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延风

作品数:108 被引量:443H指数:10
供职机构: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重庆市卫生局科研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历史地理生物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00篇期刊文章
  • 7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07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语言文字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9篇癫痫
  • 22篇脑电
  • 17篇电图
  • 17篇术后
  • 17篇脑电图
  • 15篇肿瘤
  • 15篇出血
  • 13篇蛋白
  • 12篇皮层
  • 11篇手术
  • 11篇细胞
  • 11篇胶质
  • 10篇外伤
  • 10篇脑损伤
  • 9篇颅内
  • 8篇致痫
  • 8篇蛛网膜
  • 8篇蛛网膜下
  • 8篇蛛网膜下腔
  • 8篇蛛网膜下腔出...

机构

  • 104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重庆医科大学
  • 3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成都市第三人...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西安交通大学...
  • 1篇重庆科技学院
  • 1篇重庆市第二人...
  • 1篇德阳市第二人...
  • 1篇万宁市人民医...
  • 1篇合川区人民医...
  • 1篇重庆市巴南区...
  • 1篇重庆大学附属...

作者

  • 108篇谢延风
  • 69篇石全红
  • 54篇詹彦
  • 44篇但炜
  • 22篇孙晓川
  • 13篇蒋理
  • 12篇王佳
  • 10篇唐文渊
  • 10篇方升
  • 9篇崔荣周
  • 9篇熊伟茗
  • 8篇王超
  • 8篇王刚
  • 7篇谭赢
  • 7篇周超
  • 6篇胡铁弋
  • 6篇陆波
  • 6篇詹傲
  • 6篇唐兆华
  • 6篇张光伟

传媒

  • 30篇第三军医大学...
  • 19篇重庆医科大学...
  • 10篇中国神经精神...
  • 8篇重庆医学
  • 4篇创伤外科杂志
  • 3篇中华神经外科...
  • 3篇激光杂志
  • 3篇中国临床神经...
  • 3篇陆军军医大学...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 1篇医学综述
  • 1篇现代医药卫生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临床麻醉学杂...
  • 1篇陕西医学杂志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泸州医学院学...
  • 1篇中国医院
  • 1篇中华神经外科...

