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谷端

作品数:5 被引量:14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核科学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核科学技术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3篇束流
  • 2篇英文
  • 2篇自由电子
  • 2篇自由电子激光
  • 2篇激光
  • 1篇抖动
  • 1篇软X射线
  • 1篇射线
  • 1篇束流位置
  • 1篇束流诊断
  • 1篇能源
  • 1篇阻抗
  • 1篇相干
  • 1篇相干光
  • 1篇相干光源
  • 1篇相空间
  • 1篇控制软件
  • 1篇环境开发
  • 1篇激光光学
  • 1篇极紫外

机构

  • 5篇中国科学院上...
  • 2篇中国科学院大...
  • 1篇中国科学院

作者

  • 5篇谷端
  • 4篇张猛
  • 3篇顾强
  • 3篇赵明华
  • 3篇黄大章
  • 1篇方国平
  • 1篇朱海君
  • 1篇林国强
  • 1篇赵振堂
  • 1篇兰太和
  • 1篇刘波
  • 1篇陈志豪
  • 1篇杨学明
  • 1篇殷立新
  • 1篇冯超
  • 1篇吴国荣
  • 1篇周巧根
  • 1篇张文艳
  • 1篇谷鸣
  • 1篇丁建国

传媒

  • 3篇强激光与粒子...
  • 1篇中国激光
  • 1篇核技术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8
  • 1篇2014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束流分配系统设计(英文)
2018年
束流分配系统是自由电子激光装置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将直线加速器产生的电子束团分配至不同的波荡器中。提出了一种基于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束流分配系统设计方案。针对该方案,详细介绍了三维从头至尾的束团跟踪模拟以及在传输过程中的束流动力学分析,模拟结果表明,该束流分配系统设计可以保证束流发射度增长小于8%,同时可以保证峰值电流、能散以及束团长度在经过该分配系统时未受到破坏。此外,针对束团在直线加速器中的微束团不稳定性和抖动也进行了分析。
谷端王震黄大章顾强张猛
关键词:抖动
高亮度电子束相空间重建技术的实验研究
2018年
束团相空间是描述加速器中束流运行状态的重要参数,了解相空间的真实分布对于加速器设计、束团操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用相空间重建技术能够直观地得到束团二维相空间分布。本文结合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Computer Tomography,CT)与归一化相空间理论,在理论推导和模拟验证的基础上,分别利用MENT(Maximum Entropy)算法和FBP(Filtered Back Projection)算法在上海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hanghai Soft X-ray Free Electron Laser facility,SXFEL)专用束测段(BI1)对电子束团的横向归一化相空间进行重建。通过重建算法变换得到电子束团的真实相空间分布,并对重建结果进行对比和误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MENT算法能够精确测量电子束团横向相空间分布。
于清林张猛谷端赵明华
束流诊断虚拟加速器环境开发(英文)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更好的测试控制方法和开发上层控制软件,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ELEGANT和SDDS Toolkit的虚拟加速器环境。在这个虚拟环境下,可以将底层物理模拟软件与上层控制软件通过EPICS控制通道及Matlab脚本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本文描述了在该虚拟加速器环境中束流参数测量和轨道控制等软件的开发和测试,并探讨了该虚拟加速器的设计理念和未来可能的应用。
谷端张猛顾强黄大章赵明华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束流准直被引量:5
2012年
上海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SXFEL)对束流发射度增长的幅度有着较为严格的限制,传统的光学准直已经不能满足其要求。采用基于束流的准直方法可以实现更为精密的准直,使得直线加速器的准直误差进一步降低,以满足自由电子激光装置的要求。通过对不同条件下束流位置检测器(BPM)测得的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法算法进行计算分析,可以计算得到四极磁铁和BPM的准直误差,进而进行束流准直和轨道校正。基于以上原理,计算了各种元件误差对轨道和发射度造成的影响,同时基于Matlab平台设计了控制软件,模拟结果表明轨道偏离量可减少一个数量级。
谷端赵明华
关键词:自由电子激光
大连极紫外相干光源被引量:7
2019年
先进光源的发展在前沿科学研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近十年来,飞速发展的自由电子激光技术为科学家们提供了探索未知世界、发现新科学规律和实现技术变革的重要工具。建成的大连极紫外(EUV)相干光源的运行波段为50~150nm,单脉冲能量大于100μJ,且可提供10-12 s和10-13 s量级的超快激光脉冲,是我国第一台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并且是国际上唯一运行在极紫外波段的自由电子激光用户装置,在世界范围内为用户提供具有高峰值亮度和超短脉冲的极紫外激光。大连EUV相干光源是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资助、由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和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共同承担的重大科学仪器研制项目,目标是打造一个以先进极紫外光源为核心、主要用于能源基础科学研究的光子科学平台。
余永李钦明杨家岳王光磊史磊丁洪利陶凯汤振兴贺志刚陈志超田宇欢戴东旭吴国荣张未卿杨学明冯超陈思王震谷端陈杰刘晓庆兰太和冯冽张文艳钟少鹏张俊强李林肖诚成李昊赵欢陈广花朱海君丁建国黄毛毛张伟赖龙伟杨夫彬王光宏相升旺胡晓刘以勇孙森高飞蒋志强周孝轩刘永芳吴勇华
关键词:激光光学自由电子激光
共1页<1>
聚类工具0