌株的16 s rDNA、形态等特征,确定其种属以及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BSC)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并对BSC的结构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根据该株菌的16 s rDNA、形态等特征,确定其为芽胞杆菌属,其次级代谢产物BSC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活性,其分子式为C48H94O19。结论:分离得到的菌株为芽胞杆菌属,其次级代谢产物BSC具有一定的抗菌、抗肿瘤活性,是潜在的抗生素类药物。 杨烨 王旻 张婷婷 蔡寅 毕然 罗晨关键词:芽胞杆菌 次级代谢产物 抗菌 抗肿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