年份

  • 5篇2024
  • 1篇2023
  • 5篇2022
  • 4篇2021
  • 4篇2020
  • 1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8篇2016
  • 9篇2015
  • 7篇2014
  • 11篇2013
  • 15篇2012
  • 9篇2011
  • 2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 5篇2006
  • 4篇2005
10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幕上肿瘤周围皮层脑电特征、病理改变与癫痫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探讨幕上肿瘤继发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异常放电脑组织脑电表现特征及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36例伴癫痫发作的非功能区幕上肿瘤患者,在术中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护下行肿瘤切除+痫样放电组织切除术。将切除有癫痫样放电的脑皮质作为试验组,无痫样放电的显微镜下显示肿瘤周边正常的哑区组织或内减压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试验组ECoG波型特点,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结果:(1)幕上肿瘤继发癫痫患者ECoG波型特点以间隙性多棘波最多,有14例(38.89%);其次分别为持续出现单个棘波;广泛棘尖波节律。(2)病理特点:36例试验组痫样放电皮层脑组织病理改变以不可逆改变胶质瘤细胞和单纯胶质细胞增生为主,共21例(58.33%)。30例对照组中仅7例(23.33%)出现胶质细胞增生。试验组胶质瘤或胶质增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3)试验组ECoG波型特点与病理结果比较:持续性单个棘波,主要见于不可逆改变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间隙性多棘波、广泛性高幅夹波节律可见于2组中,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幕上肿瘤继发癫痫患者ECoG波型表现以持续出现单个棘波为主;异常放电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多为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细胞增生;肿瘤周围ECoG反复出现极高幅持续性棘波脑皮质区应积极处理。
周泽芳但炜熊伟茗胡铁弋王超谢延风石全红
关键词:幕上肿瘤继发性癫痫皮层脑电图
FBXL20在颞叶癫痫患者及癫痫大鼠模型中的表达变化被引量:3
2016年
目的通过研究E3泛素连接酶FBXL20及其下游蛋白-神经元突触膜胞外分泌调节蛋白1(regulating synaptic membrane exocytosis 1,RIM1)在颞叶癫痫患者皮质及匹鲁卡品癫痫大鼠模型皮质、海马组织中的表达变化,探讨FBXL20在癫痫形成中的作用。方法以颞叶癫痫患者手术切除病灶标本(n=25)为癫痫组,以脑外伤减压手术所切皮质标本(n=10)为对照组。另取40只健康雄性SD大鼠腹腔注射氯化锂(127 mg/kg),20 h后腹腔注射匹鲁卡品(50 mg/kg),每30分钟重复给予1次匹鲁卡品(10 mg/kg),直到大鼠癫痫发作。2周后出现癫痫自发性发作的大鼠纳入癫痫组;2个月后仍未出现癫痫自发性发作的大鼠纳入对照组。采用免疫荧光对FBXL20的表达进行定位;免疫组化检测FBXL20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FBXL20、RIM1的表达水平。结果免疫荧光检测结果显示FBXL20主要表达于神经元;免疫组化及Western blot检测结果均显示癫痫患者皮质、癫痫大鼠模型皮质与海马中FBXL20表达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同时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RIM1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结论 FBXL20在癫痫患者及大鼠模型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降低,RIM1表达明显升高,提示FBXL20可能通过调控RIM1参与了癫痫的形成。
伏鹏飞温跃桃王刚高超谢延风詹彦石全红
关键词:颞叶癫痫泛素化突触重塑突触囊泡
1H-MRS与DTI在胶质瘤分级中的临床价值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在氢质子磁共振波谱(1H-MRS)和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上的表现特点与病理级别相关性。方法将41例脑胶质瘤患者依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分级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低级别胶质瘤和高级别胶质瘤,术前均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DTI及1H-MRS检查,测量患侧占位核心实质区与对侧镜像区表观弥散系数(ADC)、各向异性分数(FA)、胆碱复合物(Cho)、N-乙酰天冬氨酸(NAA)和肌酐(Cr)。结果高、低级别胶质瘤肿瘤实质区ADC值和FA值与镜像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之间的ADC值和FA值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胶质瘤实质区与对侧镜像区NAA/Cr、Cho/Cr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级别胶质瘤NAA/Cr、NAA/Cho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低级别胶质瘤1H-MRS和DTI存在明显差异。
黄强李海涛谢延风石全红
关键词:脑胶质瘤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
