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玲芬

作品数:12 被引量:99H指数:4
供职机构:青海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青海省自然科学基金青海省科技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通路
  • 2篇蛋白
  • 2篇皮素
  • 2篇细胞
  • 2篇病毒
  • 1篇蛋白激酶
  • 1篇蛋白激酶B
  • 1篇凋亡
  • 1篇毒性
  • 1篇多索茶碱
  • 1篇多索茶碱注射...
  • 1篇信号
  • 1篇信号通路
  • 1篇血管
  • 1篇血管病
  • 1篇血管病变
  • 1篇血清
  • 1篇血清IL-1...
  • 1篇血压
  • 1篇炎症

机构

  • 11篇青海省人民医...
  • 1篇第四军医大学...

作者

  • 11篇许玲芬
  • 6篇于湧
  • 3篇娄明远
  • 3篇李英兰
  • 3篇刘智明
  • 3篇李吉梅
  • 3篇王佳斌
  • 2篇乜国雁
  • 1篇孙成英
  • 1篇顾玉海
  • 1篇杨媛

传媒

  • 2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医师杂志
  • 1篇免疫学杂志
  • 1篇中药材
  • 1篇中药药理与临...
  • 1篇医学临床研究
  • 1篇国际泌尿系统...
  • 1篇现代生物医学...
  • 1篇中国病原生物...

