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晋华
- 作品数:39 被引量:85H指数:6
- 供职机构:三峡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哲学宗教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经鼻空肠管注入大黄液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21例临床观察
- 2009年
- 2005~2008年.我们采用鼻空肠管和灌肠两种给药方式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SAP)21例,设对照组进行疗效对比分析,现报告如下。
- 郑世华朱宗耀仝巧云李中艳袁晋华
- 关键词:重症急性胰腺炎直肠投药
- 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贲门部良恶性狭窄
- 2003年
- 袁晋华彭光俊朱宗耀
- 关键词:内镜介入治疗食管贲门部狭窄进食障碍
- 宜昌市20年结肠镜检查大肠癌患病率回顾性分析被引量:7
- 2006年
- 目的探讨该市大肠癌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方法以所有结肠镜受检对象为研究群体,对大肠癌患病率、大肠癌患者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进行统计分析;比较大肠癌临床症状与大肠癌患者年龄、肿瘤发生部位的关系。结果自1980年以来,大肠癌年度患病率呈非线性缓慢上升,男性大肠癌患病率7.1%;女性大肠癌患病率5.5%;在3个年限段(80年代、90年代和21世纪5年)大肠癌中位患病年龄分别为男53.5、56.7和59.0岁;女51.9、53.7和55.2岁。986例大肠癌中直肠癌691例,乙状结肠癌82例,降结肠癌18例,脾曲癌4例,横结肠癌37例,肝曲癌30例,升结肠、回盲部癌79例,大肠多发性癌45例。临床症状以便血为主,其次为腹痛、腹部包块和肠梗阻发生率较低,半数以上患者有不同程度贫血。结论该市大肠癌患病率和中位发病年龄呈缓慢上升,低于国内大肠癌高发区。大肠癌肿瘤发生部位有近移和多发趋势。便血是直肠癌主要症状,中老年患者便血发生率高于青年患者,但腹痛发生率低于青年患者。
- 盛崇明朱宗耀易明兰袁晋华仝巧云李中艳周华
- 关键词:大肠癌年龄性别
- 现代化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体系建设与实践被引量:9
- 2018年
- 阐述了医疗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目的及意义,介绍了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的主要环节和方法,提出医疗质量管理的组织体系、方法体系、评价体系及保障体系的建设问题,并就医疗质量管理重点环节进行了探讨,以寻求建立医疗质量管理的长效机制,促进医院的整体发展。
- 胡军贾垒袁晋华
- 小探头超声内镜在诊治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被引量:4
- 2012年
- 目的:探讨小探头超声内镜(miniprobe ultrasonography,MPS)在诊断及治疗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价值。方法:对经常规内镜检查提示的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患者行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了解病变的性质及来源,然后行针对性治疗。结果:2009年5月~2011年5月共54例患者,其中直肠25例,结肠22例,盲肠7例。根据小探头超声内镜检查结果,对其中44例黏膜隆起性病变根据病变大小及深度分别行圈套器高频电切除术、内镜黏膜切除术(endoscopic mucosal resection,EMR)或内镜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dissection,ESD)等内镜下治疗,其中除结肠、盲肠囊肿及气囊肿5例外,余均送检病理,结肠、盲肠脂肪瘤6例,直肠类癌5例,大肠息肉28例,其中幼年性息肉2例,腺瘤18例,增生性息肉4例,炎性息肉4例;5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其中3例直径小于1 cm的患者要求观察随访,2例行外科手术治疗,其中1例直肠巨大黏膜隆起病变小探头超声内镜来源显示不清,改为环形扫描超声内镜确定来源后再行外科手术治疗,结果均证明确实为来源于固有肌层的间质瘤;1例直肠淋巴瘤行外科手术治疗,超声内镜、内镜后病理及手术后病理均得到证实;还有2例肠腔外压迫,2例手术后改变。结论:小探头超声内镜能清楚显示消化道壁的层次及结构,对大肠黏膜隆起性病变的起源具有准确的定位作用,并能够提示病变的性质,对进一步的治疗有指导意义。
- 周明东仝巧云袁晋华李中艳覃丽华莫莉花
- 关键词:小探头超声内镜
- 胃镜咬口垫固定装置
- 胃镜咬口垫固定装置,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中部设有孔,所述固定块连接弹性带。固定块由棉质材料缠绕而构成矩形块,弹性带设有粘接件。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胃镜咬口垫固定装置,相比现有的自带固定带的一次性咬口垫,可反复使用,更经济...