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对皮层注射FeCl_3所致早期癫痫的保护作用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lucose-6-phosphate dehydrogenase,G6PD)在外伤后早期癫痫中的脑保护作用。方法采用大脑皮层微量注射FeCl3溶液建立癫痫大鼠动物模型。将24只SD大鼠抽签随机分为对照组、实验组、干预组(n=8),对照组和实验组腹腔注射灭菌花生油10 ml/kg,干预组腹腔注射浓度为0.1μg/ml的G6PD激动剂1,25-(OH)2D3 1μg/(kg.d),连续7 d后,对照组为皮层注射pH为1.5的生理盐水5μl,实验组和干预组皮层注射100 mmol/LFeCl3 5μl。所有大鼠皮层注射后行脑电监测2 h,行为学观察6 h后处死;利用RT-PCR、Western blot检测皮层脑组织G6PD表达,比色法检测大脑皮层脂质过氧化的主要代谢产物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和抗氧化水平的还原型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的含量以及G6PD活性。结果实验组、干预组均出现典型的痫性发作,与实验组比较,干预组癫痫发作次数少(5.14±3.27)次、且持续时间短(4.37±4.94)min(P<0.05);干预组皮层G6PD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均高于实验组(P<0.05),但仍低于对照组(P>0.05);与实验组比较,干预组G6PD活性、GSH含量增高(P<0.05),MDA的含量显著降低(P<0.05)。结论 G6PD可提高大鼠脑皮层的抗氧化能力,对FeCl3所致的早期癫痫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蒋国辉方升石全红但炜詹彦崔荣周王佳谢延风
关键词:早期癫痫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还原型谷胱甘肽丙二醛
载脂蛋白E基因型多态性与SAH后血管痉挛的相关研究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探讨载脂蛋白E基因(ApolipoproteinE,APOE)多态性与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Subarachnoid hemorrhage,SAH)后脑血管痉挛(Cerebral vasospasm,CVS)的相关性。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PCR-RFLP)检测185例SAH患者,测定APOE基因型多态性,通过TCD评定SAH患者出血后的CVS情况。分型结果与CVS及相关临床资料等分别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85例SAH患者中,32例APOEε4携带者中有21例(占65.7%)发生CVS,153例非ε4携带者中有56例(占36.7%)发生CVS,ε4携带者的CVS发生率明显高于非ε4携带者(P=0.022);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均提示ε4是CVS的危险因素。结论:APOEε4等位基因是SAH患者发生CVS的危险因素。
阮健谢延风孙晓川苏海江涌唐文渊
关键词:载脂蛋白E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痉挛
促红细胞生成素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AQP4表达的影响被引量:5
2012年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ecombinanthuman erythropoietin,rhEPO)预处理对氧糖剥夺并复氧培养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及其水通道蛋白4(aquaporin4,AQP4)表达的影响。方法星形胶质细胞分成:正常组、模型组和rhEPO预处理组。星形胶质细胞在5 h时长的氧糖剥夺后复氧培养至0.5 h、2 h、8 h、24 h四个时间点时,用光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用乳酸脱氢酶(LDH)漏出率测定反应细胞的损伤程度,用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测定AQP4的表达变化。结果光镜观察到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氧糖剥夺后星形胶质细胞水肿的程度。氧糖剥夺后24 h时,LDH漏出率有明显增高(F=80.45,P<0.01),rhEPO预处理能明显降低(P<0.01)氧糖剥夺后LDH漏出率增高(P<0.01)的程度。AQP4的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各组间有明显差异(8 h时:mRNA:F=49.26,P<0.01,蛋白:F=43.13,P<0.01);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AQP4在氧糖剥夺后短暂下降后呈上升趋势,至8 h时达峰值(均P<0.01),至24 h时未恢复正常水平;与模型组相比,rhEPO预处理组AQP4 mRNA和蛋白在氧糖剥夺后的表达变化趋势与模型组相似,但在各个时间点时的表达均明显降低(8 h时:mRNA:P<0.01,蛋白:P<0.01)。结论rhEPO预处理能明显减轻5 h氧糖剥夺后的星形胶质细胞水肿,机制可能是其通过降低氧糖剥夺后AQP4的表达水平而实现。
唐兆华廖正步支兴刚谢延风石全红何朝晖詹彦
关键词:促红细胞生成素水通道蛋白4细胞水肿氧糖剥夺
窦镰旁巨大脑膜瘤术中术后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原因及处理被引量:3
2018年