年份

  • 1篇2024
  • 1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输尿管内支架管治疗结核性输尿管狭窄12例疗效观察被引量:2
2014年
国外有相关文献显示,永久性内支架置人术有良好疗效,但目前国内对此报道较少。2008—2012年,我们对肾结核患者在抗结核治疗前放置输尿管内支架管(双J管)后进行药物治疗,显示该方法预防输尿管狭窄以及保护肾功能的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于湧许玲芬
关键词:输尿管内支架管疗效观察支架管治疗双J管治疗前
Notch信号通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感染者特异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检测Notch受体和配体在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的表达,观察Notch信号通路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调控作用。方法本研究入组轻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27例、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11例和健康对照者18例。实时定量PCR法检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中Notch受体和配体mRNA的相对表达量。PBMC与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DAPT刺激培养24 h后,流式细胞术检测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干扰素-γ(IFN-γ)的变化,酶联免疫斑点试验(ELISPOT)检测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变化。纯化HLA-A2限制性患者CD8+T细胞,DAPT刺激培养24 h后建立与甲型H1N1病毒株感染的NCI-H345细胞的直接接触和间接接触培养系统,通过检测乳酸脱氢酶的释放计算CD8+T细胞诱导靶细胞死亡比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培养上清TNF-α和IFN-γ水平,评估CD8+T细胞非细胞杀伤功能。结果轻症和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PBMC中Notch受体(Notch1、Notch2、Notch3、Notch4)和Notch配体(DLL1、DLL4、Jagged1、Jagged2)mRNA相对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症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IFN-γ的细胞比例、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细胞数量均高于轻症患者(P<0.05)。DPAT刺激抑制甲型H1N1流感患者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分泌TNF-α和IFN-γ的细胞比例以及分泌穿孔素和颗粒酶B的细胞数量(P<0.05)。直接培养系统中,DAPT刺激均可降低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比例(P<0.05),培养上清中TNF-α和IFN-γ水平均亦降低(P<0.01)。间接接触培养系统中,虽然DAPT刺激后培养上清TNF-α和IFN-γ水平降低(P<0.01),但CD8+T细胞诱导的靶细胞死亡比例的差异在经DAPT刺激和无DAPT刺激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49)。结论甲型H1N1流感患者中升高表达的Notch受体和配体可增强病毒特异性CD8+T细胞的直接细胞杀伤功能,促进疾病进�
李吉梅许玲芬
关键词:甲型流感病毒NOTCH信号通路CD8+T细胞免疫调控
宫颈癌根治术患者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病原菌特征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1
2020年
目的分析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泌尿系统感染情况、病原菌分布特征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19年5月在本院接受宫颈癌根治术患者158例,统计分析患者术后出现泌尿系统感染情况,感染病原菌种类、分布、耐药性,以及影响泌尿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158例宫颈癌根治术患者中有65例术后出现感染,占比41.14%,其中泌尿系统感染占32.91%(52/158)。52例泌尿系统感染患者共检出86株病原菌,其中革兰阴性菌52株(占60.47%),革兰阳性菌29株(占33.72%),以大肠埃希菌(占33.72%)、粪肠球菌(占15.12%)、肺炎克雷伯菌(占9.30%)、表皮葡萄球菌(占9.30%)为主。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对庆大霉素、四环素、甲氧苄啶/磺胺异恶唑的耐药率均>50.0%,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性均<10.0%;粪肠球菌对红霉素的耐药性较高,对万古霉素、氨苄西林的耐药率为0;表皮葡萄球菌对青霉素G、庆大霉素、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均>50.0%,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呋喃妥因的耐药率为0。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贫血、接受辅助治疗、手术时间>180min以及住院时间>12d是宫颈癌术后泌尿系统感染的高危因素(均P<0.05)。结论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泌尿系统感染发生率高,高龄、手术和住院时间长等是感染发生的主要危险因素;感染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多见,且对常用抗菌药物有一定耐药性,可为临床提供参考。
于湧许玲芬刘智明刘枫
关键词:宫颈癌根治术泌尿系统病原菌
N-乙酰半胱氨酸在高龄稳定期COPD患者中的应用被引量:4
2019年
目的 评价N-乙酰半胱氨酸(NAC)在高龄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69例高龄稳定期COPD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34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吸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NAC,12个月为一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肺功能、运动能力(6MWT)、急性加重次数,圣乔治呼吸问题调查问卷(SGRQ)及细胞免疫功能,记录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6MWT、细胞免疫功能(CD4^+、CD4^+/CD8^+、CD4^+CD25^+、CD4^+Foxp3^+、CD4^+CD25^+Foxp3^+)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急性加重次数、SGRQ量表评分中呼吸症状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P> 0. 05)。结论 NAC可明显改善高龄稳定期COPD患者运动能力,降低急性加重次数,推测与其提高细胞免疫功能有关。
许玲芬李英兰王佳斌
关键词:乙酰半胱氨酸老年人
基于TLR4-NF-κB通路的槲皮素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抑炎作用研究被引量:7
2023年
目的:探讨槲皮素对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对Toll样受体4(TLR4)/核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的调节作用。方法:60只小鼠采用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滴鼻感染法建立呼吸道感染模型,3 d后,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小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槲皮素50、100 mg/kg组和利巴韦林150 mg/kg组,各组灌胃相应药物或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 d。流式细胞仪检测T辅助17(Th17)细胞和调节性T(Treg)细胞浓度,检测肺指数和脾指数;ELISA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干扰素γ(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IL-23和IL-10含量;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损伤;蛋白印迹法检测TLR4、NF-κB和髓样分化因子88(MYD 88)蛋白相对表达。结果:正常对照组小鼠肺组织肺泡形态正常,未见炎性细胞浸润;模型对照组小鼠肺泡结构紊乱,肺泡腔增厚,可见大量炎性细胞浸润,并出现组织出血,利巴韦林150 mg/kg组肺组织结构较完整,肺泡结构较明显,无出血,可见少量炎性细胞浸润,槲皮素50、100 mg/kg组肺损伤均不同程度减轻。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模型对照组Th17细胞浓度分数、肺指数和脾指数及肺组织HS-CRP、TNF-α、IFN-γ、IL-17、IL-23含量明显升高,TLR4、NF-κB、MYD 88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上调,Treg细胞浓度分数和IL-10含量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槲皮素50、100 mg/kg组及利巴韦林150 mg/kg组Th17细胞浓度分数、肺指数和脾指数、肺组织HS-CRP、TNF-α、IFN-γ、IL-17、IL-23含量明显降低、TLR4、NF-κB、MYD 88蛋白相对表达明显下调,Treg细胞浓度分数和IL-10含量明显升高(P<0.05)。结论:槲皮素可改善病毒性呼吸道感染小鼠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减轻肺损伤,可能是通过TLR4/NF-κB信号通路发挥调节作用。
