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詹晓斌

作品数:7 被引量:24H指数:3
供职机构:苏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5篇新生儿
  • 3篇通气
  • 3篇通气治疗
  • 3篇高频振荡
  • 3篇高频振荡通气
  • 3篇高频振荡通气...
  • 2篇新生儿肺透明...
  • 2篇透明膜病
  • 2篇疗效
  • 2篇疗效观察
  • 2篇肺透明膜病
  • 2篇高频通气
  • 1篇低体重
  • 1篇低体重儿
  • 1篇新生儿呼吸
  • 1篇新生儿呼吸衰...
  • 1篇药物疗法
  • 1篇院前
  • 1篇真菌感染
  • 1篇深部真菌

机构

  • 4篇苏州大学
  • 3篇苏州医学院

作者

  • 7篇詹晓斌
  • 3篇张瑞宣
  • 3篇肖志辉
  • 2篇俞生林
  • 2篇孙斌
  • 2篇朱雪萍
  • 1篇蒋滢
  • 1篇丁晓春
  • 1篇冯星
  • 1篇黄美英
  • 1篇肖志辉
  • 1篇顾秀萍

传媒

  • 3篇苏州医学院学...
  • 2篇实用儿科临床...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实用儿科...

年份

  • 1篇2002
  • 2篇2001
  • 4篇200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复方氨基酸对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Glu、Asp水平的影响
2000年
目的 研究复方氨基酸对低出生体重儿中枢神经系统的可能影响。方法 采用丹酰氯 -聚酰胺薄层层析法测定 2 0例全能营养液 (TNA)治疗低体重儿和 2 0例非TNA治疗 (对照组 )低体重儿血清和脑脊液中谷氨酸(Glu)、天冬氨酸 (Asp)水平。 结果 治疗后TNA组血清中Glu、Asp皆显著提高 (P <0 .0 1) ,而脑脊液中Glu、Asp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对照组中两者均无明显差异 (P >0 .0 5 ) ;TNA组脑脊液中Glu、Asp之间呈正相关 (r =0 .79,P <0 .0 0 1) ;血清中Glu、Asp分别与脑脊液中Glu、Asp均无相关性 (分别是r =0 .32 8,P >0 .0 5 ;r =0 .334,P>0 .0 5 )。结论 静脉使用复方氨基酸于低体重儿对其脑脊液中Glu。
俞生林张瑞宣肖志辉冯星丁晓春朱雪萍詹晓斌蒋滢黄美英
关键词:复方氨基酸低体重儿GLU脑脊液P水平薄层层析法
新生儿濒死状态的血糖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00年
目的 观察新生儿濒死病例的血糖水平变化 ,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使用Novastatprofile - 5型血气、电解质分析仪检测血浆葡萄糖浓度 ,将同组患儿入院当时首次血糖及同期同条件痊愈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结果 死亡组濒死血糖浓度 (12 .49± 6 .49mmol/L)显著高于入院后首次血糖浓度 (8.0 8± 4.82mmol/L) (P <0 .0 5 ) ;对照组出院前末次血糖浓度 (4 .5 1± 1.85mmol/L)与入院当时首次血糖浓度 (4 .6 2± 1.2 3mmol/L)无显著差异 (P >0 .0 1) ;死亡与对照两组 ,入院首次血糖浓度间差别显著 (P <0 .0 5 ) ;死亡组濒死血糖浓度与对照组出院前末次血糖浓度差别高度显著 (P <0 .0 1) ;提示病情越严重血糖水平越高。
詹晓斌
关键词:新生儿濒死状态葡萄糖浓度NOVA死亡组出院前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
2002年
肖志辉孙斌詹晓斌
关键词:高频振荡肺透明膜病新生儿通气治疗
全文增补中
新生儿呼吸衰竭28例高频振荡通气治疗的疗效观察被引量:5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呼吸机在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2 8例新生儿呼吸衰竭患儿经常频呼吸机治疗无效后改用高频振荡呼吸机治疗 ,观察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2 8例患儿中治愈 2 0例 ,治愈率 71 4% ,死亡 5例 ,放弃治疗 3例 ;出现颅内出血等并发症 6例 ;治愈患儿中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后 8~ 12h的PaCO2 迅速下降 [(6 8± 0 4)kPavs(5 5± 0 6 )kPa,P <0 0 5 ],2 4~ 48h的PaO2 明显上升 [(5 8± 1 1)kPavs(9 2± 1 7)kPa ,P <0 0 5 ];同时吸入氧浓度、平均气道压、振荡压力幅度、血氧合指数等均有明显下降 (P均 <0 0 5 )。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衰竭 ,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具有常频机械通气 (CMV)难以比拟的优越性。
肖志辉顾秀萍詹晓斌
关键词:高频通气呼吸衰竭HFOV机械通气疗效观察
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18例被引量:1
2000年
目的 总结重症新生儿感染病例经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治疗,持续用药10d以上合并深部真菌感染18例的住院结果。方法 对象 因重症肺炎、败血症住院,经用2种以上广谱抗生素治疗10d以上,病情无好转或加重的病例。诊断方法 咽拭子或气管分泌物直接涂片镜检或培养和/或血培养检出真菌。检测结果 直接镜检阳性10/18例(55.5%),培养与镜检阳性符合率70%,血培养阳性8/18例(44.4%)。治疗方法 氟康唑 口服按2~5mg/kg,每天1次服,疗程10~14天;静注按每次5~10mg/kg,隔天1次,经1~2周治疗,病情好转,改口服,总疗程14~28天。酮康唑或克霉唑每天50~100mg/kg,口服,疗程10~14天。住院结果 治愈9例(50%),显效1例(5.5%),有效3例(16.7%),无效5例(27.8%)。无效病例中以克霉唑口服2例,酮康唑口服3例。而氟康唑治疗均有效。结论 氟康唑为目前治疗深部真菌感染的有效药物,可用于新生儿病例。
张瑞宣俞生林朱雪萍詹晓斌
关键词:新生儿深部真菌感染氟康唑药物疗法
高频振荡通气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疗效观察被引量:14
2001年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HMD)中的应用价值及其安全性。方法 分别以常频机械通气 (CMV)和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HMD患儿 ,并比较其治疗前后血气指标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1.HFOV组患儿治愈率明显高于CMV组 (6 8.0 %vs38.8% ,P <0 .0 5 ) ;2 .HFOV治疗后肺通、换气功能迅速改善 ,表现为PaCO2 迅速下降 (6 .8± 0 .4vs5 .5± 0 .6kPa ,P <0 .0 5 ) ,PaO2 明显上升 (5 .8± 1.1vs9.2± 1.7kPa,P <0 .0 5 ) ,同时所需吸入氧浓度 (FiO2 )、血氧合指数 (OI)等均迅速明显下降 (P均 <0 .0 5 ) ;3.HFOV组并发症及后遗症等均少于CMV组。结论 HFOV用于治疗HMD ,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新型机械通气方法。
肖志辉孙斌詹晓斌
关键词:高频通气肺透明膜病新生儿疗效观察
先天性结核的误诊分析(附1例报告)被引量:4
2000年
詹晓斌张瑞宣
关键词:先天性结核误诊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