目的:探讨窦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中临近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分析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2012年5月至2017年6月间行巨大脑膜瘤切除术前后或术后术区脑组织膨胀和远隔部位硬脑膜外血肿形成的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原因。结果:本组患者术中出现术区脑组织膨出,脑压高或瘤体切除后脑压仍高表现,急行术中头颅B超提示术区或邻近部位出血或急诊头颅CT或术后立即复查CT提示硬膜外血肿形成。手术确认为硬膜外血肿形成。其中1例患者为明确术中远隔部位出血,另4例患者为术中明确为术区临近部位硬膜外血肿形成,术后明确为术区附近出血或伴远隔部位硬膜外出血。结论:窦镰旁巨大脑膜瘤切除术中、术后临近术区及远隔部位硬膜外出血发生率低,但十分危险。如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则预后良好。术中B超或术后复查CT有助于及时发现出血原因及部位,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
司凯闯谢延风但伟詹彦温越桃吴昆仑袁三贵羊江山石全红
关键词:巨大脑膜瘤硬膜外血肿
丙戊酸钠致高氨血症脑病性意识障碍(附5例报告)被引量:19
2011年
目的报告神经外科患者使用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PA)预防癫痫致高氨血症脑病(hyperammonemia encepha-lopathy,VHE)性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丙戊酸钠致VHE出现意识障碍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VHE性意识障碍患者的肝功能、血氨浓度、药物浓度、脑电图等特征性变化。结果本组患者出现专科难以解释的急性亚急性意识障碍,血氨浓度升高,丙戊酸药物浓度及肝功能均在正常范围之内,脑电图广泛慢波增多、δ波θ波活跃、出现三相波,予以停用丙戊酸钠,同时予以精氨酸降血氨处理,血氨浓度下降,患者意识同时出现好转。结论临床使用丙戊酸钠期间,应定期复查丙戊酸药物浓度、血氨浓度、肝功能,脑电图出现特征性变化时,要高度重视高氨血症脑病性意识障碍的存在,以免耽误病情,造成不必要的损害。
崔荣周詹彦谢延风但炜陈敏若方升王佳石全红
关键词:丙戊酸钠癫痫
丙泊酚对癫痫发作患者致痫灶激化作用的研究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观察静脉推注丙泊酚对皮层脑电图(electrocorticography,ECoG)波形的影响,探究其对幕上肿瘤伴癫痫患者致痫灶脑电活动的激化作用。方法选择2011年4月至2012年2月我院神经外科60例幕上肿瘤伴癫痫发作患者为试验组,不伴癫痫发作的无皮质侵犯的深部肿瘤及动脉瘤患者40例为对照组。所有患者行常规静吸复合麻醉,硬脑膜切开后,停用丙泊酚10~15 min,最低肺泡有效浓度(minimum alveolar concentration,MAC)控制在0.3~0.4,脑电双频指数(bispectral index,BIS)控制在40~60,于术区行ECoG监测,于癫痫波明显处做标记,待脑电背景恢复后推注丙泊酚(0.1 mg/kg),以丙泊酚推注前2 min(时段A)与推注后至暴发抑制现象前(时段B)之间为自身对照比较的2个时间段,定量、定性比较各组ECoG癫痫波的变化。病灶切除后,术中麻醉重复上述过程,对试验组非功能区致痫灶行皮层切除或热凝癫痫波(处理组),对功能区致痫灶暂不处理(非处理组)。术后随访20~24个月,比较术后早期癫痫发生率、晚期癫痫控制率。结果①硬脑膜切开后,试验组推注丙泊酚前后(时段A与B)棘波定量分析:棘波波幅分别为(347±30)、(479±27)μV,波幅增长幅度为1.2~1.6倍;棘波频率分别为(31±6)、(44±7)Hz,频率增加1.0~2.0倍;经配对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棘波量化分析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与对照组棘波定性比较:静推丙泊酚后,试验组棘波增强率为95.00%(57/60),对照组仅为10.00%(4/4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89,P<0.05)。②随访结果:处理组术后早期癫痫发作5例(13.89%,5/36),非处理组术后早期癫痫发作9例(42.86%,9/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1,P<0.05)。晚期癫痫控制率:处理组与非处理组分别为88.89%(EngelⅠ~Ⅱ级,32/36)及61.90%(EngelⅠ~Ⅱ级,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0,P<0.05)。结论小剂量静推丙泊酚对幕上肿瘤伴癫痫发作�
熊伟茗但炜王超胡铁弋谢延风石全红
关键词:丙泊酚皮层脑电图幕上肿瘤继发性癫痫激化
幕上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异常放电脑组织的病理学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探讨幕上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皮层脑电异常放电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方法选择28例首次以癫痫发作入院的非功能区胶质瘤患者,在术中皮层脑电(electrocorticography,ECoG)监护下行肿瘤切除+痫样放电切除术。将切除有癫痫样放电的脑皮质作为试验组,无痫样放电的显微镜下显示肿瘤周边正常的哑区组织(胶质瘤切除附带)或内减压脑组织作为对照组。分析比较试验组与对照组术后病理检查的结果及试验组ECoG波型特点。结果①病理特点:28例试验组中15例(53.57%)发现胶质瘤细胞,7例(25.00%)单纯胶质细胞增生,6例(21.43%)患者示脑组织充血水肿。13例对照组中3例(23.08%)出现胶质细胞增生,6例(46.15%)单纯充血水肿,4例(30.77%)为正常脑组织。术后病理检查结果显示,试验组胶质瘤或胶质增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②ECoG波型特点:试验组28例中22例术后病检显示胶质瘤或胶质增生者,ECoG显示17例(77.27%)为反复出现的单个极高幅棘波、多棘慢波,5例(22.72%)为高幅尖波节律;6例脑组织充血水肿者ECoG显示1例(16.67%)为高幅尖波节律,4例(66.67%)呈多灶性间隙性成簇出现的中高幅多棘波/多棘尖波,1例(16.67%)为散在于背景中单个棘尖波/棘尖慢波。结论幕上胶质瘤继发癫痫患者ECoG异常放电脑组织的病理学改变多表现为胶质瘤细胞和胶质细胞增生;胶质瘤周围ECoG反复出现极高幅棘波、棘尖波和尖波节律放电的脑皮质区应积极处理。
方升熊伟茗但炜王超詹彦谢延风石全红
关键词:皮层脑电图幕上胶质瘤继发性癫痫病理学
共1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