许玲芬李英兰王佳斌于湧顾玉海
关键词:槲皮素病毒性呼吸道感染核因子-ΚB髓样分化因子88
川陈皮素调节EGFR/PI3K/AKT通路抑制前列腺癌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并促进凋亡被引量:3
2022年
目的:探究川陈皮素对前列腺癌(PCa)细胞恶性生物学行为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取对数期PC3细胞,随机分为对照组、川陈皮素(60μmol/L)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通路激活剂NSC228155(100μmol/L)组、联合组。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Annexin V/PI双染法检测细胞凋亡率;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小室实验检测细胞侵袭能力;血管拟态实验检测细胞血管形成能力;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EGFR、p-EGFR、AKT、p-AKT、mTOR、p-mTOR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川陈皮素组24、48、72 h光密度D(λ)值、迁移率、p-EGFR/EGFR、p-AKT/AKT、p-mTOR/mTOR显著降低,凋亡率显著升高,穿膜细胞数、血管支点数量显著减少(P<0.05);NSC228155组24、48、72 h光密度D(λ)值、迁移率、p-EGFR/EGFR、p-AKT/AKT、p-mTOR/mTOR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穿膜细胞数、血管支点数量显著增加(P<0.05)。与川陈皮素组比较,联合组24、48、72 h光密度D(λ)值、迁移率、p-EGFR/EGFR、p-AKT/AKT、p-mTOR/mTOR显著升高,凋亡率显著降低,穿膜细胞数、血管支点数量显著增加(P<0.05)。结论:川陈皮素可抑制PCa细胞增殖、迁移、侵袭及血管新生,并促进其凋亡,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于湧乜国雁刘智明刘枫靳锐许玲芬谭光宏
关键词:川陈皮素蛋白激酶B前列腺癌凋亡
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分析被引量:37
2019年
【目的】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2月至2017年6月本院诊治的AECOPD患者60例(急性组)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30例(稳定组),另外选取同期在本院体检的健康志愿者30例(对照组)。测定各组入组时的肺通气功能指标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肿瘤坏死因于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33(IL-33)等指标,并采用Pearson软件分析炎症因子与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急性组肺功能(FEV1)为(40.05 ± 7.65)%,显著低于稳定组和对照组(P <0.05),急性组 IL-33、CRP 和 TNF-α分别为(350.16±25.89)ng/L、(8.42±3.76)g/L、(240.6±137.5)ng/L,均显著高稳定组和对照组(P <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IL-33、CRP和TNF-α与FEV1呈显著负相关(r=-0.784、-0.625、-0.723, P <0.05)。【结论】AECOPD患者肺功能受限更为明显,炎症反应更为突出,且炎症因子与肺功能呈明显的负相关。
许玲芬李吉梅娄明远
关键词:炎症趋化因子类呼吸功能试验
E-钙黏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预后的相关性研究
2024年
目的探讨E-钙黏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疾病进展和生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本院泌尿外科行膀胱活检的153例膀胱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所有患者的膀胱癌组织及距原发灶>5 cm的癌旁正常组织。对比膀胱癌组织及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钙黏蛋白表达的阳性率,观察E-钙黏蛋白在初发膀胱癌和复发膀胱癌组织中的表达,采用Cox回归模型分析膀胱癌复发的危险因素。结果癌旁正常组织中的E-钙黏蛋白阳性率为90%(138/153),明显高于膀胱癌组织的阳性率[52%(80/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29,P<0.05)。初发膀胱癌和复发膀胱癌患者的E-钙黏蛋白阳性率分别为65%(65/100)、30%(16/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33,P<0.05)。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分析结果显示,E-钙黏蛋白阳性表达是膀胱癌复发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E-钙黏蛋白表达与膀胱癌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
于湧刘智明许玲芬
关键词:膀胱肿瘤E-钙黏蛋白复发
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急性支气管哮喘患者血清IL-18,IL-33及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31
2017年
目的:探究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清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10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患者参照抽签法分作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采用氨茶碱治疗,实验组采用多索茶碱注射液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IL-18、IL-33、TNF-α,内皮素(ET)、一氧化碳(NO),NK细胞、CD3^+、CD4^+、CD8^+、CD4^+/CD8^+,最大呼气流量(PEF),用力肺活量(FVC),安全性。结果:实验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喘息缓解时间、哮鸣音缓解时间、咳嗽缓解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IL-18、IL-33、TNF-α、ET、CD8+均降低,实验组低于对照组,两组NO、NK细胞、CD3^+、CD4^+、CD4^+/CD8^+、PEF、FVC均上升,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不良反应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多索茶碱注射液对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的临床效果肯定,降低血清IL-18、IL-33、TNF-α水平,同时能够利于血管内皮功能、肺功能、免疫功能的改善。
李吉梅孙成英娄明远许玲芬王佳斌姜锋
关键词:多索茶碱注射液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白细胞介素-33
Fournier坏疽2例报告被引量:1
2012年
Fournier坏疽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阴囊皮下组织坏死性筋膜炎,可迅速累及阴囊、阴茎、会阴及腹壁组织并发生严重坏疽。近年来本院共收治本病患者2例。现报告如下。
于湧乜国雁许玲芬
关键词:FOURNIER坏疽坏死性筋膜炎皮下组织阴囊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