- 周明东张颖覃丽华袁晋华莫莉花
- 文献传递
- 超声微探头辅助结肠镜下切除大肠巨大息肉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 探讨超声微探头辅助内镜下切除大肠巨大良性广基息肉的方法.方法 病例来源于我院经结肠镜检查直径在2cm以上的大肠巨大广基息肉45例,病理检查均为腺瘤性息肉.完善术前检查并清洁肠道,常规插入结肠镜至病变部位,完全暴露息肉后,用超声微探头扫描确定息肉基底,后用注射针于病变基底部注射生理盐水,病变隆起后用圈套器套取,采用分块多次切除法将息肉切除.结果 45例患者巨大息肉经分块多次切除,均完全切除,术中术后均未发生大出血及穿孔,3~6个月内复查结肠镜残端愈合良好.结论 结肠良性巨大广基息肉用超声微探头辅助,经肠镜分次切除治疗效果好.
- 袁晋华仝巧云周明东李中艳盛崇明
- 关键词:超声微探头结肠镜切除大肠息肉
- 3种途径注入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疗效观察被引量:18
- 2010年
- 目的观察3种途径注入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1例SAP患者随机分为鼻空肠组(21例)、灌肠组(20例)、灌胃组(20例)。3组除进行综合治疗外,分别采用鼻空肠管、保留灌肠及胃管给药途径注入大黄液100ml,每日2次。观察治疗15d后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BahhazarCT评分及C-反应蛋白(CRP)、淀粉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和腹痛消除时间的变化。结果3组患者治疗后15dAPACHEⅡ评分、BalthazarCT评分无明显差异(均P〉0.05);鼻空肠组CRP恢复正常时间[(8.8±1.5)d]、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8.0±1.2)d3、肠道功能恢复时间[(5.3±1.4)d3及腹痛消除时间[(7.0±1.4)d]均较灌肠组[(9.9±1.6)、(8.9±1.5)、(6.2±1.2)、(8.0±1.2)d]和灌胃组[(9.8±1.4)、(9.7±1.7)、(6.4±1.1)、(8.1±1.3)d3明显缩短(均P〈0.05),而灌肠组和灌胃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鼻空肠管途径应用大黄能更有效地控制SAP的全身炎症反应。
- 郑世华仝巧云朱宗耀李中艳袁晋华
- 关键词:鼻空肠管保留灌肠灌胃
- 十二指肠乳头癌致复发性急性胰腺炎一例并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06年
- 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ecurrent acute pancreatitis,RAP)是指急性胰腺炎反复发作、而胰腺腺体的形态和功能正常。临床上表现为轻至中度的急性胰腺炎,腹痛伴短暂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升高,影像学改变为胰腺组织水肿。目前认为RAP常见病因为高脂血症、高钙血症、毒素、药物以及先天性畸形如胰腺分裂、环状胰腺、胆总管囊肿等。本文将描述由十二指肠乳头腺癌所致的复发性胰腺炎一例。
- 廖专刘鹏霞袁晋华王洛伟张薇吴晓辉李兆申
- 关键词:复发性急性胰腺炎十二指肠乳头癌文献复习复发性胰腺炎血清淀粉酶影像学改变
- 食管上段癌性狭窄内支架置入治疗研究并38例病例报道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探讨上段食管癌狭窄内支架治疗的可行性及技术环节。方法采用泛影葡胺或钡剂口服造影了解病变上段与咽缩肌的距离,内镜直视下定位置入食管支架治疗38例。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置入食管支架,放置的支架上段距门齿18cm9例,18.5cm4例,19cm12例,20cm13例。所有患者支架放置后均有异物感且持续时间相对较长,但多能耐受,对生活不构成影响。追踪观察的31例患者在生存期内都能保持消化道通畅。平均生存时间1年7个月。结论上段食管癌性狭窄放置支架难度虽然很高,但只要能确保咽缩肌功能不受影响,金属内支架置入治疗仍是可行的且能明显提高生存质量。
- 李中艳朱宗耀袁晋华盛崇明
- 关键词:上段食管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